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留功 心源独求—明沈周山水画法浅析(二)
2014-07-11 18:15:18 夏骏 郁颖莹
明 沈周 庐山高图 98.1cm×193.8cm 1467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能够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与其早年参悟宋元诸家山水绘事方法的努力不无关系,《九段锦》册现共留存六段,分别是仿赵伯驹《田家耕作》、仿赵孟《松下弹琴》、仿惠崇《青山红树》、仿王绂《野客渡桥》、仿赵雍《寒林归艇》、仿赵令穰《芦汀采菱》,每一幅都甚为精到。如第一开《田家耕作》画面极为精细,颇不似沈周画风,一派赵伯驹之貌,细笔勾勒,落墨精到,村舍屋田错落有致,安排得当,点划皆宋人笔意。此册页每一开风貌各不相同,无论浅绛、青绿均与所仿者神似,特别是第六开《芦汀采菱》,淡蓝色的山峦起伏错落,在上略施笔墨,似赵令穰《橙黄橘绿图》册之重展也。
明 沈周 东庄册之北港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古人习画始于临摹,而临摹之要诀是“神似”,以古人之所见为我之所见,以古人之概括为我之概括法,以古人之笔墨为我之所欲用,以此达到与古人的神会交融,用自己的实践去体验古人的实践过程,从中吸取方法,最终以己之笔写己之意。沈周的绘画技法即是从此脉而来,最终形成了其粗笔之风貌。
沈周后期作品风格大变,由原有的“细沈”陡然变为“粗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沈周书法日趋成熟,其书法中苍虬的笔力对绘画技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沈周对黄公望、倪瓒、吴镇三位元代大家的学习,促使了其画风的转变,特别是沈周对倪瓒作品的临习和仿制间接地为“粗沈”风格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途径。
明 沈周 东庄册之西溪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倪瓒多写孤冷萧瑟之意,用笔老到,线条富于变化,画中的那种孤寂萧瑟直入人心,常使人感同身受。沈周不仅是单纯地临摹倪瓒的画作,“他研习倪云林也颇为用心,先后画过多幅仿倪作品,然而往往用笔过于劲强,以致他的老师陈宽有「落笔太过」之评”②。此次展览中也有两幅仿倪画作,《仿倪山水图》轴与《溪山秋色图》。在《仿倪山水图》轴中,沈周用笔颇似倪瓒,但画面整体构图采用了宋人常用的全景式,似是以倪瓒笔法绘范宽的《谿山行旅图》,虽为仿倪,然画面生气盎然,绝无萧瑟孤寂之感,不能不说此为沈周化倪瓒笔法为己之用的典型代表。另一幅传为沈周的《溪山秋色图》同样为仿倪之作,但更似以黄公望笔法绘倪瓒之意。此画皴擦勾勒用笔苍虬,笔力浑劲,山石结体及皴法已颇具黄公望意,只是在中景及近树处略见倪瓒笔意。《溪山秋色图》作于一四八四年,时年沈周五十七岁,自此之后,沈周山水自成一家,笔下尽融荆、关、董、巨等诸前辈名家之法。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 47.5cm×145.5cm 1470 辽宁省博物馆藏
晚年的沈周醉心于黄公望与吴镇,他将黄公望的笔秀和吴镇的豪放融于一体,当然还有“米氏云山”的迷蒙和马、夏的刚健劲挺。成画于一四八五年的《湖山佳趣图》是沈周晚年的佳作之一,画面描绘的是杭州西湖的秀美景致,细观此画可见诸家之迹,其中既有董源的水色苍茫,巨然的笔法,又有《富春山居图》③的灵秀,更有吴镇的粗豪,观近处又似夏珪的《溪山清远图》。此画完成时沈周已五十八岁,其个人风貌已见端倪。绘于六十四岁时的《京江送别图》是沈周晚年的另一代表作。
明 沈周 东庄册之稻畦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画面中景致简略,在中部浩渺的江面上主人乘舟远行,近处众人在岸边长揖作别,远处群山逶迤,作者寄情于景,在一片江南秀色中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此作境界开阔,画风简洁,墨色浓重滋润,用笔洗练粗健,为沈周晚年典型风格。
“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下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④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如是记录。沈周则正是由熟开始,最终得『妙』字真谛。
注释:
①见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二○一一年九月版,第一四七页。
②苏州博物馆编《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二○一二年十月版,第三页。
③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④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二○一一年九月版,第七页。
明 沈周 东庄册之果林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 沈周 东庄册之振衣岗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 沈周 东庄册之鹤洞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 沈周 东庄册之艇子浜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 沈周 东庄册之知乐亭 33cm×28.6cm 南京博物院藏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