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冠群:以小丑的形象,映射社会中的境遇、情感
2014-08-06 08:47:15 Asura
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潘冠群,1982年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油画系。小丑是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形象,不同于浓妆艳抹后的表演: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映射着社会中人们真实的情感。带着一点点卑微,一点点戏谑,一点点荒诞。像营造了一个舞台,用戏剧化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感。
《一块红布》110x150cm
曾经有个著名的摇滚乐队,有首这样的歌词:你不能指望朋友/你不能指望菩萨/你不能指望好心人……最糟的事情总在发生/你要有满满一公车的执念/才能让自己活下去。这种“执念”,是在繁杂中不迷失,在波折里守住圈地,是种勇气。
潘冠群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这座城市对当代艺术的参与者来说亦好亦坏,好在它有着压倒性的资源;坏在一不小心,会成为疲于交际的圈子人物,离艺术越来越远。他的画室总是关门的,对外界有一种警惕之心。偶尔与几个挚友间偶尔对酒,聊天;像他的画一样,是大片纯色背景下,独自的思考。
一、青年艺术家,不代表“肤浅”
由于很多油画前辈受苏联美术风格影响,采取写实路线。在思路的建立之初,就是用深沉、厚重的笔触来描绘真实的情境。而八十年代国门打开,来自美国的当代艺术像一股崭新的气流涌入。对于形成既定思路的画家来说变轨是困难的。六十年代左右出生的画家正处于活跃期,既有过去的积累,也有对新事物的好奇,成就了最早的中国当代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当代这块场地走入了更多、更年轻的艺术家,特别是八零后的进入。他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孩子,对物质的拥有是赤裸的。他们看着动画片,玩着变形金刚长大,与之前所有的成长相比,甜蜜而充满趣味。这种无忧无虑的环境,充分表达自我的空气,让他们的作品有更多观念性,自我的东西;却也缺少了一种共同标准下的质感。更像塑料的艳丽和肤浅。
《XX之死》110x150cm
潘冠群在这一代青年艺术家里,是早熟而内敛的。从早期学习雕塑,到突然的退学考入油画系。这种内在的“较劲”,可能是他所有创作的内核。不去压制心里的声音,而精神上的交困和思考,会给作品增加一种力量。在他的作品中,明显地区别于卡通和时尚风格。认识他的人说,那个当年总泡在教室里独自作画的人,今天已经有了自己的画室和生活。不变的是,他内心没有那种囚禁式的困扰,只有那些对操作细节的讨论。有很多作品中的情感和微妙的情绪,是属于一个人静静体味的。潘冠群说,他很想画两种极端的东西:“看清楚的”和“没看清楚的”。正如冰山沉浸在水下的部分,那些“没看清的”是更巨大的。那是他不想重复父辈的路,不想顺应别人的指引,而求索自己人生的过程。在作品《一块红布》中,我们很明显感受到一种古典油画的熟悉,从高贵而收敛的红色,到灰蓝色天空背景,从一层层的罩染,到精细的刻画,都带着古典油画的深刻不喧哗。而作品《XX之死》,是在暗部的背景之下,一位死者身躺在浴缸之中,手边散落着文件纸页。在题材、画面、构成上,都是向法国著名油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致敬。
他作品之中的“古典情结”可以说是一种不浮躁的心态,将自己和喧闹的当代艺术作出形式上的区分。而精工细制的态度,对于经典风格的遵循和学习,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向往。像对一个真正的、已经逝去的“黄金时期”发出怀念的叹息。
二、在“小丑”身上,映射着社会中的你我
《猪》180x200cm
一个舞台,每天上演着新的故事。潘冠群就像这个虚拟世界的编剧,营造一个背景,讲述他和他观察到的生活。在作品里他和他的朋友们,成了一幅幅画中的主人公。抛开作为模特的易得性,将身边人化作“剧中人”,正透露了这看似荒诞的一切取源于生活。作为独特的、个人化的叙述,观众需要在其中发现逻辑,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去解读那些隐晦的内容:国王和小丑,表演与冒险……
在《猪》这幅作品中不论是主体人物和猪的细腻感,色调的沉静优雅,还是以灰暗的背景来映衬,都是非常有潘冠群特点的。主人公身穿小丑服饰,骑在一头肥硕的猪背上,这本就带有戏剧化的色彩;而手中握着一柄叉着猪肉的利器,更是带着一种不安和荒诞。此类“小丑”可以说是他笔下最常见的人物。他们看起来不是日常生活里的形象,是艺术家在一定意义上借用了电影语言进行重塑。形象都具有表演性:在表情、动态、服饰、场景、道具上带有一些夸张,不合常理。他们或隐藏自己,或惊恐尖叫,或洋洋得意,情绪明确而饱满。很明显,“他们”是一种取自生活又加浓加烈的演绎。他带着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情绪:焦躁、尴尬、无力……在人前是“拉满弓式”的状态,卸妆后尽是自卑不安。这些细微的捕捉和准确传递,正是潘冠群深刻思考的结果。他在一方画布上,将扭曲的精神世界赤裸呈现,形成了和现实世界的比对。
观者与其说被画面打动,实际是被一种映射关系击中。这些小丑抛开了以往虚情假意的欢乐,展示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他卑微脆弱又不断重新出发;这种精神上的共鸣,是最锋利的切入,让人沉默。
(责任编辑:马思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