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晏少翔:买画不能凭耳朵

2014-06-30 18:11:51 未知

  “最近很多人找到我,说是买了我的画,可是打开一看,都是假的。”谈到仿品的肆意泛滥,晏少翔先生感到非常无奈。

  晏少翔,1914年生于北京。初学国画受教于赵梦朱先生,1934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继之考入北平故宫之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从事宋元绘画真迹的临摹和研究。1938年在北平组织雪庐画会,请黄宾虹先生主讲中国绘画理论,数年间深受黄老笔墨技法及学术思想的影响,潜心研究濒临失传的唐宋工笔重彩的笔墨技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技法基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其工笔重彩仕女画在北京即与徐燕荪齐名,时人并称“徐晏”。1945 1946年当选为中华美术会北平分会常务理事,被聘为湖社画会评议。1956年受聘于鲁迅美术学院至今。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沈阳文史研究馆馆员、湖社画会会长。晏少翔1957年创作《红楼梦》四条屏被评为优秀作品,并多次再版;1959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作《施耐庵著水浒图》,入选全国美展,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964年与上海刘旦宅,北京刘继卣,刘凌沧等赴日做巡回画展,受到广泛好评。1958 1983年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临摹唐张萱《捣练图》,韩干《神骏图》、唐闫立本《萧翼赚兰亭》、宋赵佶《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多件,所作已列为一级文物。出版有《荣宝斋画谱》、《晏少翔画集》、《中国传统绘画理法》等

  因为晏老的名气和作品本身的价值,近来在国内的一些拍卖会上,晏老作品的价格一路攀升,每平方尺已达到10万元。因此,晏老作品多被人模仿,不断有赝品出现在拍卖会上。今年五月在沈阳举行的一次大型拍卖会,其中出现的8件署名晏老的作品,竟然都是仿品。有一次标榜“保真”的大型拍卖会,竟将一幅仿晏老的作品作为卖点推出,进行广告宣传,最终让人高价拍走。

  “我看到过一个拍卖会的拍品目录,其中有几幅月份牌年画,署的是我的名,但这是一点儿影都没有的事,因为我从来不画那样的画,和我的绘画创作一点儿边也沾不上。”造假者开始时是临摹,后来模仿绘画风格,再后来只用晏少翔的名字了,谈到这些事,晏老非常愤慨,他说,“有四条屏,说是我画的,画风确实很像,但他画的都是梧桐,这不可能是我画的,因为我从来没有这样画过。”还有一幅仕女图,是当年晏老送给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的母亲黄庆中女士的,此作真迹已在台湾多年,但最近一时期总有这幅画的仿品在沈阳出现,而且还高价转卖,弄得人哭笑不得。

  赝品面世的速度,令晏老很惊讶。有一次中央文史馆请一批老画家画了一批画,晏老也在其中。这批画的印刷品刚出来,晏老的那张仿品就在市场上跟着出现了。

  对于假画泛滥的原因,晏老分析说:“首先这要从买画的人那里找原因。买画不能凭耳朵,谁的名声大就买谁的,这样肯定容易买到假画。现在很多人买画用来送礼,出于这种目的的人,当然缺乏鉴赏水平。如果真喜欢画的人,不会买假画回家的。”

  晏老20多岁时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相比,基本的架构相差不多,只是艺术性上不一样了。这就为鉴别画的真伪,尤其早期作品真伪,提供了一个办法:“在电脑里把画放大,从细节上鉴别,看与该画家的风格是否一致,至于那种不是出于创作,而是描出来的作品,更是一放大就露马脚。”晏老告诫书画爱好者,对书画不妨这样鉴别,小心为上,千万不要买仿品。

  “造假者仿造晏老的画,即使再努力再用心,也徒劳无益,专家能立辨真假。”一位业内专家说,“晏老作画用的是老纸老墨,许多都是乾隆纸和乾隆墨,所有彩料更是矿物质的,极少人现在还用这样的纸墨作画。一张乾隆纸多少钱?一块乾隆墨多少钱?造假者投入不了这样的成本。即使能投入,晏老画仕女的那种院派之外的活脱风格,以现在造假者的功力,根本模仿不了。”

  拍卖会上假画泛滥的情况,在全国都很普遍,只要是名家,就有人模仿。晏老从前和启功就此交流过,启功的意思是一笑置之,因为假的太多了,查不过来。启功德高望重,生前不与仿造者一般见识,但更多则是因为无奈。

  “赝品泛滥,主要是真品供小于求,收藏的人太多了,但好东西太少了。”沈阳市收藏协会主席李仲元认为,应该从收藏者处找原因,他说,“收藏必须有钱,但只有钱远远不够。只有收藏者都注意到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性,赝品才会失去生存空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