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征明式家具赏析
2014-06-24 15:38:44 关双喜
Appreciation of Ming Style Hardwood Furniture Recently Collected in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Recently,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collects 27 pieces of Ming style furniture. Most of them are made of huanghuali wood and a few of them are made of rosewood. They all bear features of typical Ming style furniture and are superior works among 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明式硬木家具,以造型洗练、形象浑厚、做工精巧、风格典雅而着称于世,其所选用材,多用坚实的硬性木材,其中唯黄花梨木(图1)和紫檀木(图2)最为贵重。
近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入藏了一批制作精美的明式家具,共计27件。这批家具主要以黄花梨木材制作,也有少量紫檀木制作的家具,具有鲜明的“明式家具”特征,是我国古典家具中的上乘精品。
现将此次征集的家具依次介绍,供方家鉴赏。
1.黄花梨木方柱官帽椅(一对)
官帽椅,因其形颇似古代官吏所戴冠帽得名。若将官帽椅进一步区分,就有“四出头”和“南官帽椅”之说。所谓“四出头”,即搭脑与扶手均出头;而“南官帽椅”则是四处无一出头。
此对“四出头”官帽椅(图3)产于明代,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构件完整,且成对。该椅形制较大,长49、宽66、高116厘米。靠背板弯曲并透雕,为三段攒成,上下段为透雕花纹,中段平镶黄花梨木板,椅背正中的搭脑稍凹,延至两侧外翘出头;扶手及联棍弯曲有致,扶手端头前伸;椅腿四周饰有券口牙子,枨子不仅饰有黄牙条,同时均有明显的榫卯,为支撑椅子牢固之用。该椅局部虽有伤损,但未见修补改换,保持了原制状态。构件弯度较大,一来可见当时下料不小,二来优美的曲线和厚重的造型给人以富贵、肃穆之感,使之成为同类器物中的罕见实例。
2.黄花梨木罗锅枨棋桌
棋桌是具有娱乐功能的桌子,多为满足文人“琴棋书画”之雅兴而精工制作,虽式样不一,但统称棋桌,在明代相当流行。棋桌的体积和形制有多种,但通常的制法是将棋盘、棋子藏在桌面之下的夹层中,下棋时揭去活动的桌面,露出棋盘,不用时盖上桌面,等同于一般的桌子。
此次征集到的明代棋桌(图4),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边长87.5、宽87.5、高89厘米。造型如同一般八仙方桌,直立的方材桌腿,以罗锅枨为支撑,并将四足立于内翻马蹄之上;桌面双层并束腰,上层色泽华美,下层设围棋、象棋、双陆棋三种棋盘(图5)。该棋桌大气挺拔,工艺精细,保存完好;一桌多用的巧妙构思,不仅反映了明代工匠的创造才能,同时折射出明代社会的人文风尚和风流雅士的生活情趣。
3.黄花梨木雕玉兰花笔筒
笔筒在家具类别中属“小木器”,但在征集鉴选过程中,这件笔筒一丝不苟的精湛工艺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难以释手。
此次征集到的明代笔筒(图6),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口径18、高17.5厘米。该筒呈绚丽的紫红色,光滑圆润;筒口沿处微向外撇;筒身以高起底面的浮雕,雕出了盛开的玉兰花,生意盎然、充满活力、颇显质感。作为品种稀少的木器,该笔筒保存状态良好,通体散发浑厚扎实之感。
4.黄花梨木三弯腿供盆
所谓供盆,顾名思义是供托器物的底座,用于置放器物。
此次征集到的明代供盆(图7),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口径40、高22厘米。该盆盆沿四边起置圆形边框,低束腰下饰一波三折的门券口牙子,边缘处起线脚,贯穿其下直至底部的三弯腿。该供盆造型古朴典雅,极富韵味,尤其是三弯腿的精心设计,增加了供盆的活力和美感。
5.黄花梨木三弯腿小炕几
炕几属小形木作,采用炕桌的形式,几面四周设有拦水线,一般撑托花盆、文玩等陈设品所用。明代炕几的制作极为简约、实用,是将三块板材构成“几”形结体,或将腿足置于四角构成桌形结体,成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居家用具。
此次征集到的明代炕几(图8),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边长33、高13厘米。几面呈四方形,以五板相拼,安置于低束腰之上,其下门式牙条与腿足边缘形成线交圈,矮短的拱肩三弯腿呈弧形外弯,足端粗壮并饰有云纹,更为此物平添了几分飘逸与雅致。该炕几造型精巧、比例匀称、纹理和谐,是一件直接反映明代社会人文生活的珍贵藏品。
6.黄花梨木铜饰轿枕箱
古人称“凡可藏物有底盖者皆曰箱”。明代箱具有多种,轿箱,顾名思义是指官吏乘轿外出时使用的箱具。
此次征集到的明代轿枕箱(图9),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宽14、长59、高13厘米。该箱素面呈“T”形,上部开盖,箱盖由外向内呈凹面,可做旅途歇息的枕物;箱的四周边缘处以白铜包边加固;以方形铜合页相连接的箱盖与箱身之间,不仅形成了一个长形的储物空间,同时合页上还配有可上锁的云头形扣吊(现已缺失);箱中部为较深的底部,两端凹进,便于安放在轿杆上,下轿时,即可取下箱子,随身携带,特别是用于官吏在出行途中对公文奏折的保管,是较为缜密安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轿箱是古代箱类家具中稀有之物,特别是采用优质的黄花梨木制成,可见当时此箱持有官吏的身份之显赫。
7.紫檀木插门官皮箱
官皮箱的前身为镜箱,因名称中有“官”字,一说是官吏出行携带文书、印章等物品的箱具,但因传世物较多,尤其是花纹题材多用吉祥图案和鸾凤花鸟,又被认为是豪富人家的梳妆用具。
此次征集到的明末清初官皮箱(图10),通体为紫檀木所制,长33、宽40、高35厘米。该箱边角浑圆,上部开盖,箱盖与箱身以圆形铜合页相连,合页上配有可上锁的云头形扣吊,可上锁,其下置有一对鱼形吊牌,预示着人们祈望平安、富足的美好愿望;箱身以正中铜合页为界,左右各雕出略微凸出、光素无饰的双层长方面心;箱两侧设置了铜提环;整体箱身安置在雕有卷草花纹的底座上。该箱不仅保存完整,同时其木质所显现的致密纹理及深紫泛黑的光泽与独特的装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华丽庄重之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
8.紫檀木雕螭纹长方箱
此次征集到的明末清初长方箱(图11),通体为紫檀木所制,长44、宽26、高23.5厘米。主要用来存放文件簿册和贵重细软物品。
箱体呈长方形,箱盖与箱身以铜制合页相连,盖口与箱口起两道灯草线,此线不为装饰,而起到加厚与加固之用。箱身正面装有圆形铜面叶,可上锁;沿面叶两侧下端处,分别饰以螭纹浅浮雕;箱身两侧面安有提环。该箱造型简练,镌刻精致,色泽华贵,保存完好,典型地反映了明式家具“材美工巧”的艺术特色。
9.紫檀木折叠式棋盘
棋盘历来是文人雅士的娱乐用具。此次征集到的明末清初棋盘(图12),通体为紫檀木所制,正面为围棋棋盘,背面为象棋棋盘。深47、宽47厘米。盘体由12块紫檀木组成,以铜制合页连接,有上、下折之分(图13)。该棋盘结构奇特,制作精细,便于携带,存世量极少,是研究明式家具的重要文物资料;同时在棋盘的紧密拼合与灵巧折叠之间,我们看到了古代匠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体味到中国古典家具的悠远内涵。
10.提盒
提盒为一种分层并有提梁的长方形箱盒,是古人出行盛放酒食或文具的器物。形状大小均有,大者为双人抬,小者为一人肩挑两具,更小者为一人手提。此次征集到的两具提盒,分别为当时江南地区和北方地区工匠所制。
①明末清初黄花梨木四屉提盒
四屉提盒(图14)为江南地区制造,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做,长35.5、宽19、高25厘米。该盒素面,平顶,以长方框制成底座;两侧立柱与横梁造为一体;连同盒盖共四层,各层之间均有子口衔口,最下层底盒嵌落在底座槽内;横梁的两侧转角及下部连接底座处和提盒的每层四角处均嵌以白铜饰件加固。如此精密的构造,想必放入文房用具,应当是平稳妥当、万无一失了。
②明末清初紫檀木三屉提盒
三屉提盒(图15)为当时北方地区制造,通体为紫檀木所做,长39、宽22、高27厘米。该盒与前一提盒相比,体积稍大一些。除连同盒盖为三层外,该盒的通体形式、结构均与前一例黄花梨提盒基本相同,从做工与技法上看,基本一致,因此反映出这类器具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两件提盒虽用料不同、产地不同,但为同时代制作,同样具有材质珍贵、纹理清新、工艺精湛、保存完好的明显特征;作为古人生活的文房用具,它体现了古人生活的精细与考究,也使我们领略到了古代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11.黄花梨木镜架
镜架是古代的一种梳妆用具,多为折叠式,其形状犹如帖架,用来支撑铜镜梳理妆容。宋代已经流行,我们在留存的宋代画卷中可以看到此类器具的形态以及当时妇女使用镜架的情况。此次征集到的四具镜架,虽然均为贵重的黄花梨木所制,但在形制、技法、工艺上各具特色。
①明末清初黄花梨木龙头折叠镜架
龙头折叠镜架(图16)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长44、宽42、高46厘米。镜架最上端的横杆两侧均雕饰了引颈前伸的龙首,其装饰与一些衣架、脸盆架的风格极为相同;镜架以长条而微起的圆面扁材构成,正中为正方形,上下两端以开光的条板相协连接,两侧的短柱将该架的上、中、下三部分连接贯通,架下置放了更大的方格状框架,框架后端中部有一可折叠的支架,架底部中端,雕有金锭状的唇沿,用以阻挡和避免铜镜的滑落。
②明末清初黄花梨木如意云纹折叠镜架
如意云纹折叠镜架(图17)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长35、宽29、高30厘米。与前一镜架相比,体积略小。除镜架最上端的横杆两侧雕饰了如意云纹、底架中端没有唇沿外,该镜架的通体形式、结构均与第一例基本相同,从做工与技法上看,犹如同出一辙。
③明末清初黄花梨木镜架
镜架(图18)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做,长44、宽40、高46厘米。以四根长条四棱扁材构成长方形,架下用方格状框架固定,框架转角处饰白铜加固,框架后端中部有一可折叠的支架,架底部中端嵌有铜制面叶的唇沿。该镜架构造与一、二例镜架相比,构造虽简单,但支撑力度大,给人以轻便、坚实之感。
④明末清初黄花梨木透雕镜架
透雕镜架(图19)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做,长44、宽42、高38厘米。镜架上端的横杆两侧分别雕饰了龙首,镜架以长条浑圆的扁材构成,正中为正方形状,上下两端以透雕花卉图案的条板相协连接,两侧的短柱上、中、下三部分连接贯通,架下放置了雕刻坚固的方格状框架,框架后端中部有可折叠支架,架底部中端雕有唇沿,用以固定铜镜的摆放。该镜架的构造与外观和一、二、三例镜架相比,工艺繁缛、雕饰精致,而且用料宽厚、沉稳坚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2.镜台
镜台,亦称梳妆台,其功能与镜架相同,也是一种梳妆用具。在明式家具中分为折叠式、宝座式、五屏风式三种,用来在人们梳理妆容时,支托铜镜所用。
①明末清初黄花梨木镜台
镜台(图20)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长36、宽35、高43厘米。该镜台的造型极为别致,上层边框内是为支架铜镜的背板;背板为攒框制成的三层八格,中层方格安角牙,中心故作空透,这样可使镜钮上的丝条从这里垂到背板的后面,其余各格装板为透雕的牡丹花纹,生动传神;下层正中为支架铜镜的金锭形镜托;下部台座上下共设三具抽屉,屉面均饰铜面叶及吊牌;四足内翻马蹄,显得敦实有力。该镜台设计严谨,雕刻精到,保存完好;木质纹理所呈现的紫红色,更加衬托出镜台的华贵与绮丽。
②明末清初黄花梨木透雕镜台
透雕镜台(图21)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长33、宽32、高47厘米。台座为两开门,门中央镶圆形铜面叶,面叶饰方形钮头与吊牌,四边立柱边缘处镶加铜合页;台座上边框内为支架铜镜的背板,背板为攒框制成的三层七格,中层方格安角牙,中心作空透,其余各格装板为透雕的花卉图案;底部为四足内翻马蹄。
该镜台与前一例镜台相比,其制作年代、外观造型、雕刻工艺以及所用选材基本一致,由此说明了此种家具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③黄花梨木“麒麟送子”镜台
“麒麟送子”镜台(图22),为五屏风式,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做,该镜台在同类器物中,形体硕大,长64、宽38、高92厘米。镜台下部为两开门台座;座上安装五屏风,中扇最高,左右四扇依次递减,并逐渐向内兜转;五屏风上均为精致透雕纹饰,雕有人物、凤鸟、花卉图案;台面正中置放镜托,为支架铜镜而设,镜托也为透雕纹饰,雕有麒麟送子图案。五屏风式镜台是在宝座式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整体构造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加设了屏风,使得这一梳妆用具变得更加委婉多姿。作为品种稀少的文物,该镜台造型精巧、保存完整,令人过目不忘,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古代佳丽“对镜贴花黄”的动人场景。
13.黄花梨木折叠式平头案
条案,是指腿子缩进带吊头,属于案形结构的窄长案,其形制分为平头和翘头两种。因其体积窄小,便于随意安放,因此用于居室陈设摆放。
此次征集到明代折叠式平头案(图23),通体为黄花梨木材所制,长97.6、宽48.8、高82.8厘米。案为方材,案面以格角榫攒边打槽镶独板面心;下装三根穿带支撑面心,边抹上舒内敛至底起边线;牙头与牙条由一木连作,两端所伸木轴纳入两侧牙条的臼窝,侧面牙条出榫与桌面相接合;腿足上端打槽嵌装牙条,再以双榫纳入桌面边框底部,并在腿足间各装两根梯枨以助稳固;尤为奇妙的是,该案为折叠式构造,在腿足构件拆卸后,可将牙条折叠平放于桌面底部,卸下的腿足部分,可成对以梯枨连接,十分便于搬运和储藏。
该案整体素朴简洁,比例和谐,保存完好;特别是奇特的折叠式构造,实为罕见,体现了明代工匠独具一格的设计理念,是一件珍贵的艺术精品。
14.黄花梨木酒桌
桌子是居室陈设中不可缺少的家具,也是我国古典家具类别中品种与器型最多的一类,在形制上有方形、长方、条形、圆形等多种;方形桌的传世量居多,在功能上有饭桌、炕桌、书桌、棋桌、琴桌、供桌等等。
酒桌是一种似“案”却被匠师称为“桌”的器具,因多以置放酒肴而得名。常见于一些古代画本,其功能是古人饮酒用膳所用。
此次征集到的明代酒桌(图24),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长106、宽43.3、高81.4厘米。桌面为长方形,以格角榫攒边纳二拼版面心,下装三根穿带出梢支撑,四周边沿隆起拦水线;四桌腿为方材,腿足上端开口嵌夹有透雕牙头的牙条,再用双榫纳入桌面边框,两端腿足间安装两根圆面方材梯枨,虽略显矮短,但线条简练,壮硕挺拔。
值得注意的是,此桌的牙头雕饰十分醒目,与基本例程的酒桌相比,不仅显得清新活泼,更平添了许多雅致与奢华。因此,小小酒桌反映了古人怡然自在的生活状态,散发出古代传统艺术的醇香。
15.黄花梨木半桌
半桌是比酒桌稍高且窄、长度与方桌相近的长方形桌子。多为宴饮时,八仙桌不够用,再接一张较为窄些的桌子,因此匠师也将其称为“接桌”。
①明代卷草纹马蹄脚半桌
卷草纹马蹄脚半桌(图25),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制,长99.1、宽49.6、高85.7厘米;形制经典,保存状态良好。桌面为攒框打槽装板面心,有拦水线;低束腰,其下四边以厚实的外翻云纹牙子相对接,方材桌腿以罗锅枨为支撑,直立于内翻蹄足之上。可以想象,这一光面平整的半桌,与类似的桌案相拼接,形成更大面积的桌面,用于众人围坐,共同进餐,其乐融融。由此,我们不得不赞叹当时工匠的巧妙构思和娴熟的雕刻艺术。
②明代门式牙条马蹄脚半桌
门式牙条马蹄脚半桌(图26),通体为黄花梨木所做,长99.1、宽58.4、高88厘米。桌面面心为打槽攒框装板式,起拦水线;低束腰;下为门式券口牙子,起线脚;为增强桌腿之间的来联结,在门牙子下加撑罗锅枨;坚挺的方材桌腿,安放在内翻蹄足之上;足端内侧饰有细长的线脚,一直延伸至腿间和牙条。该桌桌面素朴,但形体方正挺直,于纯朴中显出不凡的造型特色和工艺水平。
16.黄花梨木攒斗牙条马蹄足六仙桌
方桌一般有大、中、小三种规格,按照其体型的大小和可坐人数,依次称为八仙、六仙、四仙桌。约二尺六寸见方的叫六仙桌,属中型,可围坐六人,虽非单一用途,但常为饭桌使用。
攒斗牙条马蹄足六仙桌(图27),为清初黄花梨木家具,长87.4、宽82.5、高87.4厘米。桌面为攒边平镶二板面心,面下装两根出梢穿带和两根横穿带交叉支撑,牙条和束腰以包肩榫与腿足处相结合,腿足上端以双榫纳入桌面的边框底部,下端伸展为敦厚的双层马蹄足,而桌面下的腿足间又以三段攒成的罗锅枨相连接,牙条与枨间加以矮老,全施阳线。
该桌外观色泽亮丽,雕工精良,保存完好,使人观后感到格外赏心悦目,是明式方桌中材精工巧的完美实例。
17.炕桌
炕桌是矮形桌案的一种,其宽度一般超过本身长度的一半,放置床上或炕上使用。使用时,炕桌的侧端贴近床沿或炕沿,居中摆放,以便两旁坐人。尤其是北方一般人家有时也将炕桌移至户外使用。
①黄花梨木卷球足炕桌
卷球足炕桌(图28),为明代黄花梨木家具,长94、宽61、高30厘米。桌面为攒框打槽拼装板两块面心,下装三根穿带支撑,束腰与边沿起阳线的门式券口牙条为一木连做,弧线圆转的牙条连接至三弯腿,腿足端外卷成珠状,因此称“卷珠足”或“卷球足”,足底部又承一圆球,形成完整的支撑体。
该炕桌线条比例完美流畅,保存状态良好,具有典型的北派工艺风格。特别是“卷球足”的雕刻技法,更使炕桌足下生辉,成为明代设计艺术中的稀有符号。
②黄花梨木包铜活折腿炕桌
包铜活折腿炕桌(图29),为明代黄花梨木家具,长70.2、宽44、高24.5厘米。桌面为格角榫造法攒边打槽平镶二拼版面心,下装三根穿带出梢支撑;桌面边框底部四角栽入舌状构件,略带弯弧的方材腿足上端,开口容纳舌状构件并以金属钉轴贯穿连接结;腿足下展为优美的外翻马蹄脚,底承足垫;炕桌两侧腿足各以两根横枨相连,呈梯形结构,下层横枨上安装长方形支架,并由两端伸出木轴插入腿足的臼窝;桌面的边缘、牙条相连处、梯形结构结合处以及足垫均以黄铜面叶镶包。此种匠心独具的构造,利用了腿足与桌面间的铜轴转动,将桌面撑起或叠入桌底,藏于牙条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并利用桌底穿带上的条形锁舌固定了位置。
该炕桌设计独特,造型稀少,保存状态完好。在当时的制造年代,不仅适于居家使用,同时便于折叠储藏和出游旅行;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的重新被发现,这种设计巧妙、造型独特的炕桌已经越来越为当今收藏界所关注。
18.圆角柜
圆角柜是古代柜架类家具的一种,是因其柜顶转角为圆形而得名,多用于存放衣服、被褥等物品。
①黄花梨木方圆腿圆角柜
方圆腿圆角柜(图30),为明代黄花梨木家具,宽90.8、厚50.1、高184厘米。该柜整体造型为双开门长方形,柜顶以格角榫攒边镶入面心板;下装两根穿带支撑;四根方材立柱以长短榫插入柜顶边框;两柜门为格角榫攒边镶板;门框内、外两侧均为混面,内侧门框贴弧形铜面叶,面叶上饰方形钮头和精致的吊牌;外侧门框起两头伸出门轴,插入柜帽与门下前腿足间底枨的臼窝;柜门下安放一根边沿起线,有精致透雕花瓣牙头的牙条,巧妙地连接了底枨和柜脚;柜门背面安四根穿带出梢装入门框;柜内设有活动屉板,中间一层格板装两个抽屉,抽屉面装有嵌铜面叶及拉手。
该柜造型美、用料精,保存佳,具有浓郁的“苏作”特征。腿足处的雕花装饰,犹如锦上添花,使挺拔的圆角柜尽显妩媚,令人过目不忘。
②黄花梨木方材圆角柜
木方材圆角柜(图31),为明代黄花梨木家具,宽78、厚45.5、高125.4厘米。该柜整体造型为对开长方形,柜顶以格角榫攒边镶入面心板;下装两根穿带支撑;四根方材立柱外面打洼,上端以双榫纳入柜顶边框。活动式闩杆旁的柜门为格角榫攒边装板;三边方材框亦打洼,外侧起混面,门框两头伸出门轴,纳入柜帽与门下前腿足间底枨的臼窝;底枨两端在臼窝边各凸出一个半月形;柜门独板面心背后各安两根穿带出梢装入门框;柜内有两层活动屉板置于柜帮穿带上;底枨下安一带耳形牙头素牙条;两侧及背面亦安装类似牙条;门框与闩杆贴弧形铜面叶,面叶上饰三个长方钮头吊牌。
该柜造型优美,体现了明式家具的经典风格,工艺精细,具有北方地区工艺特色,色泽华贵,尽显黄花梨纹理之美,是我国古典家具中的精品。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