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美国当代艺术---对话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Jan Fairbairn教授
2014-07-16 15:12:32 未知
蒋文博(以下简称“蒋”):新媒体艺术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而90年代才在中国兴起,在时间上,中国比美国晚30年。新媒体艺术经过了50年的发展历史,以前是录像、电视等形式,到现在有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这种巨大的变化,肯定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观念,从而也会影响到艺术形式。首先我想请你描述一下美国当代新媒体艺术的状态。
Jan Fairbairn(以下简称“Jan”):对于艺术形式未来的发展,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试验。不是说想法是否会成功,而是怎样进行试验。新媒体对艺术的影响,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一点就是虚拟空间。比如,通过电脑技术制作一个虚拟长城,在美国就可以通过电脑走上长城,可以俯瞰,也可以真正地走进去;也可以做虚拟金字塔,人们也会有同样的体验。举个例子,电影《阿凡达》通过各种不同的视角,用虚拟的形式再现世界上的很多艺术形式,从中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于艺术形式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看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在未来20年,至少在经济上,中国是会引领世界的。同时在艺术上中国一定也会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因为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在艺术方面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而美国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文化更加的多样。虽然都是美国人,但他们实际上是来自世界不同的角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如来自中国、欧洲等。在中国,虽然人们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和美国相比,美国文化更加的多样化。因此这是中美最大的差异。今后,中国在文化多样性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
蒋: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美国的新媒体有怎样的运用?
Jan:新媒体确实会对当代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非常小,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而更多的是当代艺术家影响着新媒体业内人员。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也会画一些画,拍一些照片,但是新媒体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影响,而自然给我的影响更大一些。这可能是由于我的年纪比较大,因此不太容易能够接受新事物。我觉得30岁以下的人,比如一些学生可能对于新事物能够持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但是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我们很少看到20多岁的学生能够做出很好的艺术作品。所以从我个人看来,新媒体并没有给艺术家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未来可能会有这样的趋势,因为学生很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比如在美国,很多学生无法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有新的东西就会跟风而去。至少在美国是这样。我不知道中国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而言,我发现中国现在的学生并不能够自如地进行艺术上的试验。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蒋: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一种新的科技方式和做艺术的媒介,在美国会不会延续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比如人们要做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就是运用新媒体做的,在作品的意义方面,与油画等艺术形式在身份上是对等的,都是艺术作品。因此我想了解,美国新媒体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地位有没有改变?是否已经变成一种渗透到各个角落的实验艺术的形式?是否存在艺术本体的独立性?
Jan:新媒体确实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形式,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联合的形式,因为很少能够有人专门做新媒体。在学校里,可以把新媒体当作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来训练学生,但首先要保证学生具有艺术家的视角,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作品。比如之前Flash流行过一段时间,但两年后就消失了,如果人们专门进行这种软件训练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落伍。但是如果从一些比较根本的方面去训练的话,比如训练艺术家的素养、作品的色彩和形式等,可以走得更远。当然,我承认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必须指出,它更多采用的还是一种联合的创作方式。
有这样一种技术人员,他们专门帮艺术家将其作品转化为新媒体的形式,比如艺术家有一个很好的想法,然后把这个想法转述给技术人员,之后由后者转化为新媒体的形式。但是这些技术人员不一定要是艺术家,就像是在《阿凡达》里,需要有人有一些新奇的想法,也需要有人能够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因此艺术家也会依赖这些技术人员,但这些技术人员不一定要是艺术家。
蒋: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他们观念的来源与新媒体技术之间有没有一种互动的关系?比如以前没有数字技术的时候,艺术家通过看报纸、读书和观察自然等方式也会形成自己的观念。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艺术家也会受其影响。在此之前,人们更多地是依靠面对面的交流,但现在,人们在网络上就可以交流,在网络上就可以游览整个长城。这些都会对艺术家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新媒体会对艺术家的观念、创造力和作品主题会产生哪些影响?
Jan:人们真正去亲近自然与在网络上看图片是完全不一样的。走进山里,人们可以有很多切肤的感受。新媒体对于艺术家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其改善了艺术家之间的沟通方式。比如我可以在我的工作室与中国工作室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因为我们有技术支持,远距离交流没有障碍,可以更加方便地交流想法。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过去必须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不可能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而现在通过网络,对方就可以确切地知道我是在说哪幅图片。另外一个影响是,新媒体技术,如网络,使得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如果在纽约办一个画展,无法亲临纽约来看画展的人就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至于观念方面的影响,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
还有一个影响,那是对于一些生活上有障碍的人而言的,如聋哑人、盲人等,新媒体会比较便捷地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比如在设计网页的时候,我们会考虑盲人和聋哑人的需求,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如果有人不能打字的话,我们就想是否能够设计一种只需一个键就可以浏览整个网页的方式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如果有些人视力有障碍,我们就会考虑是否可以采用一种技术使网页上的字体以及艺术作品的大小可调。因此新媒体也可以给残障人士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规定。但是很多做当代艺术的人士可能不会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如果能够考虑一下,则会更好。
蒋:你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当代艺术,一个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主要是为生活服务,因此肯定会考虑这方面的需求,最近几年人们也是进行了大量的无障碍设计。那么新媒体技术是如何为大学教育和教学服务,使所有的设计专业学生所用的呢?
Jan:在我所执教的大学中,所有的学生都有一门必修课,即网页设计,而且在毕业找工作时,雇主们也希望学生至少能够知道如何设计网页,他们可以不喜欢,但必须知道。在课程当中,有四门来自多媒体系,其中一门必修,三门选修,如果学生对新媒体技术比较感兴趣,可以四门都选,如果不感兴趣,也可以只选一门,但这一门是必修的。我在教授平面设计的课程时,也会加入一些新媒体技术的内容,每一个学期会讲一点,下学期会帮助学生进行一下复习,同时也会有一些提高的课程。这就是大概的模式。我个人对新媒体技术不太感兴趣,我还是比较喜欢纸质的印刷品,但是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学生和雇主对新媒体技术很感兴趣,因此我也会教授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必须知道怎么去做。
对于选择了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希望能够学习更深层次的技术和知识,我们也有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可以做出一些虚拟的东西,也可以做一些动画。
蒋:不论是哪种专业的学生,如平面设计、环艺、时装设计、家具设计等,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会不会对学生及其作品带来一定的影响?
Jan:这个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果这个学生对新媒体技术感兴趣,自然影响就比较大,如果不太对新媒体技术感兴趣,影响就比较小。
蒋:就现在您的学校情况来看,感兴趣的多,还是不感兴趣的多?
Jan:大概60%感兴趣,40%不感兴趣,大多数比较感兴趣。
蒋:在美国,高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这样会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一种依赖性,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大自然去体验真实的感受,因为在家里就可以体验。另外,由于技术的发展,面对面的交流不再是人际交往的唯一通道,在虚拟空间就可以交流,这样会不会切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人文关怀?这对于艺术家和学生来说都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在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保证对人的关怀呢?您是如何处理这方面的问题的?
Jan:我们学校的学生除了要上新媒体技术的课程之外,还要上我的三门平面设计课程,以及三门版式设计的课程。另外,一些传统的课程,如绘画、雕塑等课程也是要上的,因此,学生还是会受到传统艺术的影响,不会完全与大自然切断。至于新媒体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在不同地域上。比如处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室与对方进行交流。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大的设计公司,在这些公司里,也是可以进行真正的面对面的交流的。从比例上来看,新媒体带来的新的交流方式与真正的面对面交流方式相比,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因此我认为新媒体并不会对人文关怀带来太多的影响。
在版式设计方面,虽然运用了新媒体技术,在屏幕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是背后的基本理念是一样的,比如背景是冷色调,字是暖色调,可以使字更加突出。
蒋:请你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新媒体技术是如何在美国的设计作品和当代艺术作品中运用的?及其如何运用在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的?
Jan: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现在的设计作品有了更的多层次,人们要是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的话,可以看一下来自Imaginary Forces作品。新媒体与当代艺术,在美国的现状就像是扑克牌的正反面,它们互为条件,相互印证,共同创建着全新的艺术可能性。这就是新媒体与美国设计和当代艺术的关系。
在架上绘画遭到强烈质疑的今天,谈及写实绘画的终结早已不再是艺术圈的什么新鲜话题,更何况冷军先生的油画作品既不是“前卫”的装置艺术,又不是反叛的“现代艺术”,或者全感官的“新媒体”艺术。但是,当你驻足在冷军的作品面前,把当代艺术加给你的蒙蔽和成见,像剥笋一样一层层剥开;当你的双眼充斥着极端写实的油画技巧、极其简洁的整体与极尽丰富的细节之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来自生理的震撼,这震撼穿透层层油彩直抵本心的宁静。此时,方能理解冷军先生作品中那股很鲜很嫩很青的劲儿。
冷军凭借其完美的油画技巧,被称之为中国超写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而冷军本人则更愿意称其为“超限绘画”的手艺人。超写实主义绘画又叫照相写实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即:艺术家主动放弃自我主观的创造性与绘画性,机械地把照片或印刷品绘制在画布上的艺术流派。由此可见,冷军的绘画与超写实主义却有不同之处。冷军更多地是继承了传统与西方经典油画语言的技法,观念却是画家自我价值观的再现,是他由写生入手对生活的直书与提炼。绘画作品达到了油画语言的极限却超越了极限,故称其为“超限绘画”。冷军的画面生动,耐看,活,且观念与语言同构。这也是冷军的艺术能够被高端市场认可的原因所在。
从“五角星”系列、“世纪风景”系列、“新产品的设计”系列 、“关于微笑的设计”系列到“肖像之相”系列以及最近的油画长卷“收租院”,冷军的作品始终在艺术市场上表现不俗,甚至创下了千万元的拍卖大关。艺术语言的谦逊与真诚、艺术市场的绝对承认,使冷军从容地走在超越写实油画极限的探索之路上。
《世纪风景》系列作品,是冷军在1995年由梦境启发而作的。他用世界地图作为承载,表现地球原有的山川、湖泊甚至行政区划已悄然被现代工业化的人工产品所取代。艺术家敏感地用油画语言探讨了当代工业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是画家对人与工业文明、人与机器、人与技术的反思。《世纪风景》系列之三,在视觉体验以及精神层面上对观者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震颤。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韩国汉城的一次事故:一座豪华商厦倒塌,钢筋水泥夹杂着精美的商品与血肉模糊的尸体。冷军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已逐渐被钢筋水泥所覆盖,人类作茧自缚,将所谓第二自然—高楼大厦异化成自己的坟墓。”在作品中冷军将钢筋水泥与儿童的玩具纠结在一起,模拟出惨案发生时那种不和谐甚至强烈对抗的视觉感受。《世纪风景》之四,由一张病床上的世界地图展开,画家描绘了一些与生命、艾滋病以及医治有关的器具。作品喻意一个亟待医治的世界。
就在外界传说《世纪风景》已是冷军的巅峰代表作之时,作品《五角星》(1999年)在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得金奖,这让“得奖专业户”的冷军又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作品《五角星》中,冷军开始尝试使用大面积的平涂与刮擦,使得油画作品有了超越二维平面的立体雕塑感。画家在作画前会把象征正义的五角星重新解构组合、焊接加工,然后用复印机复印出来,再经由肉眼对着五角星进行细致地观察与描绘。在整个写生过程中,冷军那细而不腻,不着痕迹的油画技法调控着绘画作品的整体与局部,使其比实物更具有强烈的扩张性与感染力。最终,作品《五角星》不负众望,成为艺术界、拍卖界、收藏界的宠儿,以1006万元的天价成交。
除去油画,冷军的版画创作也大有潜力可挖。2011年湖北武汉“买得起的艺术节”上,冷军的版画作品《国货异质·之四》标价25,000元人民币,刚一开幕即被一市民“秒杀”入囊。中西融合的“竹”系列版画作品更是受到市场青睐,在2012年的春季拍卖会上以63,250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家受欢迎的程度。而冷军在2001年创作的被他本人认为是其“绘画艺术中一个高点”的石版画作品“突变”系列,其市场潜力也不可小觑。《突变—有刺的汤匙》的制作过程与《五角星》相似,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绘画艺术所能涵盖的。创作期间甚至带有行为、装置的当代意味。在客观、冷静的背景之下,那些被电焊机高温处理过的汤匙蕴藏了浓重的观念色彩,带领观者对焦于那些毫不起眼却悄然改变日常生活的工业产品,警觉地提醒着人与人造物的关系。对于这件艺术家有“十二分自信” 的作品,冷军说“目前除了我身边经常往来的几个朋友之外,还没有人真正理解或在意它。”
冷军的绘画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艺术:普通的观者流连于他笔下那些堪比照片般真实的“技术”,而不普通的观者则在客观的表层之下寻找其观念的“艺术”。肖像画作品《肖像之相—小唐》,画中的女孩纯洁而美好,散发着有如经典人物画中圣女一般的气质,而冷军的油画作品由此平行了西方古典大师的创作。把观者从高速运转的全球化社会带回到古典审美般从容、平静的思考方式。作品《肖像之相—小罗》更是在北京中国保利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上以3136万元的天价被藏家拍得,刷新了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冷军也由此成为了中国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并曾两度入选“胡润艺术榜”。
冷军先生画布上这些画意浓重的细节并非手拿放大镜绘制而成,且与工业化、机械感、冷冰冰地照相机瞬间取景不同,这些是冷军肉眼写生的视觉再现。冷军曾说:“视觉艺术一定是跟视觉有关系、跟眼睛有关系,不能跟镜头有关系。”在图像泛滥,原创出现危机的当代艺术圈,冷军那不着笔触的痕迹留给观者用心细细品味的空间。冷军说他总是钟爱于物质本身的纹理细节,作画时却习惯将整体留在心中而局部作画。这或许和他童年时羞怯、腼腆不敢在公开场合下绘画,而是将电影海报熟记于心的“用脑作画”之经历有关。正是这驾驭细节与整体的分寸之感,让冷军的画“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冷军先生谨慎而不急躁的对待自己的作品,不被市场牵制,一幅画一画就是几个月、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这期间画家所付出的精力和心智可想而知。这些画作透露着冷静、睿智与反思,我猜想,生活中的冷军先生也一定是位有质量的人,一位克己的艺术家。这些或许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它诚实地记录了有关艺术家的一切,任何的心思意念都能透过艺术作品而被观者洞察。
冷军先生说他的创作是“用时间一点一点‘磨’出来的”。那些由时光与笔触堆积起来的艺术,好像有一种特别从容且安静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慢下来、停下来、走近、观看、 回望与审视。在浮躁的当代艺术语境中,这样的绘画作品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