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钟表因时间而生,却视时间如无物
2014-07-03 09:05:37 胡颖
自然为人类规定了时间的法则,不可倒退,无法逾越;人类给钟表制订了自己的法则,快慢进退,操控自若。中国故宫博物院、德国国家时钟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内,我们得以看到上千台数百年前先人创作的机械钟表,依然可以完美运作,其中的机械八音钟依然演奏出动听的韵律,不减当年风范。正如机械自鸣钟传播者、天籁钟行创始人魏广文所言,“钟表因时间而生,却视时间如无物。”
拥有一台考究的时钟,曾是欧洲各国皇家贵族的传统“徽章”,是上流社会的时尚文化,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最早为“神权”阶级教堂所专有,后来代表“君权”的国王在王宫里也安置了钟楼、并让考究大气的落地钟、精美如珠宝的台钟、如艺术品般的挂墙钟渗入到每一个生活场景;最后,贵族阶层也纷纷跟风,最初的天文仪器,成为了一种阶层和品位的象征。
百达翡丽机芯示意图
宝玑Classique 5717 Hora Mundi经典系列时区腕表“北京时”纪念款
从神权到君权的象征
最初的时钟是被当作天文观察的工具所创造的,承担观察星象的作用。早在1350年,意大利一位名叫乔万尼.德丹第(Giovanni de Dondi)的人首先制成古典天文钟模型,制作的钟体现了他们从地球上观察星球运行的观点。按照当时人类的一种想法,以地球为中心,一共有7个行星在转动,他们把太阳也看作是围绕地球旋转的一个行星。因此,这座钟装有7个针面或针盘,每一个针面或针盘上都有一个行星在运动。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地心说”的理论基础现代人看来是错误的,但这座时钟装置的精确程度大致相当于当时在地球上观察时所获得的精确性。当某个行星的轨迹从地球上看来出现迂回曲折时,在针盘上也可同样显示出来。不过,较之这一机械工艺上的奇迹更为重要的,是它显示了一种丰富而大胆的思维想象力,这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托勒密和希腊人的智慧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
最早能持续不断工作的机械钟,出现在14世纪初期欧洲的修道院,以满足僧侣们准时祈祷的需求。这种钟十分笨重,只有时针,用整点报时的方式宣布时间。由于精度有限,僧侣每天至少要对时两次。机械钟楼也很快在市镇中出现,为世俗生活服务,1335年法国北部的Aire-sur-la-Lys镇建立单独的钟楼,因为需要“让布匹市场的雇员能按照特定的时间上下班”。
根据国内知名古董钟收藏家、同时也是中国钟表协会收藏委员副主任魏广文介绍,古时候拥有时间是一种特权,在欧洲一开始只有教堂的钟楼承担给大家报时的,后来国王为了争夺时间的控制权,也在自己的建筑上装上钟。跟随国王脚步,贵族、领主也在自己建筑上加钟,钟表从诞生起就是身份财富的象征。随着需求的增大,生产技术的成熟,钟表进入平民百姓家,“可携带”化的需求也是从钟到表演化的内在促进力。
随着技术的完善,机械钟的精确度不断提高,一开始只有时针,1475年第一次出现“分针”,但直到1665年才将时间精确到秒。这一时期的钟表产量稀少,十分昂贵——中世纪缓慢的节奏,也没有出现对精准时间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为雅昌艺术网独家专栏,未经雅昌艺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灵感来自宋代自中国水运仪象台的精工DECO高端系列时钟
含有年、月、星期、日的机械八音音乐德国阿姆斯台钟能够演奏大教堂音乐
从天文仪器到贵族的玩物
德国人性格中“较真”的程度举世认,德系钟表从数百年来也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德国南部的黑森州有一条“时钟之路”,北部的萨克森州则有一条“腕表之路”。从黑森林的咕咕钟传说、“时钟之路”的“卖钟人”大背囊里各种装配组件离乡背井最早“钟表贸易”的故事;到昔日北方王朝宫廷制钟匠的传奇发明创造,所呈现的恢宏想象力艺术造诣和科学精神,都分明表示着,钟表制造其实蕴藏着历史、文化、科学、天文学、哲学、艺术、音乐等丰富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所有过往岁月里,智慧的结晶。
位于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市的茨温格宫的数学物理沙龙,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历史展览馆之一,由当时的萨克森君主:“强者”奥古斯特于1728年创立的这个”知识宝箱”是世上其中一家专为科学及计时仪器而设的杰出博物馆,收藏逾400件展品,包括钟表、自动机械、望远镜和地球仪,是当年萨克森王朝收藏、 维护和制造时钟的场所(其钟表收藏至今仍是全球最重要的钟表收藏之一)。宫廷制钟师和数学物理沙龙的管理人,如赛菲尔特、舒曼、古特凯斯等人,成为德累斯顿制表业的主角。这里曾提供整个国家的天文和计时服务,是18世纪下半叶最具权威的时间机构,更被视为德累斯顿精密制表业的摇篮。
来到博物馆收藏的历史计时仪器面前,进行与时间隔空的呼应,静默对话。在这里,人们能够体会到,什么焦作:天地万物,共冶一炉。
由Paulus Schuster于1586年所制的塔钟,是萨克森选帝候克里斯迪昂一世之妻索菲献给其夫的礼物,是真正的王室收藏。此塔钟拥有8枚机芯以驱动其时间显示、星盘、具响闹功能的鸣响装置及年历功能,堪称当时最尖端的星相机械程式计算机。1707年由Johann Michael Haager制造的星时计不过巴掌大小,静静躺在展示柜中暗自生光。它以天上星宿的方位为指引,令人在夜间仍可得知时间。使用方法为把盘中央的孔洞对准北极星,再把旋转指针对齐大熊座的指向星,星时计显示的圆齿数量正是当时的时刻。
不难发现,1851年钟表大规模生产前,它们只是贵族的玩物。
德国AMS首个陀飞轮台钟
现代精密时钟制造业最老传承的德国AMS,如今已经传承6代人而从未易手,在几年前开发的“陀飞轮精密台钟”开创了将陀飞轮运用到当代时钟的先例。众所周知,陀飞轮代表了机械钟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不断的旋转,把地心引力对“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提高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也把钟表的动感之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能够鸣奏三大教堂音乐(西敏寺、威灵顿、圣·米歇尔)的自产机械八音机芯每15分钟奏响一次,将时间的流转演绎成多维度的感官享受。
只有那些曾亲眼目睹上百个精细零件复杂运作的人才能够真正了解新机芯的研发是一项与时间博弈的漫长之路,也因此明白了一座精密制造的时钟是何如此迷人,拥有如此高的价值浓度。面对这些精妙绝伦的时间创作,听着机械八音机芯演奏的三大教堂音乐,人们很容易升起一种感恩而赞叹的心情:感谢这些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作出更接近于“时间真相”的装置的钟表大师们,他们用数百枚齿轮轴承的共同运作,承担起人与宇宙连接的功能,连接起了过去和未来、艺术和生活。
收藏家们往往认同,一座带月相和八音功能的落地钟所蕴含的价值,远远低于它的零售价,然而能懂得欣赏时钟隐藏价值的人永远是人群中最卓尔不群的少数。因为时钟并不能像腕表那样向人炫耀,更多的是有关人类内心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情感。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