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福建千年古墓考古发掘:墓碑刻有大海、太阳

2014-08-07 16:18:47 李隆智

  “里洋有一座当地人称‘派相坟'的宋代古墓,杂草已经清理干净。”7月23日,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笔者跟随政和县博物馆专家,冒着“麦德姆”台风带来的疾风骤雨,来到距离镇前乡10公里的里洋村,探访古墓迷踪。

  古墓坐落村口

  “派相坟”古墓并不难找,就在里洋村口一块菜地中央。一条小路从墓地上方绕过,墓地就在小路下,走过村民菜地碎石堆,就来到墓坪。

  里洋村是政和县最古老的村子之一,处于四面环山的高山盆地中,山涧溪水自东北往西南流淌,“派相坟”就端坐在盆地中央。

  “这是我目前见到过的政和最漂亮的一座古墓。”冒着风雨,县博物馆专家仔细观察研究古墓后赞叹道。

  半个月前,古墓便引起专家的注意,但由于杂草丛生,难觅真颜。随后,村民们花工夫除却了古墓上的杂草和芦苇,古墓的石墓棺、石墓碑、护围等完全呈现出来。

  古墓为石块垒砌风字形堆式墓。长7.6米,宽6米,面积46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如同一把硕大的龙椅。

  圆形墓坪墓护围石块垒砌,东南向开一出口,宽约1米,开口处两侧各一根立望柱,如同站岗般守着古墓。

  或为北宋靖康年间所建

  龙椅般端坐的“派相坟”古墓全用石头砌成,最吸引人处是墓坪中央,石条磊砌的方形须弥座式墓堆。

  墓堆在墓地中央,高约0.8米,长近2米,宽1米,墓堆四层石条磊砌,第一层、第三层石条30厘米厚,只有前面有浮雕,斑驳中依然可清晰地辨别出一些浮雕花纹和吉祥物图案。

  第一层条石环绕四周,每面都有蒸腾祥云浮雕。第三层左右有飞龙、老虎和仙鹤浮雕,飞龙列左,老虎列右,两侧各雕一只仙鹤,栩栩如生,寓意驾鹤西去,龙虎归来。

  墓堆上部有三快石碑依靠着高出墓堆,后面一块首圆顶,两边各立一片莲花瓣形尖尖的凸起,中间是30厘米见宽的空间,相互依靠着组成一个有造型的墓碑。

  中间首圆顶石碑,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上阴刻流云日月纹。碑文为“李小七郎/许十娘口/口冢口口/山葵来龙”。

  两侧莲花瓣形石碑,碑首浮雕流云托月纹。开光内碑文为“李小六郎”、“吴氏十娘冢”。

  古墓护围中顶部两层台式,中嵌莲瓣形碑,高高安放在护围顶端。石碑面积很小,宽约30厘米,高约45厘米。石碑上可见镌刻文字的痕迹,由于长年风雨侵蚀,碑文多已模糊,仅见“大吉…靖康元年四月…”字样。

  博物馆专家根据这些文字记载推断,“派相坟”或为北宋时期的多人合葬墓。

  古墓建造早于村庄建立前

  “派相坟”主人是谁?为何叫“派相”?笔者走访了村民。

  据悉,宋末时期,李姓始祖李兆五到里洋开基,至今有800多年历史,繁衍子孙30多代,是政和李姓始祖祖居地,派发全县以及周边各县子孙数万人。目前里洋700多村民中绝大部分还是李姓,有600多人。

  村民叫村庄不叫“里洋”,而是叫“底洋”。 “底洋”村民把这座古墓叫“派相坟”,村民们都说墓主人是一个“相”,至于什么相,无从知晓。

  从古墓的建筑气派看,疑似“达官显贵”之墓,但笔者查阅村民提供的1948年编写的李氏家谱和《政和县姓氏志》,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今年76岁的村民李远耀讲述了“派相坟”的传说。传说中,“底洋”村头有个麒麟坪,麒麟坪有对石锣石鼓,不要人敲自会作响,十里八乡都听得见。有奸臣奏报皇帝诬陷说:政和山区有造反异象,皇帝降旨“平叛”,政和面临灾难。

  “派相”李七郎知道后,题诗上奏皇帝:“左有钩鼻岩,右有摔马垄,后有没底坑,前有九步岭。”言政和乃穷乡僻壤,乡民要出门都不太可能,更别说造反。皇帝看到奏诗后,收回懿旨。

  “派相”的奏诗护佑政和乡民,世代传颂。但这个传说似乎有讹。因古墓建造时间在宋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而李姓始祖李兆五肇基里洋在北宋末,时间线上显然不合。 而“底洋”村生长的李祖琛老人的话,也印证了“派相坟”的时间。

  今年94岁的李祖琛是土生土长的“底洋”村人。他说,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听上辈人说,这座古墓在李姓没有到“底洋”开基之前,就已造好。

  有关专家表示,将请省里专家前来墓地实地考证,进一步揭开里洋古墓谜团,同时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