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春晓:我们永远在捕获着片断的意义
2014-08-04 17:26:20 未知
当代:作为认知的“时间”
编者按:“当代”一词盛行全球,从字面上理解指涉当下,然而这一理解是否有误读?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杭春晓老师的讲座为我们解读“当代”背后的真正含义。
主讲人:
杭春晓,1976年出生,汉族,安徽当涂人。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美术史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东方艺术·财经》执行主编。
我讲这一段的时候已经太抽象了,我想在拓扑学的帮助下会有助于我们理解。所以作为建构A到BCD认知模型的主体我们,也警示BCD的一种印象,实际上是BCD意义表述的印象,永远出于对X的追寻但达不到X而处于BCD的变化中,意义永远只能是被意义场取代的假想。所以也许你们会说你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表达,但是请大家注意,是不是虚无主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我们不是讲结果,在我看来所有的美术史研究或者是所有的问题的研究,并不在于这个结果会怎么样,青蛙变成了王子这样的一个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青蛙何以变成王子的逻辑与过程,这才是人所能掌握的一个阶段。青蛙变成王子是童话,是由预设的上帝来完成的,但是青蛙何以变成王子的过程。正如美术史的研究,古典美术史往往要告诉我们一个确定了的结果,好与坏的价值判断,但是在我看来美术史的研究并不是在于告诉你谁画得好,谁画得不好,而是在于这样的一个结果是可以生成的一个逻辑论证过程。谁认为自己所撰写的美术史是一个最终价值的确定点,谁就是在枉设自己已经到达X的状态,仿佛上帝一样,那个X只有虚拟的上帝才可以存在,我们人类只是在BCD这样的一个区域场中映射的X的存在,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动的意义系统中,这就是一个根本。
我们用这样的一个图形来表示这样的一个意义系统,W是文本的空间,T是时间,A是我们假设的自身的出发点,我们自身的出发点作为一个主体,永远穿梭在BCD这样一个虚拟场境的意义中,它在往前不断地延伸,于是我们不断地在这样的印象中构建了我们是谁的假想,我们通过对物的改造构建了对我们是谁的自我假想,在这样的一个构建中会承载着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思考方法是什么呢?A是先验存在的,我要先验设定一个A是什么样,进入到BCD中,我要告诉我预设好的一个逻辑是什么,然后在W的文本中去显现这种存在;还有一种是A并不是作为一个先验预设而存在的,所有的A实际上是在BCD的影象投射中来构建存在的。在这样一个模板中我们加以解释,作为A的能指在时间轴T与文本描述W的移动中,指向无法触及的X形成了波动性的运动轨迹,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一种体验经验。我们在体验经验中忽而觉得自己明亮了,明亮不是你真的明亮了,是你站了一种自己能把握的描述的方式下,你觉得自己理解了这个世界,忽而你又会被这种描述方式掉下去进入另外一个不可描述的状态中,再寻找下一次被描述的明确的状态。在波动性的运动轨迹中意义呈现为一种扭曲的认知方向,人生都是扭曲的,并因为这种扭曲而获得将临意义构建的所指载体的意义,这句话比较绕人,实际上讲白了很简单,我们永远是在捕获着片断的意义。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