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小清新化”折射全民审美的转变

2014-08-12 12:16:09 刘倩 赵国丽

青年艺术趋势报告之“小清新化”:小清新化——艺术所随的 “时代”

青年艺术家群展现场

  毕业季结束,又一轮青年艺术家群展陆续开幕。细看近几年的众多艺术家群展,不乏具有文艺气息,注重形式美感,给人感觉各种“萌萌哒”的绘画,这种“小清新化”的艺术风格已然形成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尤其是在年轻女性艺术家中尤为明显,她们用看上去清新、唯美的画面诠释着自己的小情绪、小趣味、小叙事,这样的艺术创作与文学、电影一样,已经逐步形成一种亚文化现象,受到众多文艺青年和都市白领的追捧。对于“小清新”的美学风格,艺术界褒贬不一。

  全民审美的转变

  “小清新的出现可能是跟后现代社会状况相关的,后现代社会是一种全面的审美社会。”在《美术》杂志副主编、青年批评家盛葳看来,当下的整个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到一种全面化的审美进程中,小到化妆整容、身体塑形、美妆节目,PS照片、个人网络空间,大到矫饰的城市造景、街心花园,“为什么韩国的整容业如同中国的建筑业一样发达?其实就说明他们进入到这样一种的全民审美的阶段当中去了。”

  艺术的小清新化也是与社会审美进行的转变相关的,盛葳认为当下艺术行业的小清新是指那些“比较漂亮,日常的、审美的,跟上一代艺术家的那种社会批判拉开差距的艺术,不太关心深度精神,不太关心哲学、形而上的内容,也不太关心社会现实,主要关心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是某种审美理想为主的艺术。”

  作为艺术研究者的盛葳坦言,自己并不支持“小清新化”的艺术是当代艺术的观点,他与不少批评家的观点一致,并认为当代艺术能够从另外的反面来印证小清新,他认为当代艺术是一种反叛性的思维,当代艺术拥有批判性的实践,而这恰恰与小清新偏向于设计、唯美等艺术实践是相反的,譬如美国行为艺术家奥兰自我整容的作品,正好和所谓“小清新”的化妆相反,“小清新并不能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在精神上的追求显然是要弱一些”。

  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才有,盛葳谈到:“这种东西在历史中也出现过,可能不是今天这样一种形态。比如说荷兰小画派、十八九世纪的风景画,在法国的沙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以题材论高低,最高级的题材是宗教,其次历史,再次人物,再其次风俗,最后风景,因为风景是挂在一个市民化的家庭空间里,它起到的作用是装饰,它并不带有深度精神性的理想,它的作用也就是给当时人的心灵带来一种慰藉、一种安慰,今天的小清新类似于这种类型,虽然形态不一样,它的社会功能是一样的,能够受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跳出专业艺术研究者的身份来看,‘小清新’在整个社会中也有它的需求和合理性。”

  当然这种趋势也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的市场表现就印证了这一点,韩国也是如此。几年前盛葳去韩国做展览,他所看到的韩国画廊的状态也已经进入这种审美阶段,体现出来的就是大量小清新化的艺术品的出现:“你要找一个像中国这样‘苦大仇深’,带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的艺术区或者画廊是找不到的。”仁寺洞是首尔比较大的艺术区,但是属于将商业画廊和古董混杂在一起的场所,有点像中国的798和潘家园混杂在一起,那里基本上没有中国式的“批判艺术家”,但是他们也不粉饰现实,他们要做的都是可以挂在家里的,特别漂亮但是不大的画,是那种可以随时拿回家挂在卧室的画。

  同样,在鸟叔“江南style”描述之下的江南富人区中也有很多画廊,都集中在街区的一楼、二楼商业区,就像是北京王府井或者西单商业街的橱窗,盛葳说中国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街区:“你进去看之后也是有很多这样的作品,他们注重细节的装饰性,他们的受众也都只是需要为他们带来愉悦就够了。这种唯美、精致、小清新化艺术的出现跟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关,后现代社会倾向于用审美来改造社会、改造世界。”

  无论“小清新化”艺术的意义是否重要,在大量青年艺术家群展不断涌现的今天,艺术也被裹挟在多元的社会发展中,众多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形态慢慢揭示出来,“小清新”作为当下青年艺术家创作中的倾向之一,的确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小清新”作为青年艺术家的表达方向,与前辈艺术家有怎样的代际关系?青年艺术家对于“小清新”的表达是否会随着阅历和经验的积累而出现转变?雅昌艺术网将继续发起关于青年艺术家创作形态的话题探讨。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