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藏书法及书画的注意事项
2014-07-10 09:01:25 未知
随着收藏热的升温,民间收藏呈现三种趋向:一是盲目收藏,把什么都看成宝,什么都收,认为古的东西就一定值钱,实际上有的是些假货;有时候东西虽然是古的,但并不值钱。二是不重视鉴定,抱着撞大运的心态,如此买来真货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三是单纯抱着投资的心态,对收藏知识知之甚少,却认为这是一个投资的领域,就不惜高价买,即使藏品是真的,但由于价太高,也就失去了升值的空间,将来以原价出手都难。那么在书法收藏方面,应该从哪些大体的方面去把握呢?
一、书法家的名气,书法家名气大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作品的价格和未来的价值,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他的作品非常好,但却默默无闻,一般人怎么去评判他的价值?换之来言,如果一个人他的作品非常的好,又怎么会默默无闻?
二、书法家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必须有鲜明的独特的风格,即无须看名字便知是谁家的作品,,因为真正的艺术品必须具有创造性,有独特创意的作品才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市场认知度,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是大家喜欢都喜欢的作品,那价格肯定是水涨船高的。
目前在国内,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是一个特殊的门类,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可作为一种物资财富储蓄,也可作为艺术来欣赏与研究。书画的价值又具有相对的稳定住,表现在奇货可居,永不过时,天增岁月画增价。书画的买卖又随时可以进入拍卖市场,得到一个公平的价格。据专业报刊资料统计,中国书画作品年增值率在30%至50%之间。也有的因为购进的渠道不同,拍出的机会不同,其年增值率可达二三倍。书画收藏投资应注意的十大要点是:
一、真假问题。书画市场赝品泛滥,购买名家书画时,应请行家掌眼,以防买来假货。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寻找二者差异的过程。欲辨伪必先识真,识真是辨伪的前提与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目睹真迹的藏家,会对作品的真伪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所以欲投资书画的藏家,应想方设法观赏真迹。真画值钱,假画不值钱,这点道理人人皆知。即使假画比真画画得还要好,但因为它是假的,也一样不值钱。
二、水平问题。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精品,作品必须有高难度的技巧,难度越高、无法取代的唯一性则越高。相反如任何人都能轻易画得出来的画作,难度肯定不高,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且很快会被淘汰。投资画作须有精品意识,宁付略高代价选择画家认真而严谨的作品,亦不要因价格便宜而买应酬之作,因两者的含金量与投资价值有天壤之别。投资在历史上经过检验,而留存的著名画家,如任伯年受过西洋绘画的熏陶,善于用另一种视角挥写活泼多彩的花鸟世界,展示自然万物的生香活态;吴昌硕则从古典金石中追索传统文明的深层底蕴,并在花卉紫藤中宣表达了他的思古情绪;黄宾虹以最深沉的决心和爱意,将中国传统山水进行彻底变革。齐白石更以最简洁的笔墨和造型不但使中国绘画传达了大众心灵中最最本质的审美特质,同时也最大程度上探索了中国水墨发展的现代可能性,其贡献不亚于有“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更是中国的马蒂斯。
三、价格问题。书画市场漫天要价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购买名家书画时,首先要了解行情,掌握书画价格的时点,或请内行把关,以免上当。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书画大师的作品价格相当低廉,如齐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过10元,老舍曾为了资助齐白石而花5元钱买了他的一个扇面;张大千的作品卖100元一幅;徐悲鸿的《松鹰图》1961年售价仅为230元,这在当时已是很高的价格了;傅抱石一幅画的最高标价为80元。至80年代初,这些大师的作品也没升到较高价位。齐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场上不过5万港元。可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实力增强及社会观念的改变,中国书画中凡个性强、技艺精湛的名家的作品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日益显示出来。在中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名家作品价格如脱疆野马,一路飞升,一般都在几十万、上百万的价位上,画廊与拍卖行的生意兴隆,市场
一改萧条冷落,变成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至2007年底,中国现当代书画家作品在千万元以上的已有几十位,如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林凤眠、吴湖帆、李可染、石鲁、吴冠中、陆俨少、谢稚柳、陈逸飞等。
四、品相问题。品相是指书画的“相貌状况”,一件美术作品只有完整无损,才更有收藏价值。画面是否干净、墨色是否有脱落或润化现象,陈旧程度以及是否老装裱等,这些都是影响书画价值的重要因素。
五、尺幅问题。名家书画的销售有的以幅为计价单位(幅是指常规幅面,即不小于4尺3开者),有的则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所以同一位名家的作品,幅面越大,其价值越高。如幅面小于4尺3开的小品,其价值就不能与常规幅面的书画相提并论。
六、作者的代表作。所谓代表作主要是指书画家擅长项目,以及代表每个时段的精品和具有内容的独特性。一个画家可以一辈子创作很多作品,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是代表作。比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让人看后难以忘却。就他本人来讲,事隔多年,让他重新再画一张同样的画,他恐怕也画不出来了。因为它与画家当时的情感、精、气、神等各种因素都有关系,这些因素笔墨之间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又如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油画中的周庄,小桥流水人家,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风光,极具阴柔之美, 而周庄,也因为陈逸飞的画走向世界,成为今日姑苏城最脍炙人口的著名景点之一.尤其吸引国外友人的观光与参观.这正是他们寻找画中的东方魅力小镇。 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还有像齐白石《虾》、徐悲鸿《奔马》、林风眠《鹭鸶》、张大千《敦煌人物》、方增先人物《粒粒皆辛苦》、陈丹青《西藏风情》、如果书画家的作品不是其擅长的品种,其价值即逊一筹。
七、作者鼎盛时期的作品。每位书画家一生都有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书画作品,一是已经形成作者的风格;二是能反映其应有的艺术功底和艺术水平;三是不敷衍草率。画写实和工笔的青年为鼎盛期,写意画中年和晚年为鼎盛期,从中把文化内涵和阅历以及笔墨表现地淋漓尽致。如赵孟頫之力倡复古,以书入画,诸法俱备,“点”化神奇;倪瓒之枯笔意写,逸士风流;沈周之苍劲生辣,格调高古;文征明之笔法精致,书卷潇洒;唐寅之清秀明丽,才气过人;董其昌之幽深淡远,禅气淋漓;八大之笔势惊人,超然物外;石涛之搜尽奇峰,妙法自然;郑板桥之参差错落,书画双绝。上述众家无一不以自己独特的面貌技法屹立史册,一个画家的画风就如同一人的音容笑貌一样,所以熟悉他们的画风与笔墨语言,对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书画变迁,流派演变,特别是对重点名家做一点研究,对提高辨伪将大有帮助。
八、题款与用印。题款多为作者创作后的署名和记录的创作时间(下款),以及为谁而做的被赠予人的姓名、称谓以及赠言(上款),通常作者的署名最具个性特征。如清代著名画家吴昌硕,早期作品多署“吴俊卿”,中期多署“吴昌
硕”,晚期多署“老缶”。在鉴别中国画作品的真伪时,分析款识的书法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绘画本身更重要的一环。因为实践证明,画与字的造伪,后者比前者难度要更大些。看印章首先要看篆刻的水准。一般来说,著名书画家的印章多由著名篆刻家(或书画家本人)所作,其篆刻的艺术性相应较高。其次,要看印章内容,多数画家在不同创作时期往往使用不同的印章,有的作者钤印位置往往也有自己的风格。其三,要看印泥质量和呈色,著名书画家钤印所用印泥一般质量较好。另外,距今年代越久的印章,其印泥色泽相对较暗些。
九、艺术地位。画家的艺术成就奠定了画家的艺术地位。比如八大山人朱耷,他所创作的画古怪、气氛冷峻,大多数是隐喻画。主要传达一种心绪,这种心绪隐喻画与有所指的政治隐喻画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学意义。他的画主要是水墨花鸟或山水,虽学习董其昌的绘画笔法,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艺术成就、没有俗套,自有创造,清代后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都受到其影响,故八大山人的真迹现今市场价值非常的高。
十、历史价值。包括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能流传下来的优秀的书画作品必然有其特有的文物价值,且是被大众所认可的。艺术价值就是画家在创作时的特定环境、特殊心情,是近现代书画难以替代的,比如谈到蒋兆和,必然要谈到《流民图》。《流民图》高7尺、长9丈,称得上是巨幅长卷,通过一百多个不同人物的造型,真实地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浓缩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流民图》饱含着艺术家的心血,也体现了蒋兆和的大智大勇。《流民图》于1943年在日伪统治下的北平诞生和展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凝聚着艺术家的智慧和对沦陷区人民疾苦的关心。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