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弥留
2014-06-18 08:54:39 未知
《余音缭绕》系列作品 No.01 观念摄影 80X100cm 60X75cm 2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范畴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我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和传统工艺一直以来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它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尤其在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走向被遗忘的边缘甚至消失。在这样一个文化遗存的弥留之际,我总在思考怎样才可以跨越这种弥留?在《余音缭绕》的创作中,我将正在消失、已经消失或者有可能面临消失的“文艺样式”,与以非物质遗址形式存在的“化石”以及作为即将消失的手工艺“夏布”三者组接在我的画面上。首先我将诸如傩戏、昆曲、苏州评弹、皮影戏等包括西方的芭蕾舞剧、歌剧以及交响乐的剧照用相机记录下来,之后将这些形象呈现于化石的图片之上,即实物——平面记录——多层平面记录并置的过程。其中我将化石上的剧照处理成阴刻效果,也可以看成是传统的剪影或皮影戏。因为这些艺术门类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对画面做出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想以更为特别的方式呈现文化遗存状态的记录,另一方面也是探索摄影呈现方式的可能性,从而产生综合材质的效果。最后我将这看似综合材质的主题喷绘在夏布机理的背景之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作为文化艺术从事者的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对于已经消失的文明中,像玛雅文化、亚特兰蒂斯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之所以为后人所知晓,大部分是来源于文字的记录与描述。几乎所有的公共宣传皆依赖于书面文字、广播和电视。而我就是想通过视觉语言将这些有可能成为未来历史长河中的玛雅文化进行形象记忆——即戏剧性的瞬间。所以我将画面处理成渗透着历史变迁、弥漫着沧桑遗迹的混合材料的投影。
众所周知,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大繁荣,隶属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文化越来越多趋向于大众化,至此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俗文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商业对文化的入侵,使得文化本身成为商品,成为被消费与把玩的对象。在这种大背景下,那些以民间的口传心授、师徒相传方式存活的艺术样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继而走向日益边缘化的弱势地位。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其审美意图多在于修身养性、完善心灵,与现代社会所乐忠的快节奏、多媒体、刺激感背道而驰。出于人文主义关怀,我不得不投身其中;在面对传统文化遗存时,我不得不发出一声呼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也不得不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好让他们有“像”可寻。当然论及文化遗产的流失,除当下的消费与商业文化的影响外,与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冲突也脱不了关系。这些传统的艺术样式,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它本身蕴含了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以及行为方式,当然也包括审美个体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我们一味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除了那些像钢筋水泥与高楼大厦一样能给我带来快节奏与消费性的艺术外,传统平静、晦涩、纯粹的艺术种类似乎失去独立的存在意义。就像除了流行音乐外,古典音乐、各少数民族的诗歌,对现代人心灵的抚慰好像失去了药效。但是人类似乎没有考虑,这种审美专横促使了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的消失。久而久之,文化就会变得匮乏、单调。换句话说,消费文化的生产使得传统文化的深度模式、历史承载走向危险。长期忽视文化的培养,必定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文艺形式泯灭。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同样的经历,儿时耳熟能详的一些很有趣的游戏表演,仅仅经过一代人似乎就销声匿迹了。虽然它们对我而言还余音缭绕,但对于下一代而言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因为他们自出生开始,那些更具有视听冲击的影视、动漫已将他们的耳朵装满。究其原因,传统艺术需要审美个体具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这势必会增审美难度。而由于当代商业化的需求,浅显直白的商演取代传统的深意与冥想,继而扫除观众与艺术客体之间的障碍。这样可以让观众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费更多的文化。但殊不知原本文化存在的熏陶与教育功能全然尽失。与此同时,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也造成了民族传统艺术存在的窘状。比如,意大利的歌剧如果用英语唱还有意义吗?用汉语唱《樱花》还能叫《樱花》吗?
当然,我不反对创新和任何商业演出,我只是拿出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文化态度。给那些传统的艺术门类留下一点空间。多一些时间对传统文艺形式进行重新认识。当今的艺术庞杂而凌乱,艺术理想主义的丧失,以及强大而浮躁的利益运作体系,都成为传统艺术门类保留的难题。作为艺术家个体能做的就是对其进行尽可能多的传承与传播。当然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不过传播就可以停留在当下,我的这些冷静严肃的图像就是一种记录与传播。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可以使观众充分的体验到这些戏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艺术中的的文化精神、信仰以及情感。虽不能立竿见影,起码可余音缭绕......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