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中国古代的气候与王朝的改变

2014-07-27 15:42:28 刘家麟

  现在正值炎炎的夏日,每一个人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感受清凉,比如说吹一吹电扇,开一开空调,打开冰箱,喝跟冰棍,或是喝上一瓶冰凉的啤酒,就在我们用尽各种办法让我们感受清凉的同时,我们不禁要想,在没有这些电器,没有这些现代文明的古代时候,古人是如何度过这炎炎盛夏的呢?那时候的天气会比今天凉快吗?那个时候他们的吃,穿,住,用等方面,他们的智慧又会给现代的人们以怎么样的借鉴呢?

  现在正值三伏天气,酷暑难耐,骄阳似火,很多人都会认为古代时候虽然没有今天我们的这些现代化的空调啊,电扇啊但是古代比如唐朝宋朝明朝等等的会比今天凉快许多。实际则不然,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曾经对中国古代的气候进行过一个调查,中国古代时期的气候实际来讲是有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就是往往经过了几百年的温暖的时期,然后又会经过几百年寒冷的时期。根据考证,在秦汉时期,气候是比较炎热的,应该比咱们今天的夏天还要热一些,唐代时期,唐代的长安曾经有过三年不降雪的经历,也就是说比咱们今天的气象局所测定的平均温度还要高一些。中国古代的温度并不是像大家认为的比现在低,而是呈现阶段性的冷暖交替,这个周期,大概约为每四百到八百年。纵观历朝历代,夏、商、周、秦汉、隋唐时期的平均气温基本上都要高于今天的气温。

  古人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是怎么测算温度呢?古人虽然没有今天的测温计,但是古人会利用天人合一的观念,把诸如一些大自然的景象,或者变化,看做是上天对人们的某种启示,古人会对这一年当中花什么时候会开,什么时候凋落,鸟儿什么时候飞来,什么时期迁徙,农作物什么时期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播种等观察记录的非常细致,因此,古人从这些大自然的生物的表现,来推断出当时的天气变化,和气温状况的一些情况。

  根据科学考证,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在历史上往往是比较安定的时期,气候比较寒冷的时期,往往是比较战乱的时期,因为北方的少数民族由于天气寒冷,因此比较容易向南侵犯,对中原的定居的民族进行扩装和侵略,发动战争。根据研究和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改朝换代,都发生在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00年到公元600年前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发生了数百次的大战,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的平均气温,比今天低一到两摄氏度,淮河也曾经第一次出现了冬季结冰的记载,由于低温,造成了草原的荒芜和萎缩,饥荒现象频繁发生,倚靠游牧为生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由于没有粮草,只能南下入侵汉人土地,这也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后期的安史之乱等一些列战乱的发生。古代气候的变化,也成为了王朝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人,在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难的时候,显得十分脆弱,无法抵御,只能改变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背井离乡去寻找生存之路,因此自然和气候的变化也就决定了古代游牧王朝政治经济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责任编辑:刘家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