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周松:写实主义新一代

2014-07-16 16:21:33 刘龙

  一开始更多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比较纯粹。

  画到后面,人生的曲折越来越多,

  矛盾会越来越多,思考的东西会变得复杂。

  最早是把想表达的东西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

  后面渐渐借用了一些传统思想,

  比如易经里面讲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

  人生也会在许多对立面中游离变化。

  80后周松,身上带有一种矛盾的气质,与经历相系,与时代相关,当这种矛盾渗透入作品中,便有了一种周松式的奇妙景观。从《脏花》中的美与丑,到《一颗红心》中的诱惑与危险,再到《白日梦》中人与自然,对矛盾关系的把握逐渐成为周松艺术创新的突破口,也是其对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而身处矛盾之中的周松却又是个极认真的人,其所追求的超写实画法即是对事物最精微之处的描摹,用最真实的幻象映照最虚妄的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仿佛构成一种相生相因的轮回,并因此孕育出其作品坚实的内核。褪去了少年成名的肆意直白,如今已过而立的周松对艺术更多了一些向内的思考,感受着生命的节律,在莫测的游离和变化中周松愈发坚定着自己的道路。

  东方艺术·大家:你的许多作品的主色调都是红色,像鱼腹、草莓的主调都是红色,老一辈的艺术家对红色的概念可能更多跟政治有关,你为什么会对红色有这样的关注?

  周松:在中国红色是一种极致的象征;快乐是红色,暴力是红色,血腥也是红色,喜庆也是红色。红色本身在文化中存在一种很尖锐、对立的属性,是两个极端的共存。草莓的红色,让草莓既像个心脏,又像在流露一种诱惑的东西,多种含义并存。而这也是我早期作品的一种延伸,比如蝴蝶,花都是传统观念中比较美好的事物,但在我的作品中其内容却是由鱼的内脏填充,象征一种矛盾交织。

  东方艺术·大家:年少的时候比较强调的是一种反差间的冲击力,鱼腹系列持续了5年之久,尝试了许多形式,画熟了之后与最开始对鱼腹的关注点发生转移了吗?

  周松:一开始更多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比较纯

  粹。画到后面,人生的曲折越来越多之后,矛盾会越来越多,思考的东西会变得复杂。最早是把想表达的东西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后面渐渐借用了一些传统思想,比如易经里面讲到的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人生也会在许多对立面中游离变化。具体到作品中,就是表达过许多激烈的冲突后,会慢慢关注一些温和的东西。比如把两种视觉观念截然相反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那批作品从远处看是一种很美丽的红色,近了看又有许多细节,很具象的内脏结构,再深入其中,就成了单纯点线面,色块的组合。一层一层不断深入,就像人生的经历,有很多层次,相互影响,不断变化。

  东方艺术·大家:从2010年《心》到2011《一颗红心》感觉是一个删繁就简,更加含蓄的过程,没有继续用之前惯用的手法,也收敛了之前的冲突,转而一种更细腻的呈现,契机是什么?

  周松:原来鱼的系列到今天也没有画完,未来的一个创作方向是要抓住这其中的创作情感在哪。相比鱼腹的直接,草莓含蓄了很多,草莓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一个事物,很漂亮,很有诱惑力,但是我画的时候,把微观放大,各个细节做了更加深入的描绘。色彩上选择了一种矛盾的颜色,把情感更多地放入,反映的东西也会更多一点。而这种转变也反映了我心境的变化。

  东方艺术·大家:后来为何又开始画人?除了在技术上是对超写实的延续,在观念主题上,与之前的作品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关联?

  周松:一个人的路非常长,不可能一辈子都画一个东西,是分阶段性的。比如对我而言,我觉得应该更加包容一些,更加开放一些。人是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是艺术家回避不了的,而且也是一种路径,去探索是否能把自己的东西更好的表达出来。

  东方艺术·大家:超级写实这种看似忠于视觉的绘画,与摄影的本质区别在哪?

  周松:我觉得区别非常大。从我个人而言,初一看很像照片,但是真正地品味,与照片有非常大的不同。绘画的过程代表了人的情感的过程,有许多个体经验的投注和手工劳动的丰富性。比如我的画,我主观的地方就在于感官上接近照片的色彩。其实照片当中的红色没有那么纯粹,很琐碎,我的主观提炼就是把那种红更加凝练,凝练到一种极致,并且将我认为需要强化的东西进行强化。但它最可贵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可读性。书法是最直接的解释,用一支笔玩线条,玩字体结构,不可能因为出现了打字机,就抛弃这种艺术,艺术并不在于你拿什么工具,画什么效果,而是其中微妙的差别,这就是艺术可贵之处。他更多的意义并不是传递信息,而是代表一种文化含义。

  东方艺术·大家:超写实人物很多艺术家都有创作,比如冷军,那么你怎么看别人将你与他们进行比较?

  周松:不同的画家代表不同的时代。冷军开辟了中国超写实的先河,他是一个开始,但肯定不是一个结束。那年轻一代要怎样往下走,我认为我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事情做好。与老一辈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不同,我们现在是被科技、信息、网络包围的时代,时代气息不一样,反应在画面当中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甚至颜色、调子也有不小的差别,我觉得只要沉下心来,把自己真实的感受一笔一笔画出来就行,其他的东西让别人评价。

  东方艺术·大家:技法重不重要?

  周松:在我的眼里,我其实没有技法的概念,因为我从来没有说我要怎么样,不过我是觉得我适合这么画,这么画很舒服,很愉悦。别人看可能觉得是技法,这个很难取得统一。我觉得我适合这么做,把细节表达得够充分,没有刻意。

  东方艺术·大家:人物作品让人感觉作品中混杂一种叙事性,你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否是一种增强作品可读性的努力?

  周松:是这样。比如我画的人物肖像,模特就是我的爱人,她离我最近,我对她最了解。从她入手,人物内在的东西都会更加到位,作品表现出来也会有故事,有抒情的东西加入其中。

  东方艺术·大家:写实主义与观念性表达之间如何完美对接,你的体会是什么?

  周松:运用超写实如何更好的表现观念,这得取决于题材本身。因为超写实有它的优势和不足。超级写实的优点是可以把人带入一个很微观的世界,普通的绘画并不会那么抠细节,而超写实可以说是纤毫毕现,更多是一种细节的味道。

  东方艺术·大家:那么超写实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对接的语言,是否更利于作品的传播?

  周松:其实我也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中国文化里对具象的倾向性是很强的,你看当世主流的一些画家,比如唐代人物,宋代山水,历史长河中也就是八大将意象用到极致。大部分还是以写实为主,都是很具象,只不过他们具象的方法是我们中国的二维方式,就是一种平面式的构图和塑造,很具象。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相对倾向于具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是说我们欣赏水平高就看抽象,水平不高就看具象,首先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的审美倾向,国画的传统脉络是以写实为主。观众更能接受具象也是跟文化积淀有很大关系。从画家对方法的选择到观众的审美作用都有直接影响,不过具象的审美品位会随着形式、内容、审美的逐渐丰富而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每个时代画家需要不断突破的。

  东方艺术·大家:年少成名,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周松:我觉得对我而言,就是坚定了自己的创作,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开始是需要外界认可的,你自己坚持自己的方式。创作时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展出时是作品在跟别人较劲。别人的肯定对以后的创作也会是一个助力,但自己得拿捏尺度。艺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并非别人的说的就是绝对的好与坏,需要把握其中一个微妙的关系。

  东方艺术·大家:市场的成功,是否会对你的创作方向给予一种引导?

  周松:其实谈不上引导,其实该怎么画还是怎么画,有些东西接受起来容易一些,有些接受更难。比如人物画,就是更加容易接受,你画的好,大家更容易认可。市场也接受其实也是人们欣赏的接受。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