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影像:或许眼见为真 或许眼见为假

2014-08-15 10:05:01 未知

  

  尽管当下影像展览并不少见,甚至逐渐成为主流之一,仍然不影响佩斯北京的新展览“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值得一看的程度。展览的名字有点撒娇的意味,显然与佩斯北京一贯做知名艺术家展览的路数不大相同,没那么严肃,而这也的确是第一次画廊将全部展览空间开放给录像/影像艺术。

  “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从展览的名字上看不出任何描述性的信息,相反是一次情绪化的、单纯性的调动。不过这次展览依旧保持着强大的阵容,参展的艺术家包括比尔·维奥拉、白双全、亚当·潘德尔顿、邱黯雄、米歇·鲁芙娜、宋冬等十余位。

  进入展厅,就能见到全部空间已经被影像所占据。但从布展上,你看不出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线索、主题、年代或派别等等,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不受限制,在画廊中随意绽开,相当具有发散性。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国际公认的视像装置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的作品《显灵》,这是创作于2008年的彩色录像作品,艺术家用影像的流动、明灭展现生死交汇以及循环往复的过程,整个画面诡异中充满情感,这也是比尔·维奥拉作品的一贯风格,相当具有代表性。

  与比尔·维奥拉的对内相比,另一位以色列艺术家米歇·鲁芙娜的作品则注重探讨人与外部关系,她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于身份认同、种族隔离等兼具政治性和切身性的主题,这次展览中她的作品《更多》也是如此,艺术家将地理概念化为行走的影像,喻设生死、对抗、流徙等等。

  国内艺术家方面,作为中国录像艺术的先行者,宋冬的作品也备受关注,这次他带来的作品是创作于2009年的无频录像《我不明白》,在作品中他以近于抽象的影像语言捕捉物与时间的关系,与之前的《交互端口:眼光》等影像作品风格一脉相承。

  展览中最大的一件作品则来自台湾的录像艺术家袁广鸣,他一直努力在探讨对影像本体的捕捉,将影像视作某种未被语言捕获的未知,这次他的作品《逝去的风景——经过》是一件创作于2011年的三屏录像装置。整件作品足足占据了300平米的独立空间,站在画面前,通过影像的带动,你的感觉将变得灵敏起来,明确地感知到此时此地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与大多数影像作品相比,这次展览中还有不少在新技术的刺激下、以全新的综合材料制作的录像作品。参展的日本创作团队teamLab则是将科技与仿生艺术相结合,《增值的生命》是一件今年新创作的数码影像作品,画面里如繁花和星空般灿烂的正是仿生细胞的生长影像,而这或许也正记录了影像艺术在时代撞击下的延续。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