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金融之路非坦途
2014-08-15 14:28:24 AMMA
内地拍卖市场今年有些沉闷,比拍卖市场更沉闷的是艺术金融产品。据好买基金网统计,目前尚处在运营中的艺术品信托有85只,与前几年最高峰时的200多只相比,数量大幅缩水,且今年以来仅新发行两只。
自金融手段被引入我国艺术市场,为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经过前几年的突飞猛进之后,金融与艺术在相互融合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正如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艺术与金融的结合一直状况不断。
自从艺术品被贴上了金融产品的标签,艺术品就不再只是艺术品。国内最早的艺术品基金出现在2005年5月,当时,第二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正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来自西安的“蓝玛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当代画家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一鸣惊人。
国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诞生于2007年。银监会将中国银行业第一个“艺术基金”的牌照批给了民生银行,当年,民生银行即推出了首个银行艺术品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期限2年,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古代书画作品。该产品到期时年化收益率12.75%,综合收益率25.5%,高额的收益引得各方侧目。
2009年成立的国内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红珊瑚一期则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艺术品基金年化收益率的最高纪录——31%,该私募基金由上海泰瑞艺术基金以有限合伙的形式成立,投资标的物以当代书画作品为主。此后,大量艺术品信托开始出现,并成为艺术品基金的主流模式。
艺术金融产品对艺术品市场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在艺术品市场形势大好的时候,艺术金融产品也随之风生水起,得到超额收益,然而,在整个市场走下坡路时,艺术金融产品的生存就有了问题。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09至2011年间,因为金融资本介入,高调高价购买艺术品,推高了艺术品市场,以至于2013年国内有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超过30亿元的艺术品信托产品陆续到期,在短时期内通过拍卖行出售大量作品,却很难获得当年的价位。最终,不少艺术品基金或信托只能采取延期或以作品换本金等方式进行了结。
除了市场行情的影响之外,艺术品与金融结合还存在一些难题,业内专家认为,艺术品的鉴定、估值以及流动性问题是艺术品与金融结合的“三大软肋”。
前两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也是长期制约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艺术品的流动性,在与金融结合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品的流动性不高,很难在短期内频繁变现。”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认为,“国内艺术品通常会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销售,而正常情况下,一件艺术品从征集到上拍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而在拍卖市场上,频繁上拍的作品一般都很难成交。”
摩帝富艺术集团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黄文叡多次公开强调流动性对艺术投资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投资和艺术收藏全然不同,利润点和思考模式都不一样。“艺术收藏者首先考虑艺术品的真伪,其次考虑作品能否获得,最后才考虑变现性,而艺术投资则刚好完全相反,必须先考虑流动性”。
正如孔达达所说,艺术和金融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无论是用艺术的感性去理解金融的理性,还是用金融的理性去解释艺术的感性都有一定的障碍。因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国艺术金融产品未来的道路绝非坦途。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作为雅昌旗下独立第三方的中国艺术市场研究机构,其基于中国成立最早、数据最全的“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及其自 1993年至今统计到的600+家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的13,000+拍卖专场中超过3,200,000件拍品成交及图文信息,以及在海外成交的中国艺术 品信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艺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严谨的整理和分析,并据此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观测艺术市场走势,分析艺术品类以及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提供艺术品估价信息参考,并提供相关讲座和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王可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