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博古雅韵2014——孙照宏国画展将于8月10日开展

2014-08-07 00:52:33 未知

  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华日报社和亚洲艺术画报联合主办的“博古雅韵——2014孙照宏国画展”将于2014年8月10日上午10点在江苏省南京市管家桥新华日报社大厦7楼举行开幕式,展期从2014年8月10日开展至8月13日结束展览,这也是孙照宏先生首次在南京举办以博古画为主题的个人国画展。

  孙照宏笔名兆宏,江苏兴化人。1966年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分别进修于河北师范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花鸟画高研班,北京画院花鸟画高级研究生班。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神州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孙照宏师从著名画家王培东教授和张立辰教授,并得益于著名画家王明明、孙克、梅启林、霍春阳等老师的指点。多年来,孙照宏在艺海中耕耘探索,坚持创作和创新。擅长写意花鸟画,师法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王雪涛等诸家。画风细腻清新笔法奔放刚健浑厚,重金石用笔,墨生横趣。书画作品先后发表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多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大赛并获奖,作品收入多种大型画集和大辞典,并被国内外多家画院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收藏。

  本次画展得到新华日报社、亚洲艺术画报社、苏州深一度文化传媒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著名策展人夏春先生的精心策划下,画展重点突出孙照宏先生精心笔作的博古画风格作品60余幅,也更好地展示孙照宏近年来的创作成就,展现了其个人创作技法的日臻成熟和画风的转变。

  此次孙照宏博古雅韵个人画展,得到雅昌艺术网、新浪收藏、中国书画报、江苏电视台《文化江苏》栏目以及河北电视台、连云港日报、泰州日报等媒体的重视。同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西泠艺术馆、江苏省文联、江苏省国画院、河北省美协、安徽省美协、敦煌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前来参与画展的各项活动。

  延伸阅读:博古与博古画

  博古画在古代主要是摹写器物形状,记录当朝文化,在当代则有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与博爱精神的意义。比较知名的海派博古画,大致是在古器物拓片上直接点染花卉;后来的孔门博古图更进了一步,不用拓片,而是直接创作古器物,将瓶罐鼎彝与折枝花卉一气用水墨勾勒而成,将文人的儒雅情趣以及“富贵寿考”、“吉祥长盛”的美好愿望,推入了更为自然的优美境界。

  “博古”一词最早源于宋代,其兴起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强大的复古思潮意识使得宋人将目光关注于古代器物,加之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酷爱书画,雅好古玩。其二受到金石家的影响,金石文的研究工作与古器物紧密相关。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编修的《考古图》中,记录了当时宫廷及一些私家的古代青铜器藏品,并对每件器物摹绘图形、铭文,记录原尺寸、重量及容量,进行了一定的考证。另有宋代王黼等奉宋徽宗敕命编撰的《宣和博古图》,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铜器的精华,并对每类器物都有总说、摹绘图、铭文拓本及释文,同时记有器物尺寸、重量与容量以及出土地点、颜色和收藏家姓名。成为宋代古器物图录中规模较大的一部著作。从此,这些器物有了“博古”这个总的名称。

  “博古画”,典出汉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又名钟鼎画,杂画的一种,是摹写古代器物形状的绘画或用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后人依照一些古器物将它们画下来,并在钟、鼎、炉、壶等器物上以花草、八仙、如意、琴棋书画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物件相伴,由于博古有记录古之文化之意,所以博古画多古朴典雅,透着历史气息与现代风韵,撩发思古幽情。

  清代到民国年间,博古画盛行。清代女画家陈书76岁高龄时所作的《岁朝丽景图》,数种花株植于瓷盆之中,伴有水仙、天竺,意为“天仙拱寿”,另搭百合、柿子、灵芝、苹果,预示着“百事如意”、“平安如意”。还有海派巨匠吴昌硕的《硕果清供图》,画中绘牡丹、石榴,寓意为富贵绵长、多子多福。清末民初从事博古画者,当推孔小瑜,他的画风受任伯年影响,其博古画与张善孖的虎、熊松泉的狮并称。他用笔温雅细腻,容雍大方,将高贵典雅具有历史感的博古画推向巅峰。齐白石也创作了不少博古题材的绘画,以及福建画坛名宿郑乃珧等人,在博古画的继承和发展上,各有建树。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画家的不断钻研,使博古画得到继承和发扬。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邱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