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精编】“空前绝后”的红山古玉 经济价值未来将上涨

2014-06-30 17:46:21 未知

  编者按:古人称,“石之美者”为玉。作为玉文化的其中一个高峰——“红山文化玉器”,从历史价值、制作工艺等方面来说都称得上是玉器中的“佼佼者”。但是红山文化玉器自从面世以来,造假频频,被神秘化的红山古玉鉴定,却使得很多收藏者望而却步。但红山玉器拥有的独特魅力和地位使得它自身的市场价值不容小觑。

红山古玉

  【地位】

  玉器的第一次高峰

  “红山文化在玉器上第一次达到了高峰。”周南泉说,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三个时期的玉器制作达到顶峰,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制作工艺,这也是红山玉器的科学价值。周南泉给记者展示了一件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罐,罐口呈椭圆状,“像这个罐子,它的口是椭圆形不是圆,而且有粗有细。从工艺上看,挖进去很规整,在没有机器的年代,红山先民就有这种水平。”【详细】

  【价值】

  无法用价格去衡量的价值

  “世界上所有东西没有玉器价值高,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优秀奇葩之一。红山文化玉器造型模糊并且复合型,在雕塑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华义武认为,红山文化伟大原因之一是造型具有抽象艺术和具像艺术结合的特点,既抽象又写实,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详细】

  【面临问题】

  鉴定水平不高

  但是随着赝品的大量涌出,红山玉器市场的不公信,以及官方政策的限制,影响到红山玉器的价格。“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民间的鉴定水平不高,一些民间藏家还瞎买。他自己认为可以看出来,实际上他的眼力还不到。20多年前一个玉龙可以是200多万,现在为什么拍不了。那件是很有把握的真品,藏家解放前就有它了。”周南泉说,鉴定水平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红山玉器的市场价格。【详细】

  仿红山文化玉器达到真假难辨程度

  红山玉器在全世界只有300件左右,主要集中在重要博物馆与一些私人收藏家手中。前几年,红山玉中的较大件者每件可卖到一二百万元人民币。于是,仿红山文化玉器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以致真假难辨,上当受骗者大有人在。【详细】

  【市场】

  经济价值将上涨

  “这个东西太好了,”周南泉说,做历史研究的人都明白红山玉器的历史价值,越多人知道它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也会随之上涨,会有开放红山玉器交易市场的时候,“目前经济价值不高,是国家不让拍,又不让出口,市场伤不起。我这么推断,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个市场开放了,像之前拍卖的龙形玉上千万也是有可能的。”【详细】

  精品在民间

  就目前红山文化玉器的收藏情况来看,民间藏的古玉缺少“话语权”,“话语权”主要在官方手中。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代,花钱买古董都像是触动神经末梢的事情。华义武说:“我们搞流散文物说白了是古董商,古董商花钱买东西。老的文物商店我那些师傅们,现在都已经作古了,过去他们在文物界有绝对的‘话语权’,文物商店从民间收集提供给故宫博物院的一级品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详细】

  【收藏】

  “多看”是关键

  对于红山古玉收藏者而言面对争议,关键是自己能否看懂,别人言可以听,应该听,但不能都听。庞原的体会是除了具备理论知识外还要看真品,也不能不去良莠参半的古玩城和玉器工厂,才会对红山古玉的器形、做工、包浆、浸色、皮壳、神韵等特点有直观感受。【详细】

  红山文化玉器真假辨别

  【红山古玉藏家】

  张少平:18万买经验的藏家

  1995年前后,张少平一次在辽宁乡间寻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玉龙,做工精美,当时爱不释手,于是就以18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结果回去经专家一鉴定,才知道是块赝品。回去找寻卖主,发现早已是人去屋空。如今,这块假的红山玉龙还摆在张少平的家中,他说要用这块玉时时提醒自己,在买玉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详细】

  庞原:藏古玉——与红山古人“对话”

  再决定开始收藏红山玉器之时,庞原就和其他几位藏家一起驱车专程赴锦州等地的红山玉仿制作坊,观看了整个仿制过程。随后又去看红山遗址、红山祭祀坛、红山岩画,在敖汉旗、北镇、通辽转了一大圈,由熟悉的人引荐,收了不少红山文化的玉器。【详细】

  【了解红山古玉】

  古方: 红山玉器与神秘的巫师

  红山文化玉器 游走于神人之间

  玉器在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心中的地位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陶器和石器。红山文化玉器大多出自各种中小型墓葬,而少有仰韶文化中居多的簪、珠、节、坠等小型人体装饰品,大多为富于当地特点的马蹄形玉器、竹节形筒器和鼓形器,玉匕、玉刀、玉镞等实用工具的玉器再造,玉鸮、玉龟、勾云形玉佩、玉猪龙等具有具象或抽象风格的动物形玉器。【详细】

  红山玉器神韵是怎么炼成的

  红山文化玉器以扁平板片状造型最为多见,开料多采用硬性片锯切割,与同时期长江流域崧泽文化的柔性线锯切割开料方法,形成鲜明对比。片锯切割工艺日后也发展成为北方地区史前玉文化开料的主要方法和特色。【详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