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笔墨 纸砚

2014-06-30 17:01:15 未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文房四宝越发显现出令人神往的魅力。笔墨纸砚成为华夏文化的象征,大到国家的礼治和文明,小到书香门第的儒雅,代表着文化秩序和传承脉络。本期起,就有关文房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知识、趣闻,我们与读者一同分享、细细赏读—

  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源于南北朝,当时所谓“文房”,是指国家典掌文翰之处;唐宋以后,文房则专指文人书房而言,南唐后主李煜有书画皆钤有“建业文房之印”。“文房四宝”之说最早见《南唐书》:“南唐时推李廷硅墨、澄心堂纸、诸葛氏笔、龙尾砚为文房四宝。”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特指宣纸、湖笔、徽墨、端砚,北宋梅尧臣也有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北宋雍熙三年,翰林学士苏易简以笔墨纸砚“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阙”,撰《文房四谱》五卷,分笔谱二卷,砚、纸、墨各一卷。这等于给文房四宝“立传”。

  四宝当中,砚出现最早,而后依次为笔、墨、纸。笔和纸分别有发明者秦朝的蒙恬和东汉的蔡伦,实际上今天的考古发现已经有更早的实物,但是他们二人作为改良者,功不可没。笔是人使用的工具,纸是载体,二者不可分;砚、笔和墨都可以就地取材,唯独纸需要创造。所以,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手工纸依然不可替代。

  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宣纸的原产地当时均属宁国府(府治宣城)管辖,宣城为宣纸集散地,被称为“宣纸”,有“纸寿千年”之誉。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文人雅士分别取了人性化的名字。韩愈撰《毛颖传》,笔墨纸砚分别被称为毛颖、陈玄、陶泓、褚先生,不仅如此,还分别封了官职。笔封之为中书君、管城侯、墨曹都统、墨水郡王、毛椎刺史;墨封之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亳州楮郡平章事;纸封为好畦侯、文馆书史、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略道中郞将;砚封之为即墨侯、离石侯、铁面尚书、即墨军事长。

  古人常有“笔砚精良,人生一乐”之说,精美的文房用具,不只是实用的工具,更是精神上的良伴,依靠文房四宝来传达思想、文字、生活与感情,甚至成就不朽的千秋伟业。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会出现这种个人同自己的书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会把书具视同生命或密友。尽管现代科技创造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美工具,传统的文房四宝仍不可替代,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出令人神往的魅力。笔墨纸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愈加完美和精致,既是书写工具,也可以单独成为艺术珍品。笔墨纸砚成为华夏文化的象征之一,大到国家社会的礼治和文明,小到书香门第的自修与儒雅,代表着文化秩序和传承脉络,其本身也是文化。

  石砚

  新石器时代中期文物,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长14.5cm,宽12.8cm,厚4cm,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留有一根石质磨杵,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直到两汉时期,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不必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才逐渐消隐。

  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工具,一般认为在秦汉时期发展定型。这件原始石砚的发现将砚的历史提前至五千年前。

  西汉

  纸地图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实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纸张皆置于棺内死者胸部。因墓中积水受潮,地图呈不规则碎块,无法复原。其中绘有图线的最大残块,长5.6cm,宽2.6cm,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原料为大麻,是西汉文帝或景帝时期的麻纸。

  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也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这比“蔡伦纸”出现早三个世纪,然而,这无损于蔡伦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蔡伦对于造纸术的改进,最终使纸张作为一种媒介大规模盛行。

  战国

  毛笔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当时装在一竹筒中。笔杆粗0.4cm,杆长18.5cm;笔头为兔箭毛制成,长2.5cm;笔杆为圆形实竹。制作方法是:将笔杆一端劈成数股,夹住兔毫,用丝线缠紧,外涂一层生漆,使其牢固。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

  现代

  文房四宝

  如今的“文房四宝”,应该说是古之“文房四宝”的沿革,并无太多创新。从个性化的创造到批量生产,从特指到泛指,从艺术品到工艺品,也不难感受到古今之间的落差。

  东汉

  墨块

  现存最早的人造墨实物,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四号古墓中出土的东汉墨块。此墨高1.2cm,直径1cm-2cm,呈圆柱形,墨色纯黑。同墓还出土了一块用来研墨的石头。

  石砚和石头上均有研磨的痕迹,且遗有残墨,可与《庄子·田子方》所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相印证。说明早在秦朝以前,中国已经有了人造墨和用于研磨的石砚。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