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黎鹰:直观表现,风景写生是现场创作的高级享受

2014-08-29 15:20:44 何妍婷

艺术家黎鹰

黎鹰  《金光大道》  53x70cm  水彩  2011

  导言:澳门,给人的第一印象即为赌城,生活其中的艺术家,尽管没有很大的市场压力,但同样地无法依靠创作维持生活。他们大都算不上全职艺术家,有固定的工作,创作则是额外的爱好。1949年出生的黎鹰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自小看着澳门的画家们在大街小巷里描绘澳门的风土人情,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走向了以水彩画描绘澳门历史文化风景的创作之路。2006年,他却辞掉工作,踏上全职艺术家的道路。担任澳门美术家协会会长的他,随着与大陆交流的频繁,也在尝试中国画的创作。

  雅昌艺术网您:本身是水彩画家,但近几年,您也在进行水墨画创作,是什么促使您开始中国画创作?

  黎鹰:现在在中国,中国画成为主流的艺术方向,但是懂得西洋画的中国画家,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画的浸淫,因为现在国内大部分的展览是中国画和水墨画,中国画家们也在不断地钻研,我在参加展览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他们作品的影响,中国画的色彩、线条等超越了西洋画的艺术手法,让西洋画家慢慢地想研究中国画的技法。目前,虽然我不是全面地认识中国画的技巧,但都会受到感染,了解其中的神秘性和深度。我本身是画水彩和油画为主,这几年,经常和会员们参加很多中国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中国画的品味和神秘感,是很有吸引力的,并慢慢接触到中国画的趣味性,但我现在还是略懂皮毛。在我们的会员中有很多高手,他们画了几十年的中国画,我正在学习技法和理论,我是一个正在学习中国画的美术人。

  雅昌艺术网:你为什么选择水彩作为创作媒介呢?

  黎鹰:19世纪80年代的澳门已经有西洋画家,比如英国画家钱纳利带来很传统的西洋画技法,一直留传下来。俄罗斯的水彩画家也留下了他们的水彩作品,并成为澳门很珍贵的艺术品。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澳门成长的美术工作者,我们一直受澳门的绘画艺术影响。在西洋画中,我们老师也是比较喜欢水彩画,受老师的影响,自然地我也喜欢水彩画,老师会教我们用笔和用色,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对水彩画都会有一种倾向。。在表达方面,我以水彩为主,尽管油画或者其他的素材也有。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您的创作都是以澳门的历史名胜风景为主?

  黎鹰:因为上世纪40年代的水彩画家,给澳门留下数十张澳门的风景画,澳门的风景充满了南欧的氛围,所以有西洋画的感觉。在艺术发展上,上世纪60年代的澳门,城市面貌尚未变化得如此强烈之前,画家们是很喜欢画澳门的风景的。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看到许多画家在街上写生,从中学开始,我就跟随老师们这么做。这样的成长过程对我有很重要的影响,让我喜欢写生。

  在我看来,澳门风景写生是现场创作的高级享受,画画的过程不纯粹为了表达一个景、一间房子,而是享受大自然、欣赏光线的变化,最大的享受是成功感。用赌城的说法,就像打赢了一场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户外写生与室内创作风景画是两回事,尽管在室内可以画一张完美的风景画,但没有现场写生的满足感。尽管现场创作很多时候会失败,就像打输了一场麻将,但我仍然乐此不疲。

  现在虽然不少旧建筑物被拆掉,但我们仍然在努力寻找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再加上现代的风土人情,希望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在我看来,澳门的画家最好描绘澳门,任何一种媒材都能带有澳门风格。我们是直接表现,现在澳门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的概念更高,澳门一直受西方艺术的影响。

黎鹰  《三巴圣迹》  水彩

黎鹰  《濠情乐韵》  水彩

  雅昌艺术网:上世纪80年代,您曾跟随王肇民老师学习水彩画创作,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下你从澳门去到广州学习绘画的?

  黎鹰:这是缘分。早年,澳门的艺术教育比较简单。70年代之前,喜欢画画的年轻人都要努力地跟随学校的老师学习。我在十几岁的时候,进入澳门美术家协会,才有一些专业的老师可以教学。这时候才发现,小时候在街上看到画画的画家就是美协会员。在那个年代,澳门是没有美术学院的,要么去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但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又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到国外深造。

  1976年,国内的美术学院恢复招生。80年代,当时澳门美协的主席知道美协里有一批年轻人需要进修,而且他和广州美术学院的一些教授很熟,于是在80年代推荐包括我在内的4个年轻人到广州美术学院跟随王肇民老师学习水彩画。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每个星期天一大早就到他的画室学习,后来大家因为工作繁忙而停止了。王老师严谨的教学方式,很讲究素描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到水彩画很多的知识,算是接受了正规的水彩画教育,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澳门回归之后,经济越来越繁盛,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外接受艺术教育,希望他们回到澳门后,中西文化融合得更加好。

  当年年轻的一代都已经变老了,当时一起画画的有30多人,但现在还在画画的只剩下10多人了,这必须靠个人坚持。在澳门进行美术创作与国内的氛围不同,在国内,画画出色可以有很好的生活,但澳门不能靠美术生活。

  上世纪80年代,画西洋画的美术工作者可以从事设计和广告行业,因为设计和广告需要手绘初稿。当时,我与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间广告公司,一边做广告一边画画,长时间处于绘画艺术和广告艺术之间,这也是当年画画人的缩影。当时也有不少的大陆画家选择移民澳门,他们主要是画中国画,到了澳门因为不会画广告,只能去画工艺品,包括花纹、屏风等。

  雅昌艺术网:您既要开公司,又要兼顾画画,会不会觉得很艰难,有没有想过放弃?

  黎鹰:有啊。因为画家投入在艺术境界中会不断追求。开广告公司的时候,无论所做的事情多么有艺术性,都是商业行为,都是一刹那光辉,只能留下一叠一叠的初稿。尽管在现代城市中,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是为他人制作,不是个人的艺术创作。很多时候在看画展时,心情会有很多情绪,跟自己说:“要努力!这么多专业画家能做到,为什么自己不能呢?”2003,儿女也已经成长,我开始隐退;2006年,我全心投入到绘画中。

  雅昌艺术网:在上世纪80年代,您即到广东举办展览,这些经历,收获最大的什么?

  黎鹰:让我发现澳门的艺术创作与大陆真的有些不同,包括风格和思方式。但更多人认为澳门的艺术发展落后,这是无可知否的,可以讲,在回归后,澳门艺术事业才真正的发展起来,但大陆在1949年即开始了合理的艺术发展,所以澳门的艺术发展相对落后是合理的。如果澳门的画家能有国内画家的扎实基础,加上外国的艺术概念,那么澳门的艺术发展将更加高尚。

  雅昌艺术网:谢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何妍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