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谁扰乱了陶瓷收藏圈

2014-08-06 09:23:49 未知

  “贵圈太乱”最早源自娱乐圈,但不知何时,岛城陶瓷收藏圈也沾染了“乱”的习性 ,行内人叫做“水太深”。赝品大行其道,真品卖不上高价,懂的人想“捡漏”,不懂的人被“打眼”心灰意冷 。陶瓷领域真假混杂的乱象,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8月3日,记者深入青岛市文化市场,发现陶瓷摊位数量锐减,玩陶瓷的人转向文玩核桃等杂项。岛城陶瓷收藏圈越来越乱,圈子越来越窄,这究竟是谁惹的祸呢?

  乱象一:两百元进的货卖一万二

  日前以 2.8亿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重刷中国瓷器拍卖纪录,给明清瓷的收藏吹了一把热火。但对青岛古玩陶瓷的收藏,显然没起到太大作用。

  陶瓷摊主刘艺(化名)在青岛市文化市场摆摊已经有十四五年了,他眼睁睁看着陶瓷买卖从红火到衰败,看着陶瓷买卖的水越来越“浑”。他告诉记者,青岛虽缺少陶瓷文化底蕴,但2008年前后的时候,玩陶瓷的人还是很多的。那时候,不仅是本地人,韩国人、日本人也经常到文化市场“淘宝贝”。“捡漏”也是常事儿,一个清朝时期的瓷器笔筒,他卖的时候是500元,对方转手后便是5000元。

  买卖好做了,争“蛋糕”的人自然增多。人多物杂,陶瓷的真假就更不敢保了。刘艺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位来自河北的摊主,将从外地批发过来的一个瓷盘,美化成“官窑”,卖给了一个小伙儿。200元批发的现代工艺品,卖到了12000元的高价。“这种事儿多吗?”“不少。”“就没有发现是赝品回来找的?”“当然有。”在问答中,刘艺告诉记者,自然有买回家经检测之后是赝品,买家回来找要求退钱的情况。但信誉没了还得退钱,这买卖肯定不划算,摊贩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乱象二:价格“高低不就”真品难卖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时候。”但若在一个地方次次湿鞋,还湿个精透,谁还敢再来这个地方?陶瓷爱好者马先生,2008年以前还经常到岛城大街小巷的摊点淘点“宝贝”。但之后就再没去过,“现在市场上的古陶瓷,95% 的都是现代工艺品或者是做旧的仿制品,不敢买了。”他摇摇头说。买卖不好还可以挽救,信誉丢了,生意也就没了。

  古陶瓷“水太深”,让众多的陶瓷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导致的结果是,真品古陶瓷也卖不上高价甚至卖不出去。青岛市文化市场一陶瓷摊摊主韩先生,拍着胸脯说:“做买卖凭良心,我卖的陶瓷具体是什么年代,都会照实跟买家说。”但即使这样,也有无奈的时候。8月3日正是周日,上午9:00到12:00,韩先生没卖出去一件陶瓷。期间有三五个过来问的,“这个破了的龙泉窑的印花碗多少钱?”“你要的话就1000块。”“破的不好有没有完整的?”“有,完整的贵,得两万八。”询问者一听,撂下碗便走了 。另外一位女士喜欢陶瓷配饰,想挑几块古陶瓷碎片回去切边做项链挂件。一块碎瓷片价位在100元到200元之间,女士挑了半天嫌有点贵离开了。她脖子上所带的项链配饰在北京潘家园买的,花了150元。

  “现在来买陶瓷的心理是:高不成低不就。价位高了怕上当受骗,低了还是怕自己亏了。”韩先生说,他的陶瓷碎片都是在苏北地区收的,来源可靠,利润仅是二三十元。他已经习惯了半天“不开壶”的生意,每周仅周六周日上午去摆摆摊,现在的销售渠道多是对收藏研究较多“有眼力”的朋友。

  乱象三:想买真品找不着地儿

  陶瓷之乱不仅是在青岛,冲着仿制品的高利润,陶瓷仿制品造假者趋之若鹜。但很多地方,真假古陶瓷市场终究还有一条模糊的界限。

  据了解,北京曾经就有东西“晓市”的存在。就是天亮之后便散市的市场,当时多是一些清末的遗老遗少。家族败落之后便拿着留存下来的一些“老东西”到市场上去卖,但又碍于面子,就去“ 赶早市 ”。在“早市 ”中,淘到好东西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一传统倒是在一些城市仍有留存。摊主“阿东”告诉记者,他曾经到青岛周边地区摆摊,平度、烟台都有这样的传统。平度是在胶东古玩文化市场 ,当地人叫做“鬼市”。“ 要想买到真东西,就得凌晨三四点钟过去。”“阿东”说,七点之后去的都是“散户”,古玩真品率不高。

  来了青岛,问一下去哪里能买到真的陶瓷?很难得出答案。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算是岛城最热闹的古玩市场了,但陶瓷摊位数量有限,真假混杂。多是夹杂在旧书摊、珠宝玉石摊位之间。而且多是周六、周日上午8:30开摊,12:00基本就都收摊了,下午已是寥寥无几。业内呼吁培育真品市场

  据摊主韩先生回忆,近五六年来,青岛文化市场中古陶瓷摊位减少了一半多。很多摊主转向赚钱较容易的玛瑙玉石、文玩核桃等。“水太深”让陶瓷收藏门槛提高,陶瓷收藏者纷纷“转粉”,转而追寻玉石青皮等。青岛陶瓷生意不断萎缩,收藏圈也不断缩小。谁让古陶瓷市场变得这么乱?如何挽救日益萎靡的古陶瓷市场呢?“赝品泛滥,诚信缺失,是导致古陶瓷市场紊乱走向萎缩的根本原因。”韩先生分析说。要想重振青岛古陶瓷收藏 ,就得培养一个真品圈子,培育真品市场。这样不仅青岛人愿意买、外地人来了青岛也会看,不论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都可以踏入这个圈子。不像是赝品混杂的市场,只有眼力极高的内行人才敢踏入,外行人只有被宰的份儿。另外,可以通过举行鉴赏会、陶瓷知识讲座等,普及陶瓷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爱上陶瓷。瓷器,英文名便是“China”,它诞生于中国,代表着中国特色,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古陶瓷收藏 ,不仅是一种爱好,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保护,一种民族情怀,一种文化传承。“希望这种文化底蕴在青岛也得到传承和发扬。”这是韩先生的愿望,也是岛城众多陶瓷爱好者的心声。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