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鉴赏笔记第22期】青铜器收藏市场的灿烂时代或将开启

2014-08-18 20:04:07 王歌

  

皿方罍

       导言:2014年6月12日,颠沛流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青铜器珍宝皿方罍在纽约由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正式移交中国——成为轰动全球艺术市场的爆炸性新闻。这件青铜重器的年代为商代晚期,曾于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随后不久便身首两分离。器盖一直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而罍身则颠沛流离、几经辗转。它曾于2001年以924.6万美元的成交价创下当时中国青铜器及亚洲艺术品拍卖纪录。当13年后它再现拍场时,来自湖南的收藏家群体阻止了它再次转手。佳士得经与“皿方罍”持有者沟通后终于达成拍卖前的成功洽购,终于使分离了近一个世纪的皿方罍再度合璧!

  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各种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然而在收藏市场因为各种各样原因,青铜器长期被边缘化。皿方罍成功洽购大幅提升了人们对于青铜器的关注度。青铜专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刘幼铮认为:诸多信息已经明确显示,沉寂多年的中国青铜器市场的大门已经开启。

  与“字画”相比,“金石”历史更悠久

  

罗振玉(著名金石学家)

商 青铜蝉纹“史”鼎

(罗振玉旧藏 《三代吉金文存》卷二P157著录;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 铭文暨图像集成》第一卷 食器·鼎 P39著录; 关西美术竞卖2014秋拍拍品)

  雅昌艺术网:自古以来,传统收藏就有“金石字画”的排序,青铜器摆在第一位,并被誉为国之重器。青铜器缘何有如此高的地位?

  刘幼铮:首先, 金石、书画、陶瓷器曾是宫廷收藏的主要门类,王世襄先生后期开掘出来的文房、明式家具等在过去都不是市场主流。在“金石书画”的排序中,“金石”相比“书画”,它的历史更久远。字画由于受到保存条件的限制,传世品不多,曾经都是历代皇帝所好之物。现在我们能见到最早的字画可追溯到魏晋时期,而且都在博物馆收藏,市面上流通多为宋以后的,相比青铜器年代要浅许多。

  第二,古代青铜器的传承和研究已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对夏商周青铜器进行研究,并且历朝历代对青铜器的研究从未中断。到乾隆时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编修的《西清古鉴》,已经成为清代最重要的青铜器官方研究成果。沿至民国,金石大家罗振玉先生编纂的《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等,亦是公认的青铜器学术重要著作。

  第三,三千多年前开始的青铜文化,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样辉煌。考古学家张光直曾经说过:“青铜器是权力的象征”。由于中国人特别崇尚权力,尤其是皇权,所以青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器”。它与瓷器或者书画放在一起,总显示出霸气和皇家之气。皿方罍即是典型的例证。它身上散发出一种威严和权力的光环。同时,青铜器体现某一国家、诸侯国或民族文化的特质。皿方罍为商朝晚期安阳一带铸造,后由皿族人带入湖南的。整器造型表现出与周族青铜器不一样的文化元素和图腾崇拜,是殷商的高级贵族之一——皿氏家族的器物,包涵了皿族自己的文化归属,彰显出独特的国家、宗族文化的符号。

  市场受冷?因为文化准备不足 

刘幼铮(左)和埃斯肯纳兹(右)及其钟爱的芮伯壶
 

晚商卣 佳士得拍品 成交价3056万元

  雅昌艺术网:中国青铜器诞生在三千年前,作为全球人类共享的物质文化最高圣物而被公认和尊崇。但是在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相对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和瓷器,青铜器的市场价值及其所占份额还有很大差距。形单影只?价格失位?哪里出了问题?

  刘幼铮:首先跟我国现当代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有关。青铜器一直以来都是皇室和贵族收藏群体里面的宠儿,到了民国时期才开始被一些民间收藏者关注。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国家文物政策的影响,青铜器在流通上受到抑制,所以收藏群体基本还是停顿在民国的基础上,没有发展。随着老一代藏家的故去,新一代的藏家并没有及时跟进,更造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空白期。国内限于对青铜器的认识不足,确实在该项目的收藏和认知上严重滞后。说到底就是文化准备不足!青铜器收藏受冷落也不是孤例。我们知道宋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达而著称,其审美亦达到巅峰。但如今收藏主体却偏好明清官窑,使宋瓷备受冷落,这亦是因为文化准备不足造成的结果。中国人对于皇权的崇拜是中国长期的传统,植根于民众之中。很多收藏者在有钱之后首先感兴趣的就是搜集与皇权相关的东西,这些东西直观感觉华丽繁缛,但与宋瓷、青铜器相比则显内涵不足。改变和提升欣赏品味需要一段时间的文化补充才行。

  然而从上世纪初(或者更早一些)至中叶,对于中国青铜器研究和收藏在西方悄然兴起,以英国为首的收藏群体开始在全世界搜罗青铜器。这段时间里中国青铜器大量地流失国外,特别是日本和欧美。罗振玉先生跟日本有很深的渊源,他的一些重要青铜器散落在日本的也很多。

  总而言之,一方面是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文化准备不足,导致青铜器的收藏被冷落。毕竟收藏是有钱人的行为,有钱人的文化决定了他们的收藏方向,也给整个艺术市场带来一定的倾向性。但是欧美和日本的收藏品味已经开始对我们有了影响,这些信息已经传递过来了。

  青铜收藏市场——或将启动 

西周青铜簋(关西美术竞卖2014秋拍拍品)

  雅昌艺术网:近来,一系列的事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青铜器。无论是海外拍场青铜器频繁现出高价,又或是佳士得、苏富比及一些顶级艺术品商人主推青铜器,再加上皿方罍的高调回归……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一个灿烂的青铜时代开启在即?

  刘幼铮:是的,青铜器在近几年确实风生水起。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在2013年秋推出了重要西周青铜器伯矩簋并取得满意的成交价格,已超5000万人民币。而此前的2011年,他推出的另一重器芮伯壶由国家文物局购回入藏国博,并纳入七五规划成果之列。那时价格才2-3千万元。足见短短两年时间青铜市场的确发生了重要变化。

  去年秋季苏富比高级董事汪涛教授策划了一批重要的自清以来传世之商周青铜器上拍,并为买家提供了十分专业的资料和研究结论。于是,整场青铜器全部成交,价格有较大幅度上升,推动国际青铜器市场整体升温。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嘉德和保利都拿出了传世记录很详细的几件青铜器并且都悉数拍出理想的价格。我以为在汪涛先生带动下,青铜器拍卖市场的学术水平明显提升,这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是,近年来青铜器市场买家出现了重要变动:由原来的国际买家为主体转变为以国人买家为主体,这个变动数据十分明显而绝对。回溯百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古代青铜器输出国,现今居然翻盘了!这一定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也是个标志性的市场节点!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传统凝聚力再加上眼下资金实力的雄厚,这股力量作用于青铜器市场恐怕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收藏需与文化和经济实力相匹配  

商晚期 兽面纹瓿 (崇源澳门拍品 成交价2998万元)

  雅昌艺术网:因长期以来青铜器的收藏重心在欧美和日本,因而定价权和话语权也在国外。随着青铜器收藏愈来愈为国人看好,青铜器市场未来的价格走势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那么青铜器价格的构成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刘幼铮:归根结底应坚持以文化为基础,它是评价一切收藏品的先决条件。当然我说的文化价值是广义的文化价值,其中包括科学价值以及历史审美,三者合起来构成艺术品综合价值。现在许多人为操作艺术品的手段,比如说基金、文交所,等等。但是任何商业行为都一定要在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去运行,要匹配得好才能成功。至今有几个艺术基金试水是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做法完全脱离了文化研究,必然会失败。苏富比在前几年曾做过一场犀角艺术品的拍卖,从市场角度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把几十万的拍品拍出了几百万的价格。但是这个行动的结果却使得犀角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停顿很多年,到现在还没有填补回来。原因就是当初运作时与文化价值相去太远,只好用时间来补偿。再看青铜器的价格这两年也有可观的升幅,很大程度是中国人盲目的哄抢造成的。我认为这两年的青铜器价格上涨已经比较仓促,人为将价格提升过快。艺术品交易既不能伤害了买家,也不能伤害了卖家,严重违背了市场规律。任何一种文物收藏的热度和高度都应该跟其文化的理解成正比,同时也要与当时的经济状况成正比。总而言之,收藏的热度取决于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财力的匹配。需要循序渐进,不是赌博。

  谈到价格,我们知道青铜器的交易主要在欧美和日本的拍场。国内一些买家出于民族热情和爱国情节不遗余力并出手阔绰。这一方面是好事,促使文物大量回流。皿方罍就是一个很生动的爱国人士齐心协力拯救文物的例子,全民性的爱国热情显露无疑。虽然我一直认为皿方罍并不是顶级的青铜器。从博物馆角度考虑,对于青铜器的研究和定位应该综合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皿方罍主要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另一方面,我们要防止民族情绪会莫名地炒高很多遗存器物,这对市场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太多好处。

  

 西周 青铜饕餮纹甗 (出自日本关东著名藏家 关西美术竞卖2014秋拍拍品)

       青铜器收藏现状       

  雅昌艺术网:青铜器再次受到市场关注,收藏状况如何?如何收藏?是不是所有流通的青铜器都有收藏价值?市场普遍推崇晚商到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礼器,除此之外,非礼器如兵器、日用器等是否也有收藏价值呢?

  刘幼铮:目前中国的青铜器收藏状况并不乐观,大量的仿制品、赝品充斥市场。原因有二,其一购买者对于青铜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准备不够;第二常有的侥幸心理。淘宝、捡漏等心理往往让买者掉入卖者设计的圈套。 “出土”、“不能公开”的说辞让人讳莫如深,正好给卖假者编造各种故事创造了氛围。同时,要提醒中国的买家,拍卖行不保真这个做法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不要盲目认为国外市场上的青铜器都是对的。

  要防范风险必须要做足功课——备好自己的文化库存。毕竟你买的是文化,不是机遇。当然,从相对牢靠的出处购买会比较安全,例如著名拍卖行。但依然需要有警惕,如果有流传、有著录会比较理想。

       早期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就成为“青铜礼器”。青铜器的发展进入生活领域,时间段应该到春秋以后了。一些青铜制品如兵器或者生活用具已经没有鼎、爵礼器那样充满“狞厉”“狰狞”之韵味的纹饰,造型往往比较俭朴,成为征战和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皿。虽然同样具备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的象征,极具艺术文化影响力和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但皇权威严要少很多。

  

纽约苏富比高级副总裁汪涛(左)刘幼铮(右)与陈国壶


     作为一种艺术以及一种收藏品,礼器显然更具收藏价值。应该说中国青铜器的巅峰是商末周初这段时间。之前、之后都会差一点。也有特殊的,如司母戊方鼎。但商末周初是国力最强的时间段,也是青铜器最好、最精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同时,青铜器首先要尽量选择有铭文的,哪怕是一个族徽,甚至一句话都行。因为它的历史研究价值就高出一截。皿方罍之所以叫皿方罍,就因为它有铭文。所差的就是关于皿族到现在任何资料都没有。它跟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就没法比——一个是大王朝,一个是小皿族,加之到目前皿族遗址也未发现,所以我认为它绝对不是我们国家最高级别的重器。

  铭文之外还要考虑它的纹饰的繁复与否和精美与否。有纹饰的比没纹饰的强,纹饰复杂的比纹饰简单的强。相同年代的东西,纹饰多的当然胜过简单的。另外,有传承的比没传承的强,而有著录要强于有传承的。我们收藏者要尊重青铜器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历经数千年岁月,青铜器破损被修补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也影响经济价值。苏富比汪涛先生为帮助大家了解青铜器具体情况,提供了X光片。 X光片并不能完全解决鉴定问题,但能够看出哪一块是补的,哪个地方有裂纹。

  最后就是关于青铜器保值增值的问题。这要考验各位买家的文化基本功。只要东西买的好,也许稍微买贵了,但早晚会超越,绝对不会辜负购买者的良苦用心。但是你要以投机心理和短期行为就很容易出问题。文化的理解、文化的玩味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平静的过程,绝对不应该搞疯狂的炒作。文化是养性的,怎能把古代青铜器作为一个金融产品而妄加炒作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