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凹凸有致:李秀勤藝術工作室

2014-08-29 09:19:09 未知

  和盲童许马正一起创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距离杭州市中心大约15公里外的龙坞镇长埭村,群山环绕,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租下一处院落,把工作室安在青山绿水之间。

  推开刻着很多五角星的木门,就进入了工作室。各种材料的雕塑作品堆满空间,盲文纸、青铜、石头、石膏以及钢筋,很多都呈现出“凹凸”的盲文状态。在近二十几年里,李秀勤创作的大量雕塑作品,都与盲人有关。“压力与张力,凹与凸的形态转换、生成过程,启发我如何去感知雕塑”。

  一段过往

  眼疾后致力于盲文雕塑

  生于1953年的李秀勤属于“知青一代”。在青岛读书时,她曾临摹过整本《金训华》连环画,被美术老师发现,招入文宣队成了黑板报主力。艺术一直是她内心深埋的一股力量。即使1973年她到山东掖县插队落户时,也还在箱底偷偷藏了一座石膏像。空的时候,她就摆出石膏画素描。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后,她进入了浙江美术学院。

  关注盲人,是因为一段特殊的经历。三十年前,李秀勤在浙江美院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任了教,有一次,她随队从杭州到了黑龙江省鹤岗市参加雕塑创作,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患上严重的风湿热,影响到了眼睛,几乎失明。

  恢复视力后,1993年,李秀勤创作了“凹凸系列”盲文作品,并办了自己的个展“触觉凹凸”,在展览上,李秀琴邀请了一些盲人儿童,让他们从触摸被雕塑后的盲文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一次寻找

  10个盲童20年后还好吗

  2012年底,李秀勤决定以“寻找二十年的生命记忆为线索,触摸人的命运、探索艺术的本真”为研究课题,她和研究生们计划寻找九位二十年前的盲童。当年的儿童,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李秀勤去年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找到曾参与她1993年展览时的10个盲人中的9个(其中一个已自杀去世),艺术成为了激活这部分人群的潜能的一种方式。

  其中一个叫许马正,除了与其他盲人一样有视力障碍,他的听觉两年前也出了问题,变得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李秀勤把他带到展览现场,做了一次互动作品《触像——给平等一次机会》,她在捏雕塑的时候,也是闭着眼睛,用触觉的方式相互认识对方的头像,来捏出来。现在,许马正一次比一次更自信,李秀勤拿出刚刚收到的短信,是许马正写的诗:“我将时光泼洒在身上,攥紧在手中,踩在足下,并仔细思量着它的形态,假如时光真的能凝固,那它又该会是件怎样的雕塑?”

  李秀勤说,她经常会和盲童们对诗,“我们的现实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而艺术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它可以跟每个普通人平等地发生关系。”

  一种坚持

  给暑假的孩子免费上课

  很多人都说,李秀勤是“跺着脚走路”的,身上似乎隐藏着不尽的活力与强力。李秀勤的创作给当代艺术本身的多元化,存留了一个特殊样本。在工作室里,吸引眼球的还有贴满墙的儿童画。每年暑期,李秀勤都会免费教村里小孩画画、练书法,算下来已经五年。没有点名,不收费用,每天早上,村里的大人们会带着孩子来,跟李老师打个招呼,聊几句家常,然后安心让孩子学一上午的画。

  2011年,李秀勤组织了一个叫做“能量传递”的展览,从中国传统书法中汲取造型元素,探索以中国文化为土壤的雕塑语言和雕塑教学体系。为此她请来书法家王冬龄、高法根等人,跟初学书画的孩子的习作同室展出,展览地点就在工作室里。

  李秀勤说,一开始,她只是想,工作室安在村里,就该为村民做点事情,所以义务教小孩子画画、书法。渐渐的,她被这些孩子打动,从这些稚嫩的笔触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纯真的状态,生命因艺术而充盈的力量。“在技法上,是我们教孩子,但是在对待艺术的态度,是孩子教我们”。这个农家院子里,始终有一股正能量在传递。

  李秀勤的院舍里摆放着很多雕塑,石墩子、绣钢筋没有过多的精心布置,像是一个袖珍的“雕塑公园”,在院子最里面,搭了一个竹架,底下坐着的是带囚拷的岳飞,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这件雕塑作品名叫《心昭天日》,有两三米高,从小稿到塑造放大、泥模翻制,都是李秀勤自己亲手做的,前后做了两年多,底下这块石头是她在开车去南浔的路上捡来的,当时正在构思岳飞的底稿,看到这块破损石很有感觉,“你看它像不像半壁江山,岳飞坐在上面,我觉得意义就出来了”。

  见到李秀勤的时候,她正在拿着扫帚拾掇院子,她种蔬菜也养花草,小木桥、杨柳树,还有几只肥肥的大白鹅,经常会“哒哒哒”就自顾自走出竹篱笆,闯进她的工作室里。为了这群鹅,李秀勤帮它们搭了一个造型酷炫的个性小屋,也不关着它们,竹栅栏只是虚掩着,大鹅可以自由地在院子的每一个角落,悠闲地踱来踱去。

  2011年,李秀勤办了一场“能量传递”工作室开放展,重点是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她请来王冬龄、高法根、韩天雍等书法名家以及美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全体研究生,每个人都把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艺术在自身释放的能量变换成作品,工作室的墙面上挂着一排排写满书法的长竹简(韩天雍书),边上一堵白墙上是王冬龄的书法。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