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用艺术扶助心灵——李秀勤和盲人的互动

2014-07-07 10:40:46 杜曦云

  李秀勤在中国的美术学院系统里,是写实技术很好的雕塑家。1990年代在英国留学后,她吸取了当代艺术对新材料的把握,以及国际视野。当代艺术是极大的开放,从马塞尔•杜尚把小便池放入美术馆的那一刻起,“当代艺术”就彻底向所有领域开放了。也是从那一刻起,“艺术”在概念上其实已经终结。“当代艺术”从曾经封闭的“艺术”领域里走出来,走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它自由开放到难以明确界定和归类时,就泛化为“文化”。这时,“艺术”似乎已经死亡,但其实是“艺术”精神的解放——艺术有时被其它行业的人尊崇,是因为艺术领域更自觉的追求敏感、自由、创造性。在这个角度上,确实人人都是艺术家,或者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让自己的生活成为艺术、让自己成为艺术品。

  从表达方式看,李秀勤1990年代以来的作品,有几点很突出:1、对现成品的利用;2、对材料自身属性的强化;3、对基本结构形成的张力的强调,对琐碎细节的整合。4、对触觉的重视。身处中国的美术学院体系里,她曾经对形式的创新高度重视。但本能的直觉和热情,驱动着她走向对人性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她越来越意识到生命才是人的本体,个体和生存处境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李秀勤近年来的作品,用“雕塑”作为切入点,引入了多元的表达方式,和盲人发生关系。她蒙住双眼,和盲人许马正互相雕塑对方的头部和手。这个过程中,她的触觉感知能力被强化,改变着日常的感知习惯,扩大了她的感知意识。许马正,在和他所尊敬的“职业雕塑家”互相雕塑对方时,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和其它。李秀勤让自己的学生给九位盲人朋友做塑像,这让他们更自信的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她把中国古代养生典籍用盲文做出来,又在提醒视力正常的人反思自我。

  每个人有不同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在关注个体生存问题时,量力而行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更务实。李秀勤是一位艺术家,她从自己最擅长的雕塑入手,以艺术的方式和盲人朋友交流,鼓励他们更加自信、坚强。许马正在触摸李秀勤的雕塑时,感觉到了快乐,他说:我没见过光明,但那一瞬间我感到了快乐,我想着就是光明吧!这种妙悟让人喜悦。2014年5月31日,李秀勤闭着双眼和他互动雕塑,在塑造完李秀勤的手后,他大声说:”追求平等,要靠自我努力”。他的职业是推拿按摩,如今他爱上了雕塑,在家里做了一些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骨骼形态做的颈椎,他利用这些骨骼雕塑告诉接受推拿、按摩的人们,他们的病灶在哪里……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熊晓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