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非盈利艺术机构挣扎中继续前行
2014-06-24 12:18:22 周雪松
艺术非营利调查报告一:民间非营利艺术机构的窘境
今日美术馆
就好比人要想身心健康,除了利益朋友以外总得有些与利益无关的好朋友一样,艺术行业的生态健康,同样需要市场之外的非营利项目和机构的发展作为支持。
艺术非营利项目和空间在中国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07年以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无到有,到瞬间高速膨胀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名为“非营利”的艺术空间。这其中有认认真真按照非营利的方式操作的空间,也有羞答答地不想承认自己画廊身份的空间。毕竟当代艺术家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因为真爱艺术而“非营利”地生活了那么多年,很多机构跟艺术家合作时也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画廊的商业身份。
经过了当代艺术在中国的第一波市场高峰之后,甜头苦头都尝过了的艺术家、画廊,在艺术被热炒的过程中,渐渐了解了商业绝对不是一件简单低级的事情。经营一家优秀的画廊,其所需要的智慧和专业性一点不比非营利的艺术机构要少。同时,经济危机带来的市场瞬间崩塌,也让很多机构无力再去承担一些非营利的艺术项目。于是,一批曾经概念暧昧不清的空间相继改弦易张,大大方方地走向商业画廊之路。还有一些主要依靠海外基金会支持的小型本土空间,由于基金会停止对本国以外的艺术机构持续支持而无法支持下去,终于成为了历史。
好在经济危机之后,还是有一些民间非营利艺术机构在继续发展。然而生存始终是这些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箭厂空间
挣扎之中有活力
“尤其是对于很多草根非营利艺术机构来说,有时候他们的机会也就在这些不合理的问题上面,在这中间反而可能有新的机会出现。”艺术家孙原说。面对各方面缺乏支持的中国非营利艺术空间来说,主动寻找各方面的赞助,成了他们在学术工作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为了争取到这些赞助,拿出像样的方案和展览也是必不可少的。无形之中,他们要经历象商业画廊一样必须面对的压力和竞争。
“相反国外的一些享有充足的艺术支持的非营利艺术机构,反而显得很官僚很懒惰,这种状况也很糟糕。”艺术家孙原在参加了国外很多双、三年展项目以后这样说,“整天在在那儿开会,每天喝好多场咖啡,到点儿就下班……而且他们已经形了某种成官僚意识,所有的事情都觉得没什么可着急的,效率很低。”
相反的,中国很多的草根非营利艺术空间,在有限的条件下倒是呈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活力。2009年由翁维、何颖宜(Rania.Ho)、姚嘉善、王卫共同创立的箭厂空间,初始的阶段主要依靠他们个人以AA制的方式共同支持。他们远离艺术区,在雍和宫附近的箭厂胡同里找到一个门市房,开始时候的房租是每个月1800元,不需要人员管理,就以橱窗展示的方式为艺术家举办展览。别看只有15平方米,在这样与惯常的美术馆、艺术区差异极大的环境里,怎样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把作品很好的呈现,格外考验艺术家的能力。林东林、刘韡、焦应奇等很多重要的当代艺术家都在这里举办过展览,艺术家们都愿意来到这个另类的空间挑战一种不一样的艺术创作。随着空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也渐渐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资金资助。“从今年开始,我想我们不需要再投入自己的钱进来了。”王卫说。
像箭厂这样的独立非营利艺术空间,自2008年之后陆陆续续又出现了很多。有的做过一段时间以后就难以维系,也有很多空间的创办者,原本抱着做到哪天算哪天的想法,却一直生存到现在。就像夜莺在黑暗的夜半十分才能唱出更美妙的旋律一样,很多缺乏支持的非营利艺术空间,也时常在困境中焕发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