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郑福利鹭岛享受田园生活
2014-08-06 16:16:49 何无痕 王火炎
三年前,郑福利进行了纵向的公路之旅,从北京开往泰国。今年,他横向从上海开到樟木318国道,因为他“喜欢在路上行走,去感觉世界的辽阔,体验人生丰富的可能性”。
比起十年前,摄影师郑福利的生活哲学更简单了,他的行走,是为了内心的回归。而这也与他来厦门的初衷不谋而合——之前十年五光十色的生活,如今都被他在厦门放下了。
【北京】
忙碌的记者
年纪轻轻就叱咤媒体图片界
如果让十年前的郑福利想象现在的生活,他一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曾经的郑福利,恰恰好活在一个媒体无比“澎湃”的年代。
2003年从人大新闻系毕业后,郑福利就加入了刚创办的《新京报》视觉部。2005年,郑福利去了《东方早报》,而后的一年多,他几乎每天都在报社度过——闭上眼睛在床上,睁开眼睛就在报社。有一次,为了一个单版的专题他反复排了9次。
看多了好图片,为了让摄影师明白自己想要的感觉,郑福利索性自己先拍摄案例再与摄影师沟通。没想到,一来二去,他就走上了摄影的道路。由于对完美的追求,他获得了2005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年度图片编辑。
2006年,《SI体育画报》中文版创刊,郑福利作为图片编辑加入其中。汶川地震时,他第一时间赶去现场,在北川度过了自己的31岁生日。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让他几乎将自己燃烧殆尽。郑福利回忆说,自己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打通关系,只为了一张奥运会场的航拍照片,而最终他果然拿到了独家,没有任何一家国际媒体拍到这个角度的照片。
但当巨大的满足感过去以后,郑福利却感到若有似无的迷茫:“参加完奥运会,觉得是了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会再那么急切地想去追求什么了。”
不久后,尽管年纪轻轻就已担任图片总监及首席摄影,郑福利还是选择离开《SI体育画报》,并回到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教新闻摄影。此后,他又陆续在财新集团《新世纪周刊》、腾讯网图片频道等媒体任职。
【美国】
回归的行者
放下笨重的单反选择自然的表达
多年来,郑福利拍过纪实、人像、体育、旅行、商业、艺术,耐克、阿迪达斯、宝马这些知名企业都曾是他的客户,他拍过的明星更是不计其数,他的摄影作品曾在芝加哥进行展览,并曾被《影响视觉》评为年度十大影豪。但这个“影豪”,却终于累了。
“这些年来,我的精神一直在路上,我觉得经历了这么多,我第一轮的身份已经结束,可以出去走一走了。”郑福利决定,他要离开媒体圈,去外面走走,同时也思考自己接下来的方向。
2011年,郑福利从北京启程,一路向南开往泰国,在路上,他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更为重要的是,他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向往的不再是前进,而是回归。
2012年,郑福利跟随妻子来到美国,待了近半年。在这期间,他放下了笨重的单反,回归了更为简单自然的拍摄方式——手机摄影。
喜欢上手机摄影,与他心境的转变并不无关系:“选择手机拍摄更像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只是厌倦了大相机给人的侵入感,而改为更为自然的表达。”
【厦门】
悠然的隐者
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自我
而2013年4月份来到厦门,郑福利本只是作为一个过客。按他的说法,不过是“走得久了,需要歇一歇,而厦门是个停下来的好地方。”但在帮助好友陈勇鹏策展《非常心经》的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自己与厦门的牵绊竟越来越深:“因为陈勇鹏和在厦门开客栈的朋友藏羚羊,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看到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正在身边发生。”
于是,郑福利决定选择在厦门完成他的“回归”,而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是他回归的一部分:“这是我接下来的三个目标,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自我。”
如今,郑福利隐居在东坪山水库旁已有近一年的光景了。对他而言,这儿颇有点“桃源”性质——清幽、疏离,有片不大不小的地方供他自娱自乐。
来厦门时间不长,郑福利已交到不少志趣相投的好友,常跑他这来谈天泡茶。由于发现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挺多,他索性自制了一个简易的静物棚,给朋友演示打光的神奇。他也接一些策展的活。没事干时,他就去对面租来的农田里,拿回几段废弃的龙眼树干,做成造型别致的艺术品,要不就躺在二楼阳台的躺椅上看看村里的风景。
今年春节,郑福利的父母从长白山来厦过年,喜欢木工活的父亲与郑福利一起合力打造了不少作品:一张木头长桌、一个简易大书柜、几张凳子……无一例外,这些作品都鲜少雕琢感,反带着浑然天成的自然气息。
“等天气热点时再来,还可以爬龙眼树摘龙眼,好玩得不得了。”郑福利带着记者参观完了他的居室,又到对面去参观他的田地,“这块地我都租下来了,本来想拿来做教育方面的试验。”郑福利说,不过由于天气太热,前阵子才努力清除出的几片空地又回归成杂草的乐园。
这里遗留的几间农民搭盖的小土房,已经成为郑福利的工具房,摆满了他做木工所需的各种工具。而一间农家乐成为他两岁儿子的乐园,“这儿空间大,可以让他随便爬随便玩。”
不过,听起来浪漫的隐居生活,需要接触的却是无比具体的事情,对于郑福利来说,这无疑是种挑战。郑福利坦言,困难很多,但他也正在逐渐适应,“一辈子就是走走停停,如果适应就多待几年,不适应,就继续上路。”
(责任编辑:李文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