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黑桥现象》系列——青年艺术家在现实生存问题中的问与答

2014-08-26 14:42:38 马春雨

董子棋

董子棋

追忆--系列八 118--178

追忆--系列八 118--178

  大约在20年前,翁菱曾经走访圆明园、东村等北京较早的艺术村落,通过影像与文字记录了当时旅居于此的艺术家生存状态,那时的他们刚刚接触社会,仅凭着一份对艺术、对理想的挚爱,只身前往北京,即便生存条件十分艰辛,但精神诉求的满足又使他们集群的生活在了一起。当我们听到岳敏君、杨少斌、王小帅、左小祖咒等名字的时候圆明园和东村的经历也已经深深的写在了他们的艺术生命里。

  而今天,在京城东北角的黑桥村,似乎也在历史的选择中承担了相同的使命,在这里笔者想追随翁菱女士当年的脚步,通过自己的文字将我们所生存年代里,黑桥村的艺术生态如实的记录下来,并探究部分艺术家,为什么会来到黑桥?他们靠何种方式生存?又怀揣着怎样的理想?

  希望透过黑桥村几位艺术家的述说,从另一面体现出青年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

晨雾香山红-135--154

晨雾香山红-135--154

也闻--80-100

也闻--80-100

  关键词:来黑桥前

  董子棋:刚离开老师的工作室时,自己对艺术市场、对社会完全不了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经营过两个画廊,曾经的香山店和现在的莱太花卉二楼。与其说是画廊倒不如说是画店,除了卖自己的作品外都是经营一些比较迎合市场口味的行画。对于香山画廊的经历其因缘就在于和别人在爬香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出兑的画廊,当时感觉附近的环境很好,人流量大,于是就在对艺术市场完全无知与自己的一意孤行之下敲定了合作的事情,但后来由于合伙人的个人问题将部分资金抽离了,加上没有考虑到有效的客户群体,以及水、电、房租、店员的工资等硬性的支出,所以香山画廊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最后不得不沦为自己的仓库。

  而现在在莱太花卉的画廊则是从老师的岳母那里兑过来的,和香山相比莱太花卉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市场,因此有效地客户会比较大,在这边所赚的钱基本上都贴补到香山画廊。

  伍伟:本科毕业就在画室教课,不仅是美术高考,以外的也教。有时也会卖一些画材,开书店什么的,各种各样的都做过,而现在主要是靠卖作品,能维持日常开销吧。

  李易纹:在收到本科录取通知书后,就回到自己原来的画室去代课,赚学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赚了一万多块钱,当时美院学费是15000元,家里又出了一点就上学了,来北京以后我自己又和同学合伙开了考前班,在随后的寒暑假和周末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也就是说本科基本没向家里要过什么钱。毕业后我想着不能一辈子都开画室,就遣散了学员开始进行创作,后来赶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好的时候,但对于这一时期我是有点刻意回避的,在我2006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有画廊要跟我合作的,也有藏家收藏我的作品,但我突然觉得现实中的当代艺术似乎和我所理解的不是一个东西,所以我那两年时间都用来读一些美术史,包括看一些当代艺术的文献、读物。有时也会经别人介绍接一点像绘画、雕塑、装饰之类的活做,但那时也已经进入了自由创作的状态。

追忆--系列二  80--80

追忆--系列二  80--80

追忆--系列九80--100

追忆--系列九80--100

  关键词:选择黑桥

  董子棋:因为便宜呀!到798艺术区 、到亮马桥都很近而且这里有很多艺术家朋友,虽然脏了点但是这里的艺术环境还是很奇葩的。

  伍伟:来黑桥考虑最多的还是租金比较低的问题,再加上空间还是会相对大一些,再者,这离美院、798艺术区、草场地都比较近,有什么活动消息也来的也比较快。

  李易纹:2007年底我本科毕业以后,就和朋友合租下这个仓库,2012年才开始住到这里。刚租下来的时候,有一些大画需要在这里进行创作所以简单的装修了一下,而小尺幅的画一般在望京合租的家里画,早年时还没有买车,那会儿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过来一次特别累,因此一年也来不了几次。那个时候选黑桥其实是没有办法,主要是没得选,好在这的空间足够大,最重要还是便宜,我租的比较早那时的光华和二道8号都还没有建起来,而且开始是5毛多一平米,后来两年涨一次价钱,水费、电费都很高,水都是臭的,电也是烧个水就跳闸,冬天的取暖也没法逃避。所以我又重新修了上下水和电线,也装了独立锅炉这样每年算下来差不多得10万的开销吧。

追忆-系列六   80--80

追忆-系列六   80--80

追忆--系列三   75--100

追忆--系列三   75--100

  关键词:黑桥生活

  董子棋:艺术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对刚起步的青年人,我就办了三张信用卡,必要的时候都是“套现”和相互倒着还,在画廊这边画走的也不是很快因为才过来半年多,收支基本处于持平的状态。

  伍伟:我觉得美院出来的学生资金来源的方式应该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教课、接活、卖作品,我是因为在老家做了好多零碎的工作,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到2012年以后,开始卖一些作品,到现在主要就是靠卖作品了。

  李易纹:反正就是感觉从本科毕业之后总觉得经济上特别不稳定,时好时坏,好的时候特别好,差的时候特别差,有时生活不下去了就给其他的美术学校代课,接个壁画、雕塑之类的活,好歹坚持下来了,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因为在这期间接触了许多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形形色色的。

追忆--系列四   110--220

追忆--系列四   110--220

追忆--系列五   80--100

追忆--系列五   80--100

  关键词:在黑桥

  董子琪:开始来的时候觉得有些脏乱,但住久了你会发现黑桥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熙熙攘攘,有些地方环境也非常的糟糕,但到了各个艺术区里面,又是突然闹中取静,每一次艺术家的活动,在村民和外来的务工人员眼中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不可理喻的疯子或者精神病,但其中的快乐似乎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伍伟:我觉得黑桥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有一种危机感,它是在这种很恶劣的环境中,但是你又觉得它很有机会,有点像那种大城市边缘的感觉,一个城市边缘的死角,我觉得这是它的有意思的一点,它跟宋庄不一样的地方,宋庄是一个农村的感觉,黑桥也是一个村,但是黑桥村跟城市是一种杂交的状况,所你可能前脚踏进来是农村,你退出去马上就是城市,而且他又会让你感受到这个村庄本身已经不再发展、不再建设、不再改变了,它不像宋庄是独立的一个村庄,它还在建东西,人们还在喊着口号:“我们要把宋庄建成什么、什么多厉害的一个什么村庄!”之类的。但黑桥是不再改善的一个,它不断的在恶劣,自来水是臭的、随处是垃圾、每天都在流传着各种拆迁的消息,就像我说的“危机感”、“边缘感”而在这一片的聚集,更多的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年轻的也可能是很有野心的,就如你所说那个时代的那种印记可能也会在这里重复出现。

  李易纹:我向来是不爱凑热闹的一个人,就是说人太多的地方我一般都是回避的,我更多的是和自己小范围的朋友做一些互动。

  关键词:什么时候走

  董子琪:着急走干嘛呀,现在在北京能有这么一个地方让艺术家待已经很不错了,能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

  伍伟:真正搬过来其实没有多长时间,看定是待到不能待了再走。

  李易纹:自然是待的越久越好,因为待的越久才能把装修费用赚回来,毕竟前几年装修花了好大的价钱。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