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艺文生活
2014-07-23 15:07:40 尤洋
“艺文生活”是各杂志近几年选作专题报道的热门名称。当一股态度或方式被高调抛出时,我们就往往会想到其是否正在真实的世界中淡化,并且逐渐流失着在上一时间阶段的合法性和功能性。
什么是理想的艺文生活?由谁来塑造?我们又为何呼唤艺文生活?从这三个角度或许能窥视艺文生活在今天的形态。
全世界的中产阶层和企业家们正在竭力促使社会趋向平缓稳定的发展进程。标准化和法律意识不仅蔓延在各个行业的生产线上,也同样塑造着理想市民的兴趣和行为准则。这一社会形态促使了流行文化成为今天艺文生活的主流供需结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随着中产阶层群体的迅速增长,流行音乐和体育运动在电视媒介的承载下,大肆吸收社会资本,并将自身产业发展奔向在一条坚不可摧的大道上。电视在演唱会和体育场的辅助下,打破了原有贵族阶层牢牢掌控的艺文产品的发布权和精英文化趣味,也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享受民主权益带来的文化福利。此刻机构的分工也不再界限分明。比如观众以前只能在博物馆和教堂中得到美和身份认可,但自从宜家系统的卖场诞生后,这些功能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平民化了。
然而,在艺文波普的热潮风行过后,担忧的声音逐渐显现。某些消费者在厌倦了不停切换电视频道后开始意识到:在这种供需模式下,数个世纪后的流行文化产品可能和今天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那么,文化还在发展吗?还是说文化已经在资本主义这一强调效能的社会形态下彻底完成了其功能使命,之后只剩下文明还会被各种供需关系推动进步?
阿尔都塞说“人人自由的口号是虚假的,这只是剥削者用于麻痹被剥削者的幻象。”我们将这一说辞稍加转变:“人人有选择产品的权利是虚假的,这只是资本家用于麻痹消费者的幻象。”资本主义消费观总是在对人们轻易许诺出号称可以满足各种欲望的产品,并且悄无声息地在销售行为中将年轻一代养成为理想化的购买力。80年代起,苹果电子产品的营销堪称这一模式的典范。在琳琅满目的精致产品的选择过程中,消费者作为人的个体性实际上被消解掉了,剩下的只有消费意识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所幸,缔造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中,依然有美术馆、艺术中心、剧场等社区文化机构所建构的一些提倡智力思考的空间供我们选择。
虽然今天艺文生活的塑造者无法回避掉社会系统本能的商业需求,所有寻求积极意义的实践本身都是在商业消费系统中展开,但仅仅依靠资本和观众消费兴趣而生产出的艺文产品在亚瑟·爱丁顿“时光之箭”的阐述中已经暗示出一种危险,即包含着明确消费冲动的“进化”,会导致本体形态最终的消散。反之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在不背驰消费关系的前提下去拓展实践方式,在作品中形成和所处系统有效对话的立场,亦会将文化发展回归到临界的平衡状态。从这一角度看,我们既可以回想去年提诺·赛格尔在UCCA的作品《什么是进步?》中所做的:美术馆作为激发对话和反思的空间如何突破展览的教条性;也可以追溯到1936年卓别林在通俗电影《摩登时代》中所探讨的作为个体的人和生产制度之间的冲突。
今天的城市生活只会比刚刚步入工业化的时代更为快速和猛烈。艺文和生活既是对立也是互视,现实社会的荒诞为艺文工作者们的实践提供着丰富素材,艺文又在观众面前形成了隐喻和象征,唤起观众对于生活的欲望和想象。纷乱错综的现实生活和宁静致远的精神渴望之间的空隙正是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本能诉求。
本文原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