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立梅:专业精神+会员合作=世界窗口

2014-06-30 10:00:41 李亦奕

既无藏品又缺资金,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靠什么支撑8年至今?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

  中国的博物馆多以收藏和展示中华文明为主要目的,长期、固定地引进和介绍世界文化艺术作品较少。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作为中国第一座收藏、展示、研究世界艺术的博物馆,建馆8年来以“传播世界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服务大众需求”为宗旨,推出了一批反映世界文明和艺术的精品展事。馆长王立梅感慨地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世界瞩目之时,需要这样一个窗口,不仅展示中华文明,还要展示全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让观众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最棒的艺术,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交流,促进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是我们的办馆宗旨,也是有别于其他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特点所在。”

  资源共享  “借”展藏品

  美术文化周刊: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世界艺术馆是如何体现收藏与展示功能的?

  王立梅:在当代中国建一座世界艺术馆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仅凭自身的力量来购藏所有用于展出的艺术品,无论资金还是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政策限制上都有相当的难度。藏品积累的时间、实力和政策环境条件都不具备。因此,我们确立了以各国博物馆、艺术馆、学校等文化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建设一个中外文明的交流平台和世界艺术的展示窗口的发展思路。通过与国际上的博物馆、文化基金会、收藏家的合作,逐步建立一个联合机构,在不变更艺术品所有权的情况下,由会员单位提供展品,共同促成此项公益事业。所以,我们的展品都是“借”来的。

  本馆基本陈列“伟大的世界文明”是中国第一个以世界文明为主题的大型展览。这样宏大的主题也意味着巨大的困难。然而,在我们的努力下,欧美14家博物馆的精诚合作成为事实。328件来自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18世纪的世界文化遗珍,包括雕塑、青铜器、壁画、陶器、珠宝等,不乏世界顶级珍品。内容涵盖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印度和美洲等六大古代文明。50余万观众走进了这个展览。许多观众纷纷留言,感慨以前只能从书本里见的世界文物,终于不出国门就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由此为更广泛的群体所分享。这个陈列展持续了4年。

  设计简约  理念先进

  美术文化周刊:收藏品是通过展示加上观众的鉴赏、交流、品评实现其固有的艺术价值。而好的展示设计是这种鉴赏、交流、品评的良好条件。世界艺术馆在这方面是如何定位和实践的?

  王立梅:一流的展品、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服务是我们的基本定位。展厅设计是一门大学问,要符合时尚,还要让理念、色调保持先进。国外的布展整体以简约为基调,为了突出展品,色调往往很简朴,但我感觉国内有的博物馆像在做舞美,有些喧宾夺主了。

  以我们的开馆之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为例。该展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等人的作品。我们特别邀请意大利文化遗产部的头号设计师为展陈设计。他用现代材料、现代手法表现历史,完全放弃了复原、重现的手段,多媒体短片与大量解释性图画形成的展览辅线,以简短、明了、直观、生动的信息呈现各部分的背景,替代了冗长的文字说明和概念化的装饰构筑物。诸如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渊源、对后世的启示、艺术作品的背景等内容,在没有任何解说的情况下,让观众一目了然。设计还将文艺复兴的一大创造——透视法转化成设计中的一个动机和语言,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巧妙地在空间分布、展橱造型上重复体现和渲染。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当时评价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最高水准的展览。

  完善服务  培养观众

  美术文化周刊: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许多中国观众对世界艺术了解很少。仅有藏品和展示,还难以使他们获取应有的信息和较好的欣赏效果。世界艺术馆有哪些相应的服务和推广手段?

  王立梅:除了配合每个展览出版图录,我们还推出了数字预览、现场讲解、语音导览、专题讲座等服务。目前,我馆的世界文明系列、世界艺术系列讲座已常态化,并走向社会,成为本馆联结核心观众群的纽带。配合展览,我们完成了《中华与世界文明图表》、《历史的长河》的编辑;出版了《伟大的世界文明》、《意大利文艺复兴》、《从莫奈到毕加索》、《庞贝末日》、《想象的时空》、《300%西班牙设计》、《古典与唯美》等书籍和光盘。

  为更好地推广与传播,我们还与《收藏》杂志合作,开设了《世界之窗》专栏;与百度合作创办了“世界艺术馆在线”,让更多的外地观众通过网络观赏虚拟展览,并提供下载部分展品的语音导览服务;我们还与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合作开辟《名作欣赏》栏目,以达到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世界艺术品的效果。

  让博物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但国人要形成这样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也培养了一些少儿观众、志愿者,使他们对艺术从不懂到熟悉,最后热爱。我们还与清华、北大、人大等院校合作开设教学基地,让学生们免费来馆里上课,通过与艺术真品的近距离接触感受美,并提高审美能力。

  明确主题  开发衍生品

  美术文化周刊:您曾成功说服10多家世界顶级博物馆无偿出借展品来中国展览,能讲讲这方面的经验吗?

  王立梅:首先要我们要做出专业水平,和国际接轨,以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信赖和认可。其次要明确主题,在借展前做好充分准备,既能和国外的博物馆对上话,还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欣赏能力,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你给白菜我就展白菜,给萝卜就展萝卜”。举办“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前,我就和专家团队的邵大箴先生飞往墨西哥,足足挑了4天展品。

  美术文化周刊:通过展览的衍生品获利,这是很多世界知名博物馆非常注重的一点,世界艺术馆对此有何举措?

  王立梅:国内目前的博物馆、美术馆在开发衍生品方面还属于初级阶段。世界艺术馆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这一点,现在所有的衍生品都是由馆里的商品部开发研制的。我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位副馆长曾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的设计理念是让每一个到博物馆参观的人平均花1块钱。每年5月他们会与几十个设计师合作推出一批礼品。

  我们也在衍生品上下功夫,从几块钱的冰箱贴,到10块钱的绘画复制品、100多块钱的画册,展览结束基本都能卖完。由于我们的门票每张35元,后来经过统计发现,按销售额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张票(也就是每个人)买了32块钱的东西,说明还是有市场需求的,而这也扭转了我们的亏损局面。但是,对于我们这样“既无藏品也缺资金”的博物馆,开发衍生品的前期资金投入时常让我们备感压力。

  美术文化周刊:您希望世界艺术馆未来如何发展?

  王立梅:一路走来,世界艺术馆与各国博物馆的交流和合作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连续举办了若干高端展览和几次世界级的论坛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有一个世界艺术馆,这样一个窗口实质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做世界艺术馆很辛苦,必须得到大家的支持才能办得下去,现在借展已经不是问题。这是个欣欣向荣的事业,未来还是希望参照国外博物馆的机制,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步子迈得更快些。我真诚地以馆长的身份,邀请所有人都能走进博物馆,走进艺术馆。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