微信分享图

观察之“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展

2014-06-18 09:20:03 张亚萌

  源于内部的平衡(机电雕塑)  雅各布·托斯基

  近日, “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开展前夕,突然天降滂沱大雨,把北京的一切生“物”浇个透湿。这个“不幸”的现实,让人联想起康德关于物和雨的说法:“在现象——各种数据,就像湿漉漉的雨滴掉落到雨伞上一样,和物自体之间存在着鸿沟。 ”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充满了庄子、康德和海德格尔“风味”的展览名称,让人只想赶快逃进展厅——新媒体艺术,在很多观众眼里,那是好玩的、可以互动的机器展示大集合,快进去看看有没有烘干机……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金鸡独立”的有着170年历史的老沙发,这是美国艺术家雅各布·托斯基创作的《源于内部的平衡》 ,作品依靠着一条腿来达到永久的平衡,就像一个不倒的陀螺。实际上,这是艺术家对地心引力与物体支点进行研究,通过精密的设计,以内部的反应力来对抗外部力量。看到它,观众们才能意识到,“观”了之后,还得讨论“物” 。

  新媒体艺术之“新”

  在“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和“移位:动为行——国际媒体艺术经典展”上分别展出过颇为吸睛的《居中》和“运输机”的比利时艺术家劳伦斯·马尔斯塔夫几乎成为中国美术馆这一项目的宠儿。这次展览,他带来的是《坚实的状态》 ,一张巨大的桌子,从很轻,到癫狂,没来由地震动,一系列复杂的节奏涌现在桌子、地面以及观众的身体内,产生共鸣。劳伦斯说,那是情感的共振。他可以以一块飘荡的布创造一个三维空间,也可以把人装在透明包装袋中,慢慢抽空空气,“人也就慢慢变成了物” 。他说。

  奥地利艺术家彼得拉·戈米因伯格和英国艺术家罗布·桑德斯的《同谋者》 ,让两个被嵌入墙壁的自动机器人用自带冲头敲击墙面,来“探索” 、“学习” 、“游戏”和“娱乐” 。在焦躁的敲打声中,观众发现了它们,它们也用自身的摄像头眼睛“回看”观众。展览作品鲜明揭示出,新媒体艺术的“新” ,不仅表现为媒体与技术在物质与工具层面上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借助媒体语言的拓展,艺术家们将思维的触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题,并通过展览展现这个领域的探索成果,和观众们一起在公共领域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使公众更广泛地了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荷兰艺术家杰西卡·德布尔用白水仙来做蒸腾作用实验:花茎插入食用色素E 133、亮蓝FCF溶液中,有色液体通过茎被输送到花叶上,一个星期内,白色叶子吸收了蓝色溶液,慢慢变成蓝色。而荷兰艺术家卓洛·费格尔的《一条通往不知何处的蜿蜒之路》 ,不仅有个好听的名字,装有小轮子的机器在梳理胶片和胶带的过程中,机器这个“物”也被胶带这个“物”梳理着,它们围绕着对方舞蹈,这一无休止的变化模式令人神往。

  《物品之声》是加拿大艺术家凯瑟琳·贝沙尔和萨宾·胡东带来的作品——两个巨大的机械化扫帚悬挂在空中并进行摇摆运动。它们时而缓慢的节奏给人们一种悬浮在时间里的印象,它们的超常尺寸传递了一种脆弱并且失衡的感觉。当它们经过并摩擦报纸堆时,刷头内的麦克风捕捉到纸张的震动,此时一个波的扫描揭示了这些日常材料“噪声音乐”的潜力。报纸和刷子也变成了“声音物体” ,通过结构的运动产生不间断并且脆弱的隆隆声。这一通过传感器被设置成由观众移动而触发行为的装置,信号被编译以影响机械扫帚的运动,根据声音信号和空间尺寸,观众们可以通过行为来塑造他们的声音范围。“以物之名展现物之新观——对于‘物’的体认,是人类不断探索的思维呈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如是说。 

  缝纫机乐团(声音装置)  马丁·梅西耶

  “物”之新观

  艺术家关注物,而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则更喜欢“齐物平等”的问题。“不齐为齐,包容物的不一样的差异,是我们理解平等的前提。 ”他援引章太炎《齐物论》中的思想,认为离开那些物的分类,才能更好地把握物的世界。范迪安认为,人类对物的认识自古以来不断拓展与深化,在新媒体时代,物的形态和属性得到更深层次的揭示,“齐物等观”这个主题联系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物质观与宇宙观,在展览的策划和作品的遴选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主意识。

  “以前人与物的关系,是以人类中心论为主导,物的作用被淡化和客体化,所以导致当今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康德在这个问题上表示物自体不可知,我们只能知道物的表象和性质;但我们认为,通过物的能动性的特质,我们是可以知道物自体的。 ”策展人张尕认为,假如没有了物,也就失去了表述、解读及评议,将不再有激发想象、编织表象的意指,也将没有了社会和文化。

  他说的“能动性” ,在很多艺术家那里演绎成了将物“人格化”的艺术表现方式——杜克大学教授马克·B·N ·汉森认为,这些作品用“转变”取代了海德格尔对物的“聚集”的样态考量,为今日的“物”提供了理论化与可

  运作化的新途径。 《对话》是由来自圣保罗的艺术家雷雅纳·坎托尼和莱昂纳多·克雷申蒂合作完成的,是一个自动的语音交互机器,为建立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同步自动交流而设计。艺术家以提出“这些机器使用何种语言”的问题为开始,由此形成的互动作品显示着机器接受语音输入并重复这些话语作为其表达形式,它好像一个“电话”的游戏,机器“听到”以及传递的信息通过人或技术的错误变得晦涩,当没有观众引领对话时,机器们将互相“对话” 。

  身材娇小的哥伦比亚艺术家阿德里安娜·萨拉萨尔的作品和她一样很小巧:一双高跟鞋,在没有人穿的情况下动了起来,衣裙被线拉扯着自己翻卷、活动, 100挪威克朗纸钞自顾自地开开合合。中国艺术家王郁洋的《呼吸——财务办公室》 ,乍一看是间普通的办公室,但人们不经意间会发现,所有物品——电脑、桌椅、电话、书本、文件夹、麦当劳纸袋……都在呼吸,均匀地或者急促地,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出现视幻状态而大为惊恐。王郁洋介绍,自2005年开始创作“呼吸”系列,初衷是让人造物具有生命,让它们有生理机能,“一个个体出现,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奇观的心态,但一整间屋子的物都在呼吸,就造成观看空间的改变——因为所有物也都在看人” 。他认为,人与物形成合作关系,也就会更新观看的关系。

  王郁洋想让“有生命”的物来看人,萨拉萨尔则发现植物在被砍伐甚至做成家具后,仍然具有生命,“所以我关注能让物动起来的动力;同时我感觉,人才是最复杂的物” 。这和宋代邵雍在《观物内篇》中提及的“以物观物”的理念不谋而合。

  看完王郁洋和萨拉萨尔的作品,天就放晴了。得赶紧找地儿把自己晒干——说起来,晒干这件事,也是太阳这一“物”对“最复杂的物之一”的我所作用的“使物体干燥的方法”而已。

  相关链接

  国际新媒体艺术成为中国美术馆展览品牌

  本报讯  6月11日至7月7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及“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展览后,中国美术馆第三次集中向观众展示国际新媒体艺术的最新成果。本次展览分为“独白:物自体” 、“对白:器物之间” 、“合唱:物之会议” 3个部分,以丰富的维度呈现多样化的生态条件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透过展览,观众既可以看到不同的物体以一种超过日常经验的形态提供的崭新体验,认识到物质生命的存在方式,也可以在对艺术家创作动机与作品不同形态的理解中提升关注自然生态现实的参与意识。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项目,是中国美术馆的学术展览品牌项目,展览汇聚来自全球最新媒体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展现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中国美术馆是全球第一个将新媒体艺术列入学术视野,并成功实现三年展规模的美术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