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国标》制定标准不明
2014-08-22 10:38:53 王歌
《红木标准》双轨之争之三: “无逻辑”之标准
导语: 在“红木标准双轨之争”的前两篇里,已经全面阐释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红木)》,简称《红木国标》。现行国标出台已经14年,其具体内容也同样经历14年磨合,而市场上争议之声仍然不断。争议的焦点多集中在当年制定国标的具体依据上。若14年之后《红木国标》能获得修改,是否能够平息喋喋不休的议论之声呢?
雅昌艺术网曾以“红木标准双轨之争”为题,连续刊出“之一、之二”,“之三”却迟迟不能推出。原因是采访过程比想象要困难很多。问及因何制定以及如何制定《红木国标》?众专家多以“话题敏感”为由而绕开避谈,足见其中难言之隐,又或许一言不甚会触动某些利益群体。之后一位从业多年的红木专家就相关问题愿意接受采访,但希望隐其姓名,故以Z君代称。
《红木国标》——制定标准不明
这份饱受争议的《红木国标》制定出炉的前前后后的一些细节,记者曾希望采访红木国标的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先生,有碍于老先生年近90,不方便接受采访,只好翻阅当年的资料以及杨家驹早年的访谈,一探原委。早在199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家驹接到上级要求,为红木制定一个国家级标准。“上面只给了1000元经费,在职的不愿意搞,就把我这个退休的找来了。”杨家驹早年接受采访时这样说。1928年出生的杨家驹,专著涉及核工业、军事以及桥梁用木等,此前杨先生对红木少有涉猎。他很快发现,作为一个科学家,研究红木时,需面对学科外的巨大困难:中国人不了解硬木,没人确切知道这些木头来源于什么树种。思考了很久,杨家驹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一种木材显微结构来鉴定哪些硬木可以称为名贵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依据经验与学识,杨先生把昂贵的硬木划分为5属8类33种。两年后,他初步确立了自己的硬木系统。为这个标准命名时,他迎来了一个新困难,“中国传统硬木”并不是一个学术名词。杨家驹思考很久,最终决定叫“红木标准”,而不是“硬木标准”。“红木”在古代并不是硬木的统称,而是与它们平行的木种,是紫檀和黄花梨在逐渐消失后,出现的替代它们的木头。但“硬木”的名称和英文“Hardwood”重合——国外所有阔叶树都统称“硬木”。“市场已经大量地把硬木统称为红木,把这些硬木制作的家具统称为红木家具。”杨家驹便决定给这个标准命名“红木”。“红木”这个名字在拉丁文里根本不存在,就用拼音“Hongmu”。杨家驹深信自己代表了科学:“以前红木都是故宫的那批文人雅士搞出来的学术,他们只懂造型与工艺,不能从科学的层面研究木头。”
杨家驹自己解释:“红木”系标准中8类商品材的统称,红木是当前国内红木家具用材约定俗成的统称,但如何科学地界定它的范围,我们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首先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研究明清家具残片和木材特征,同时广泛参考国内外有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和资料,还要考虑群众的接受习惯。对于收入标准中的红木树种,既不能失之过宽,笼统地将所有红色木材都称为红木,也不能要求太严,同时也不能脱离明清古典家具的实际。因此,《红木》国家标准依据科学性、历史延续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力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同时杨家驹特别强调,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当杨家驹用植物学的方法制定了红木标准,进而迫使市场运用这种方式对红木进行命名与分类后,受到了众多质疑。Z君表示:“标准上面说是按照传统家具的用材进行整理出来的。其实国标里面有1/3的材料在传统家具上根本不存在。问题出来了,当红木国标把什么都归到‘红木’里边,却还声称是我们历史上曾经用过的,但是根本没用过。国家林业局是从木材贸易或者是加工领域出发考虑的。自然希望概念大一点。我国自古有红、黑、铁三类木种的叫法。如今是将红木、黑木合并了。还有人希望干脆把铁木也加进去。如果要把铁木也加进去,铁木有上百种,凭什么你进我不进?这就是红木国标最根本的问题,它没有建立一条逻辑标准线。如果举个例子:能飞的都叫鸟,这与某一属类的都叫红木别无二致。有这种硬性标准,那倒也能让人信服。而现在这个则是很不牢靠的。也根本不学术!” 有鉴于此,有观点认为,红木国标应该做一个量化标准,量化标准用数据化的形式来考虑哪些树种可以进到新的国标,哪些树种不能进国标,应该有一个量化考虑标准。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