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CIGE十年成长记:风雨十年 再度出发
2014-08-20 02:32:32 熊晓翊
时间变了,地方变了,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合作伙伴,CIGE蜇伏一年,全新起航,值得关注!
作为北京,也是中国最早的现当代艺博会,CIGE己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它也见证了国内艺术市场发展变化重要的十年。此次,雅昌艺术网先后采访了CIGE的创办人萧富元,以及现CIGE总监王一涵,谈CIGE的“风雨十年”。
中国首个画廊博览会的诞生
从萧富元的回忆中了解到,萧富元讲到:“上世纪90年代初,董梦阳在一家名为‘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的公司任职,从93年开始,这家公司在广州推出了中国最早的艺博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当时国内艺术市场还未风声水起,没有正规的画廊,来博览会租展位的主要是一些艺术家和画店。
1999年,董梦阳来到北京,找到刚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完博士的赵力,请赵力做博览会的顾问。赵力又找到了我,希望我帮忙在台湾招一些画廊来参加博览会。”
董梦阳、赵力、萧富元几个人讨论的结果是,设一个台湾馆,让比较多的台湾画廊进入,造成一种轰动,同时也可以让台湾的正规画廊给内地的从业者做一个示范。
在萧富元的努力下,那一届博览会上设立了台湾专区,来了十几家台湾画廊,轰动效应是有了,但是问题是,由于国内的艺术市场还未兴趣,所有台湾画廊的销售业绩都不好。第二年,没有台湾画廊再愿意来。几个人的合作也暂告终结。
2001年,萧富元看好国内新兴的艺术市场,来北京开设画廊。2002年,赵力与董梦阳再次找到萧富元,想让萧富元在北京的索卡画廊参加当年的中国国际博览会。萧富元提出建议:应该全都邀请画廊参加,才是规范的博览会做法。如果能这样,他才愿意参加。
董梦阳和赵力赞同萧富元的建议,但当他们回去跟作为官方体制的中国国际博会的领导商议此事时,却遭到了拒绝,领导认为,艺术家来租展位,很快就能收到展位费,全都租给画廊会给博览会收入带来损失,必竟国内当时的画廊数量有限。
萧富元建议董梦阳自己出来单做,没有资金他来支持。原计划于2003年开始启动的项目,因为爆发SARS不得不往后推延了一年。2004年,CIGE,即“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正式成立。
CIGE “王一涵时代”
2004年至2005年,在萧富元与另一股东的资金支持下,CIGE举办了两年,据萧富元回忆,当时每届的投入是100万元,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年都没有完全收回成本。就此,萧富元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但无法与董梦阳达成一致。举办完2005年的CIGE之后,董梦阳选择了离开。萧富元将CIGE作为项目交给了当时在索卡画廊做经理的王一涵。
同一时期,国内的画廊业,正随着艺术市场的高歌猛进快速状大。萧富元忙于画廊事宜,无暇再过问CIGE的事情,股份完全移交之后,王一涵开始全面执掌CIGE,从此开始了CIGE的“王一涵时代”。
在萧富元看来,由王一涵接手后,从2006年至2009年,这四年是CIGE往上走的阶段。从06年开始,CIGE就摆脱了亏损,之后每年的收入都在递增。走到09年,是CIGE的一个高峰。从09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CIGE也有所下滑。因为艺博会是提前一年报名,所以虽然08年金融危机己经暴发,但波及到国内艺术行业还有一个延迟期,因此08年报名,09年上半年出现在CIGE上的画廊是历年最多的。
CIGE自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艺博会的国际性,王一涵接手后,继续加重海外画廊参加的比例,海外与土本画廊的比例一度是七比三,来CIGE参展的画廊地区覆盖到了日韩、东南亚、欧美,甚至印度。
国际化作为特色本来是CIGE的一大优势,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另外一直以来国内税收政策等限制,中国本土艺博会包括CIGE的竞争力受到了香港艺术博览会的一定冲击。国内20%的关税无法与零关税的香港比,巴塞尔进驻香港之后,这种竞争的压力更加严重。与此同时,由董梦阳创立的艺术北京,也在抢占本土画廊资源方面,对CIGE形成了竞争压力。再加上国际、国内各类艺博会的增加,使得CIGE必须做出自身的调整和转变,来应对更为复杂的艺博会市场。
“艺术发生地”的价值定位
2013年,CIGE停办一年,虽然受到一些业界质疑,但这一年,王一涵认真分析了CIGE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寻找CIGE新的突破点,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CIGE是否需要一个更新的定位,来巩固自身地位。
对此,王一涵认为,与各个地区的艺博会相比,CIGE作为一家身处北京的艺博会,很重要的一个价值优势在于北京是“艺术发生地”。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今天我们在北京的优势是什么,这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十年前CIGE举办的时候,没有什么香港的博览会,也没有上海的博览会,现在出来几十个。我们要考虑跟上海、香港、包括跟台湾比,北京的特点在哪里?北京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或许它在短期内成为不了一个国际化的艺术交易中心,但是它绝对是一个艺术的发生地,刚才我们讲的这些城市,台北也好,香港也好,新加坡也好,上海也好,所有这些亚洲城市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取代北京。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像一些国际著名博览会那样,暂时达不到可以给收藏家提供最顶级的,市场上已经完全认可的、成熟的作品,但我们可以提供未来,这是别人没有的,过去CIGE也有青年艺术家的项目,但是占不到这么大的份额。同时,我们今年的比例是画廊1/2,年轻艺术家1/4,水墨1/4,内容上我们进行了一种调整,这个调整里面包含了我们对整个艺术今天产业的一个认识,还有对我们自身艺术发展阶段,艺术本身的一个认识。这是一个争对我们所属的环境,我们自己所谓的独特价值。”
在将CIGE的独特价值定位为在艺术发生地“提供未来”之后,可以看到CIGE作为北京的艺博会,与其它国际类的艺博会相比,突显出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竞争优势。王一涵认为CIGE也并不会因为税收问题,而放弃做国际化艺博会的品质坚持。
“因为政策不是一层不变的,现在上海都有了自贸区。而且关税比我们最早办博览会下降了,最早一个画廊从国外进口交的税是30%几,现在已经降到20%几了,如果用一个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变化会更大。因为一个真正的好的艺博会在国际上都几十年的历史,可能会有你无法克服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标准,我们的目标是在那里的,当然,追求国际化,也不是说本土不好。因为一个真正的多元的开放是需要不同地区的画廊在一起才有更好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作用。才能够让这个产业发展得更成熟,所以,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派人去海外招展,不管招到多少家回来,我们保持这样的信念和沟通,要让人家知道我们这个目标、这个观点,而且我们认可这个价值。”
除了充分挖掘北京的艺博会价值特色,以及保持“国际化”作为目标之外,还有另一方面,规模和特色的角度来看。王一涵认为,跟“西岸博览会”、“ O21”等本土新兴的小型艺博会相比,CIGE的优势是它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些新起来的小规模的艺博会,他们还在一个刚开始的阶段,还看不出来商业模式,因为商业模式的形成要有固定的规模,现在还看不出来它们能够举办多少次,它们的定位同样需要经历市场的检验。”
而谈到CIGE所面临的市场环境,CIGE最早的创办人,同时也一直参加CIGE的索卡画廊的创办人,萧富元则认为,对于CIGE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定位,而是提升艺博会的整体质量,“就中国目前的环境来说,现在艺博会如果你说特别要有一个独特的定位,我觉得还是有一点难,因为整个收藏的人群,包括喜欢艺术品的人群还不多,艺术博览还是一个普及的平台,像‘青年100’ 现在在农展馆也做得不错,他们也是做最年轻的这些艺术家,我觉得这都是在做一个比较普及的,面对大众的事情。对博览会来说,面对大众,培养一些新的买家出来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观察一个博览会,会比较倾向于看它如何去布展,如何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如何营造好的观看环境,让人家进去之后,觉得这个里边的布置高水平,你不一定要卖很贵的东西,但是你的布展或者是整个展位的设计能够吸引人,我觉得这样的艺术博览会就算成功了。”
(责任编辑:熊晓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