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青年艺术表现趋势报告之“小清新化”:艺术创作的代沟

2014-08-15 14:47:48 刘倩 赵国丽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每一代青年人的不同,有人总结说当下的70后已经青春不再,80后正在招摇过市,而90后则正在奋起直追。反应在艺术群体的特点上,却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正如70后的青春残酷,80后的卡通一代,而到90后这里就成了“小清新”,“小清新”作为一个新的创作趋势,这代青年艺术家与前辈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代人对于“小清新”的表达是否会随着阅历和经验的积累而出现转变?讨论小清新,青年艺术家的代际关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被误读的“小清新”?

  本年度的青年艺术100即将在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这个启动于2011年的青年艺术家群展项目发展至今,似乎更像一个小型艺博会,聚集了一百多位70、80、90后青年艺术家。艺术家王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作品干净、唯美、漂亮,所以也经常被别人归类为“小清新”。

  

  王敏作品《我什么都留不住》

  但这对于这位有艺术理想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总觉这样的评价不能解读自己的作品:“很多观众愿意从画面的形式感或者漂亮不漂亮去衡量作品,有很多艺术家的表现手法都是轻松活泼的,但内容一点都不轻松,像、等,往往大家总是被画面的技巧所迷惑,简单定义成小清新。”

  艺术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有很多因素都是很难界定的。青年艺术家冯一尘认为对于小清新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观众的接受程度相关:“有的观众对于艺术的界定就仅仅在于看一‘眼’,从他自身的角度去界定,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清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能仅限于在画面的形式表现,我们可以想一下一张白纸上画一朵花,底下写一个名字,感觉特别清新,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现在大家所称的小清新,但是否是小清新还需要去观看画面的内涵,其实‘小清新’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作品

  “当然、完全不是小清新,像的作品会有一种调侃和戏谑在其中,比张黄色背景中墙上面挂着一张抽象画,下面一个小人拿着望远镜往两边看,很明显的批判和反讽表现在画面中,艺术就在你头上你还东望找艺术?”批评家盛葳果断的否定了“也是小清新”的说法,在盛葳看来,这代艺术家具有那一代人特殊的精神气质,跟刚刚成长起来的这代人不一样。

  作为70后的王敏也觉得自己被定义成小清新其实也是被误读的: “作为女性,内心多多少少会有一个角落有这种唯美的情节,但是从创作的根源上说,跟随内心走,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作品是跟你的精神气质是一致的,不可能是你看到我是这样一个人,但画出的作品与本人气质完全不搭。我更注重的是趣味性,画面的趣味性或者是通过趣味性之后表达出来一些更深层的对于生活的关注、人的关注和社会的关注。我认为在这个很残酷的现代社会,反思一些问题不一定非得用很严肃或者是很悲痛的手法,就像幽默片一样,看时很高兴,但是看完之后能感受到深深的自嘲、反讽。别人愿意定义为我的作品有小清新,那是观众的部分,从我的内心来讲,我只是想通过一种轻松的手段,让看得进去的人能感受到,至于看得到哪一层,那就因人而异了。”同样被误读的艺术家也不在少数,在这其中理所当然女性艺术家占多数。

 

  孙莹最新作品现场

  作为80后的孙莹,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的第三个个展就代表了自己的三个阶段,“如果说第一个阶段更注重设计、色调的话,那画到现在的变化就是在解决画面问题了。”最近有人在网络上给孙莹留言评价说她的画风变了,的确是这样,与以前的“治愈系”相比,孙莹觉得自己是在做新的尝试:“在色调上不再用那么多粉粉嫩嫩的暖色调,尝试用深色调,画夜空,可能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够让人,关注内心,关注情绪,关注画面问题,更加在意的是努力去解决画面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就是能够踏下心来一张一张地去解决问题,不断地突破,找到问题再突破,再往前走,画面再往前走。”

  或许在艺术家自己的角度上来说,以某种方式去创作作品能够解决自身面对艺术的问题,亦或是用某种看上去“小清新”的形式去关注社会、艺术、人性等问题,在自己或是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是具有美术史意义的,对艺术家内心也有一种抚慰,但或许在大众看来就是“小清新”,这的确是创作者与观众的错位。

    青年人的代际差异

  如果说70后艺术家还具有人文情怀和批判意识,那80后更加注重的则是“个体”和“自我”,到了90后则往往被称为“漠不关心”。无论是70后、80后、90后,在刚刚形成一种力量的时候,大家都会去关注体现出的新特点和不同,尤其是与上一代的不同之处。与抱有艺术理想的70、80后艺术家们不同,多数90后艺术家在承认“小清新”的同时也努力为小清新正名。

  

  90后艺术家作品《仙人掌》

  “小清新总是被批评,甚至这个词在艺术圈里出现都已经快变成商业化、市场化和庸俗化的代名词了。这个概念已经被滥用,也被误解了。”一位90后艺术家向记者抱怨:“我画的就是我们自己想要画的,没有想表达什么沉重的题材,相反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我就是喜欢那种给人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感觉,女生对待这种比较唯美的色彩本身没有太大的抵抗力。没有经历过大的社会动荡也没有那种深刻的体验,为何非要去装深沉?”她说周边的同学都不了解“小清新”为何会被批判。

  同样,女艺术家王昱对于小清新化的态度时说:“我觉得用手创造的作品,都是个人的表达综述,如图织一段锦,每个人都表达自己的那一份成。 如同一颗种子不同状态,比粒黄豆,在豆子的状态可以做豆浆豆腐豆干,发育了就是豆芽,真正属于它自我的成长就需要经历各个过程,最终是结出更多豆子,其实还是要找回本原的自己 。”

  “我同学里有一些90后,画画风格很小清新,这种在女孩儿中比较多一些,更关注生活、身边的一些事情,也跟的成长和性格有关。” 毕业于央美版画系的80后青年艺术家郭天意也在关注周围年轻人透露出来的“小清新化”的题材,郭天意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觉得跟90后的“小清新”相比,自己身边的艺术家可能更注重学院训练和文化情结。

  谈到两代人的差异,郭天意觉得其实单看80后与90后的个体而言,差异并不特别明显,但总体会有一些大的差别:“我接触过一些小清新艺术家,有些作品我也很喜欢,但作品呈现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郭天意觉得这种区别是真的和成长有关,大部分80后虽然很早就接触电视等媒体,但真正接触智能手机、IPAD、微博、微信等新多元化的媒体方式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大学甚至是毕业之后,而90后则是伴随着这样的生活在成长,所以“80后有一点新生事物的刺激,但思考问题时又不像90后那样活跃并具有跳跃性。从而总会遗留一些学术本身的气质在身上。”

  如果说这种“学术气质”在部分80后艺术家身上还有遗留的话,造就了对艺术还有一些理想式的追求,这也就是小清新和前辈艺术家们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不少人看来,“小清新”是延续着卡通一代、新卡通一代、果冻一代的线索,顺理成章的一路走来。即使都算当下青年艺术家对“自我”的表达,所面临的批评也无太大差异,但在青年批评家盛葳的眼里,“小清新”风格的流行与“卡通一代”兴起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卡通一代的兴起是有一种艺术史上的超越目的的,是想找一种更有创造力的图式企图去超越波普艺术、玩世现实、艳俗艺术,当时认为这些已经过时了,有什么还能比更新呢?可能卡通就是一种新的文化。”盛葳认为,卡通一代的出现是有艺术史的抱负和雄心的,当然成败与否是另外的问题。

  卡通一代最早在广州由艺术家黄一瀚提出时,就强调广州位于中国经济的最前沿,在那里也能够接触到文化和艺术的最新信息;在重庆大卡通一代同样是在前辈艺术家“乡土绘画”的基础上,川美所在的生活形态已经从乡土转变向城市化,艺术家依靠这样一种潜意识来强调新型艺术的价值。“所以从卡通一代动机来看,是与当下讲求审美的小清新是有较大差别的。”盛葳说。

    缺乏反叛意识的时代

  “小清新”风格的形成也是与当下青年人的价值观有密切关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汪民安在“青年叙事与现实”主题论坛上谈到了青年人的价值:青年人之所以是青年人,一定跟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有差别的。青年人在一个系统完整的社会中应该充当反叛者,而在系统崩溃时应该作为重建者。例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和中国的运动主要由青年发动,这是非常典型的青年文化的特点;而在主流价值观处在瘫痪的状态时,青年人恰恰应该起到一种“立法”的方式,青年人为一盘散沙的社会建立法则,最典型的则是“五四”时期青年人价值观的建立。

  但是在当下则出现了另外一种青年人的价值观,汪民安说:“今天的青年人既不是立法者也不是反叛者,是训徒者。”在当下全球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之下,包括学生和青年人大部分都是尊崇现有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在全球都是依赖于全球市场的链条,顺从这个既定的价值观念。从九十年代到今天,“青年人既没有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也没有完全造反,完全是训意,所以现在出不了异类青年,这是当下青年人最明显的特点。”

  而90后艺术家正是出生并成长于这样的一个没有反叛意识的时代。如果说上一代艺术家创作是站在“旁白”的角度审视社会,承担起对“责任”、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那么这一代人创作则相对趋向“独白”式的自我解构,她们脑海中构建的乌托邦与社会保持着疏离感,就像是她们直接透过滤镜看世界——只看得到她们想要看到的。

  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除了时代背景和代际关系之外,也跟个体的年龄、阅历有关系,盛葳说:“以前说80后对社会、对政治、对国家这些东西都漠不关心,但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出现变化,70后刚出来的时候也注重自我,现在70后画家都很成熟了,80后艺术家也正在成熟起来。”

  正在行进中的90后艺术家所面临的是,当下共存于这个行业内的年轻艺术家已经不再像上一代艺术家一样,从同一个历史时期走过来,在高度集中的集体社会中成长起来。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的构成要复杂的多,创作差异大,“小清新化”的艺术风格只是众多青年艺术家创作生态的其中之一,面对这个刚刚步入艺术家行列、并正在崛起的新群体,关于“小清新”的诸多评价当然还未成定局,这些关于“小清新们”的话题还在继续。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