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系列第67期】林伟而:我所藏的“不出彩”的香港
2014-06-22 22:51:52 张张
藏家林伟而William Lim
藏家林伟而对于香港当代艺术有多重要?
400页图文。内含49位香港本土艺术家的上百件作品。自己五千文作序,并和诸多艺术家访谈,为几乎每位所藏艺术家撰写百字鉴赏心得。一位藏家,在一本书里,活脱脱在做一件美术馆馆长或者是大型群展里策展人在做的梳理工作。
当我怀揣着这样一本沉到胳膊发酸的新书《The No Colors》时,脑子里不禁冒出来这样的问题——有多重要?
“香港的青年当代艺术家几乎没有人不认识William(林伟而)的,”香港艺术家何兆南跟我说,“你想他早在Lee Kit(李杰)、白双全还默默无名的时候就收他们的作品了,而现在香港愿意掏钱买当代艺术、成系统的藏家也没有几个。”
一个月前,即香港巴塞尔期间,同样被林伟而收藏作品的艺术家何兆南,力荐我去听即将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林伟而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我见到了传说中的林伟而,也见到了M+资深策展人皮力博士,他担任新书的主持人。上座的还有国际艺术网络e-flux创办人之一Anton Vidokle,香港艺术中心总干事林淑仪女士,香港老中青艺术家代表梁志和、林东鹏、邓国骞。而在林伟而安排的晚宴上,来自50多个国家参加香港巴塞尔的画廊主和艺术经营人员现身。这下,算是真切感受了一把林伟而,之于香港的重要。
林伟而所藏香港艺术家何兆南2013油画摄影综合作品《平日常》
“高知”的收藏路线
林伟而毕业于美国康内尔大学建筑系,在那里分别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美国、香港、中国都获得了建筑师资格证,现在自己在经营一家建筑事务所。如此描述,让人联想到人生路上一路绿灯的精英化知识分子形象,而把这一简历抛至特殊的五十年代,没错,林伟而是五零后。同他的“长在红旗下”、“山上下乡”的内陆同代人相比,他的生活轨迹只能用“高知”来概括。
他购买第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才14岁。那是他第一次去伦敦旅行,回国的时候想带点可以留存记忆的纪念品。在海德公园旁边的跳蚤市场上,他买了一件后印象派感觉的画作。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但凡挪动到一个新城市,就会买点当地艺术品的习惯。他也就此相信艺术可以为他带来的——“记录一方水土的历史,并将这段故事传递给下一代”。
“尽管学生时代的钱不多,但我还是养成了收藏的习惯。上大学的时候,我和一些朋友会去看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作品,负担得起,就买上一点。”林伟而回忆说。
尽管学生时代会收藏零星当代艺术品,但林伟而建立起最早的收藏体系是古董古玩,他把藏中国古董的原因归结为海外留学的民族认同感。他时常去美国的当地拍卖会或者古董街里淘货,将鼻烟壶、文玩等精致小件收入囊中。鼻烟壶上绘制的山水人物成为他考察历史时期的线索,他像考古学者一样翻阅大部头,又像侦探一样推测一方文物的最确切时间。
不过他的收藏兴趣在如火如荼的“中国现代化”背景下发生了转变。奥运前夕,各路热钱涌入中国内陆,城市大兴土木,林伟而形容,差不多所有的香港建筑师都在内陆有项目,而他也是其中一个。因为公务得以往返内陆,他也会常去画廊转转。有次看到CNN新闻报道香格纳画廊正在展出丁乙、薛松、王广义等人的展览,这让他决定去香格纳看看。而这一逛,让他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件正式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品,艺术家丁乙的作品。
“从建筑师看图的角度,我认为他的作品画的非常平,甚至有点单调了,但当时我想CNN都报道了这是一位值得关注的艺术家,我想他们应该是对的。而且,这还是一件可以非常适合挂在家里的作品,尤其和当时挂在同一个墙上的曾梵志的面具系列相比。”当时丁乙和曾梵志的作品在香格纳都售价5000美元,林伟而没什么犹豫地选了丁乙。
“慢慢的我开始停止买古董转向当代艺术了。因为当代艺术吸引你的是你可以认识这些艺术家,探访工作室,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被邀请到开幕式上。”林伟而说,当时他转向当代艺术时,很多人认为他傻了,“现在人搞的这些东西怎么能和古董的价值相比呢?”
“当代艺术记录着现在。这个时代有事情、有现象发生了,当代艺术就可以有所回应。这恰恰是当代艺术有意思、有价值的地方。”林伟而说。
林伟而新书《The No Colors》
香港情结
2003年,林伟而把这一年称为黑暗时期,严重的非典使得经济衰退,出于无奈和调侃,他和几个朋友在香港荃湾开了一家卖日用品的商店,并给它起了个相当“当代艺术”的名字——“活着”。同一条街还有一些半死不活的画廊,比如他们的邻居,画廊John Batten。那时,林伟而主要在少励画廊购藏像刘野、岳敏君等人的作品,一对比John经营的,香港艺术家给他的印象是,太没有特征了,丝毫不出彩。
“ah,‘No Colors’.”这也是这本新书《The No Colors》的出处。然而时隔近十年,香港当代艺术的景象已经不再是林伟而2003年感受的模样,最初带有贬义的感慨,现在也变成了温情脉脉,“我希望透过此词表达香港艺术家坚毅不屈的精神,以及在任何环境下均矢志不渝地坚持创作的信念。他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捕捉并演绎当下面貌。”
对香港艺术态度发生转变是由于林伟而结识了嘉图画廊(Grotto Fine Art)的画廊主欧阳宪(Henry Au-yeung)。欧阳宪经营的多是年轻香港艺术家,很多都是香港中文大学艺术专业毕业出来的,现在都已经鼎鼎有名,如周俊辉、林东鹏、石家豪、关尚智、郑哈雷等。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注重手工和细节,很多艺术家的第一次展出就是在嘉图画廊,甚至把毕业作品放在嘉图这。我管他们叫‘学者’型,他们都是大学毕业,非常专注,在形式、材料、媒介、主题上思考如何把传统的中国画与香港的当代艺术结合。他们身上或者作品上呈现的那些好的、冷静的、克制的一面,其实正是我的一面。”林伟而说。
林伟而买的第一件香港当代艺术家作品是石家豪的作品,典型的“学者”型作品,“他用的是中国传统画的笔法工笔,但描绘的主题却是带有讽刺性的香港现实或者荒诞性的想象。”
在接触了更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后,林伟而的收藏也从架上转向装置、行为,他慢慢欣赏起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精神来。林伟而还记得2006年他因为收藏内陆影像艺术家曹斐的装置而结识Para/Site机构,当时Para/Site正在举办一个Party,受邀的林伟而来到现场觉得很奇怪,因为他并没有看到墙上挂画,展厅里全是桌椅以及桌布。但他还是买了三件作品,而这系列的作者就是参加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个展的艺术家李杰。林伟而说,很久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个画野营午餐布的艺术家,在上大学前打着8份工来维持整个家庭生计。
“这些艺术家们坚持创作,拒绝程式化,挖掘到自己经历最深的地方,那些可能尴尬、那些别人漠不关心、那些贫穷的生存经验和记忆里。但他们因此是独特的、不可或缺的社会记录。”林伟而说,“作为藏家,我相信他们的作品正在参演香港历史、香港未来很重要的一部分。”
艺术家石家豪在其作品《28位香港管理者》(the twenty-eight Hong Kong Governors)前,
藏家林伟而所藏,2010年作品
艺术家李杰作品,《Take a picnic photo!》,2006年,图右为艺术家李杰
其中一件“桌布”为藏家林伟而所藏
2013年第一届香港巴塞尔新闻发布会,图右一为藏家林伟而,其他为巴塞尔主办方
十年收藏的馈赠
十年树木。十年,香港当代艺术也长成一棵越来越为人关注的大树。
这一变化,林伟而也感觉到了。
2013年,两件艺术界大事在香港启动,一个是巴塞尔收购了香港艺博会,举办了第一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一个是港政府投资建设了第一个在香港馆藏当代艺术的M+美术馆。这两件事带来了更多的蝴蝶效应——更多的国际画廊登陆香港,如高古轩、白立方、佩斯;更多的策展人、美术馆学术团队也开始寻找香港当代艺术家参与内陆的展览。
第一届香港巴塞尔期间,主办方便邀请林伟而代表香港藏家参与到艺博会的论坛讨论中,林伟而也在巴塞尔期间第一次将他的藏品公开亮相;等到今年的巴塞尔,林伟而继续担任论坛藏家代表,同时出版了他藏的香港当代艺术《The No Colors》。
十年的收藏之路,已经让林伟而成为论及香港当代艺术必会提起的重要人物,他现在任Para/Site艺术空间联主席、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亚洲艺术收藏(Asia Pacific Acquisitions Committee)委员会成员,以及亚洲艺术文献库有限公司(Asia Art Archive)董事会成员——诸多名头表明,他已介入到国际当代艺术的藏家体系中。
未来会自己建美术馆或者把作品捐赠给象M+这样的美术馆么?新书发布会上,有人问。
“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收藏不是我的事业,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或许对于林伟而而言,十年的香港当代艺术藏龄,还很短。但毫无疑问,艺术圈对他这样十年如一日的藏家,已给了真诚的馈赠。正如大智若愚,大音希声,No colors的另一面即是Colorful.
(责任编辑:张婷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