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290期】美道画廊--“阳光下”张伟个展

2014-07-17 16:18:34 王小飞 

  郁婷:雅昌艺术网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郁婷,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那今天首先想问一下大家的是您对于阳光下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到底是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呢,还是一个绚丽斑斓的颜色,那今天我们很荣幸跟大家来到的是赤岗TIT创意园内美道画廊,“阳光下”张伟个展的展览现场,那么我们首先通过一组画面来对这个展览一个大概的了解。

  通过刚刚的一组画面相信观众朋友们对于今天的阳光之旅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来了解今天的这么绚烂的阳光下的这个旅程呢?我们有请出今天的导览人,著名的当代艺术家邓箭今老师来为我们作本期的导览,那么我们接下来把现场交给邓箭今老师。

  邓箭今:我认识张伟老师有很多年了,二十多年。当时我跟他是一个同事,也是朋友。我们都一起在进行创作,以油画创作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生活、对一个观念的一种理解,他一直都是那种比较虔诚,比较朴素,还比较执着,比较单纯的这样一个艺术家。很勤奋,另外是对人是特别诚恳,尤其是对于艺术,他也是孜孜不倦的进行探索,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这样一个朋友,也是一个艺术家。

  我记得他有一期的作品是在受“八五新潮”影响之后对硬边艺术的理解,也画了一批这样的,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一种肯定。当时在很多美术文献,或者是正式画刊,都能看到他们这样的作品。

  他们那个班我认识很多朋友,他是八八级的,就当时是李正天跟那个杨洋老师带他们那个叫实验班,这实验班当时在全国里面也引起了轰动,以这种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对这个班里边,后来这种实验班在全国里边的艺术院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班里边的几个画油画的到目前为止都非常不错,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些可能不是在从事油画,但在其他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实验的气质。尤其是张伟,张伟是在那个班里边,他是一直以来没停止过这样的一个绘画,尤其对这种油画云的一种探索,不断的努力。

  包括我身后的一张画。他这张画就跳开了以前这硬边的一个艺术。就受到了一些像弗洛伊德。还有费歇尔这样的一种大师级的一些这样的一个方法,但是他不完全的把他照搬过来,他可以吸收他一些这样的元素,加强他自己的一种艺术的一种感悟性的东西,所以从这张作品来看,也是刚才我说到的就是他用几块这样的补色,色彩的补色,在补色里面是很难运用的。他的挑战也是很大胆的,把几种颜色就我们来说,在我们绘画里面来说,这种颜色我们都不敢用,在油画里面,因为你这个对比度,或者是我们说这个色阶没有放在合适的一个位置上,他会显得非常奇怪的一张画,所以张伟老师他敢把几个明度、纯度最高的这样的色阶放在一起,来表达他对于同学。包括对青春的一种理解,我觉得是非常恰当的一个手法。不管是从颜色包括他的构图,包括他的用笔,我觉得在这个时期里边他都做的比较饱满的这样的一个阶段,包括他对他们身边的学生。我理解或者说我知道应该是他当时在附中画的一批他的学生,他当时是班主任,她对他们是非常了解,另外一个是非常有感情,所以他们画出来的时候都特别有很灵动,很生动,特别温暖的这些的画面,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一批作品。

  我是第一次来那个TIT创意园里面,有一个空间,有一个新的空间叫“美道画廊”,美道画廊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展览,不错的展览,是一个由那个策展,那个徐澍泽先生,他策展一个叫张伟,张伟“阳光下”的这样一个个展。这个空间给我来看特别的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特别西方,特别干净,特别精致,这种展览,这种空间在广州也很少有,刚好这个展览这个空间对应的是张伟老师的一个这样的展览。我认为张伟老师一直以来长期吧,从“八五”毕业之后他一直都是在这个油画艺术里面不停的探索,不断的追求。尤其我身后的这张画,这张画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都比较清楚,尤其这张画发表了很多的一个杂志,但从这张画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明显有一个当时“八五新潮”之后的一些这样的一个影子,也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一种记忆,从技法包括是他的表现形式,都是吸取了一些很新型一些油画语言,不完全是一个古典主义包括学院派那些,他是采取了一些硬边的这样的处理方法,他也有很明显的我们那一代人包括张伟。是我们当时西方,现代西方有些美术的痕迹,包括是超现实主义,那些这样的一种风格化东西都在我们那个时代烙下了一种烙印。这就是我们当时对现代美术里面的一些理解,这个理解又带有一些对以前我们学院派的一些传统东西进行的一种分裂的一种那样的痕迹,尤其是这种的画就非常明显,包括在阳光底下两个小孩奔跑,其实他不是说好像是一种很欢快一种感觉,好像是在我的眼里面好像是逃离一种感觉,一种这样的孤独感。在阳光底下的一种焦灼的一种感觉,还有一些新的一些画。就说是也是算比较早期的一些作品都有带有这样的一个印记。

  张伟老师一直以来都是画他身边的朋友,尤其画他的同学,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同学,包括他的学生。这个就是他历来的艺术追求的一个特征。包括这几年的一些就是在《恰同学少年》那批画,都是他画他身边的这样一些熟悉一些的同学跟那个朋友,他这种绘画的直接性,可能又跟我们学院派里面的这种直接的这种方式不大一样。因此他从尺寸里边,他就已经开始挑战我们写生那个尺寸。所以他的创作跟他的那个写生,所谓写生,就写生可能我理解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生,他已经把他的创作融入到一种直接性的书写的方式。我觉得是这样理解张伟老师的绘画,就不光说他就是一种写生,就包括这种画他这个是带有一些他同学,他自己同班同学,他的朋友,这种印记里面转化成所谓的构图上的一种创作。包括他的油画语言也带有当时我们受到那个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样揉进去的一种表现方式的一种创作,到他后期那些我觉得就是一种直接写生方法,这种直接写生方法又不等同于一般我们去课堂上的一种写生,他带有一种就直接抒写。以这种方式把他的所谓的创作隐藏在他的画面里面去,我觉得张伟的高度也是在这个地方,从技术上。

  在这个展厅里面你们可以看见是张伟老师的另外一组的作品,就是有关同学们就他的学生们一些,就是一种学习,或者生活的状态的这样的一个场景,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尤其在油画里面他采取的一种对比色,非常程度很高,很多互补色。这种在油画语言是,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张老师是以这种颜色或者是这种色阶去挑战这种油画上一种难度。恰好也是代表了他想表达这种青少年对学习对青春的他们的一种眷恋,也是对青春之后的一种比较脆弱的一种这样的一种体会吧。所以这种颜色跟他的画面的主题结合来创作我认为是比较恰当的一个这样的一个油画上的手法。

  包括他这一批这样的作品,按常规看上去,从构图上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都是一个比较静止,比较不是特别讲究构图,或者不是很讲究什么有意识避开一些很唯美的一种所谓我们古典主义构图的习惯方式。他有意识带有一些不用去摆,随便放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觉得从色彩包括他的那个造型构图,都是一个他这个时期里面比较有挑战性的这样的一个阶段。

  这个是在一楼的一个展厅,里面也展示了张伟老师90年代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就是说刚才我说他在阳光底下奔跑的小孩之后的一些的这样的作品,他有个转变,转变就是说刚才我说我们那一代人尤其是“八五新潮”之后,是很明显会受到一些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这样的一个模式的影响。因为当时也是打开过门的时候我们需要这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刚好这种样式跟我们当时社会下的那些观众包括我们学艺术的人刚好很吻合的这样一种感觉,所以出现了很多硬边的艺术。包括杭州的,包括中国美院张培力他们当时那一波人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一种当时他们的处境跟那个他们的环境。

  这一批我又觉得看到了他们,张伟老师有一种我们在学习油画里面同时呢?吸收了很多像弗洛伊德,包括米歇尔,包括很多表现主义画家的这样的痕迹,就是说他直接的画法,他很少有一种稍微装饰或者是多式画法这样的痕迹,就直接性的画法。包括张伟老师最后现在在画的一批他们的学生的一些日常里边,包括他随时的一些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让我觉得张伟老师不是完全是好像在画一张什么油画,我觉得他是在以他的这种方式,他的这种艺术的方式去进行对他下面的看见的现实里面的这种的一种的反映,所以我觉得张伟老师他所谓的高度,是跟他们同辈人一些表达他们所看见的东西是有点差异的,所以我觉得张伟老师在这一方面他敢用这种方式去挑战我们当下一些所谓学院主义,包括是古典主义我觉得是在他里面的一个价值所在吧。

  我身后这张就是张伟老师1996年的时候画的一个《海阔天空》,就是他,我刚才说了之前就是他在早期里面的在这一张里面他是一个转换。这转换呢,就是说从一个硬边写实,画得比较紧。不是说这紧是我们特定环境对一个形的理解这种紧。到后来他直接用笔触。你们可以看到很明显。他一般就是拿油画,或者有些挂到是非常狂放的这样的一种笔触。就带有很明显的一种我们像美国、德国一种新的表现主义那种手法。

  因为张伟老师他其实在油画系里面,88年的时候,其实是受过一些我们学院派这样一个很正规的一种油画的训练,但是我觉得他们这一班同学有是不满足于学院派里面所谓的这样的一种形式。他要跳出来他就吸收了很多新的一种表现手法,包括德国表现主义、美国表现主义,还有以前我们所的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这样的一些的这样的元素。尤其这个阶段,这海浪里面你都可以看到他里面不是一张很单纯的写生,但可能他会通过一张图片,拍照这样去进行再重新组合,但你会发现这群女孩子小朋友在海滩里面戏耍的一种欢乐情形之下,也有流露出张伟老师对那种海景,包括对人的造型,包括对那种情景的有效的诉说。这个时期也是张伟老师对油画语言把握的比较成熟的时期。

  我身后的一张画是张伟老师在96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个展,那个个展叫《花样年华》,也就是他这张画的一个题目,他这组画也是在画一波他的一些很熟悉的学生,他把他们好像说是按常规来说,我们学院主义里面肯定是进行摆,构图所谓的一种前后关系,或者左右关系。张伟老师把他有意识平面化,没有摆的痕迹。还可能会出现什么呢?会出现一种我们说一种不应该出现的一种构图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我理解成他是有意识去进行挑战的,所以是张伟老师一个对构图上一种大胆的尝试。你看他三个人可以这样并排,按常规是不是应该有个前后关系?他不要这些,他反而是用一种平铺,还有一个颜色上是同类颜色里面间隙处理,这个在油画里面算一个比较一种语言,包括是构图上的一种挑战。后来他从这一块出来,就从那个《花样年华》的一个个展之后,他又做了一批《恰同学少年》,也是一个个展。这一批就带有一些写生的痕迹,就写生刚才我已经说过就是,不是说让一个同学摆在里面怎么写生,他其实是无形中好像是诉说,或者是忆日记事的这样去诉说或者是这样去书写,他们身边同学的一些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我认为是以他一种创作跟那个所谓写生这种结合,也是一个新的一种进步,也是他未来的一个取向。从这个取向里面我感觉张伟老师是每个阶段,从“八五”之后到了今天,他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他的个人的理解,他有一定的追求,我觉得作为他从事这么多年的油画一个这样的一个专业上的一种理解是非常难得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家,也是我们在从事艺术里面应该学习的一个地方,因为艺术是不能一成不变的。因为我也见到也一些艺术家他拥有一套手法的时候,他可能不知什么原因他就停止在这了。所以我觉得艺术家不停地要挑战自己,挑战别人。包括是从观念上,还是其他难度上面,我觉得张伟老师这一批画能看得出他每个阶段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也是他在追求油画艺术的比较明显的一条线索,那我们也会更加期待他有更多更新的一些作品出现在观众面前。

  郁婷:经过刚刚邓箭今老师的精彩导览,不知道观众朋友您对于今天《阳光下》张伟个展的这批作品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了解了呢?如果您对于这批作品感兴趣的话,欢迎来到TIT创意园美道画廊来进行亲身的体验。

(责任编辑:王飞(广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