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媚对话黎朗(五):摄影更多的可能性

2014-08-29 15:26:22 李媚

  和黎朗在1996年就认识了,却很少交流。记忆中大概只有一、两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他去美国领“琼斯母亲奖”回到北京,那时候我们住在光熙门30多平米的租房里,旁边是北京著名的水煮鱼,空气里每天充满油腻腻的麻辣味儿。黎朗是四川人,我们正好请他吃水煮鱼。黎朗送给了我一本书,送给我先生一瓶香水。那时候黎朗不善言词,基本是我们问他答。聊天内容大多是他在美国的见闻。

  这次与黎朗的访谈是5月23号他来北京参加雅昌艺术中国颁奖典礼的时候。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这次黎朗获了提名奖。

  摄影更多的可能性

 

  黎朗:现在大家都觉得好像摄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摄影来表达。一方面通过大画幅相机的使用把摄影推向一个极端,非常讲究摄影的技术性。另一方面,把摄影理解成为快拍,无数的碎片被制造出来。摄影应该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没有被发觉出来,被我们惯常的思维所遮蔽。

  李媚:更多的可能性是指什么?除了影像之外还应该是什么?

  黎朗:我觉得还应该回到照片本身上去思考,而不是仅仅站在影像上去思考摄影,回到照片作为物件这个层面上。

  李媚:那就是传统?

  黎朗:不仅仅是传统,我所理解的回到照片作为物件上是指承载影像的相纸上面,而不仅是上面的影像。我们现在谈论摄影更多的是谈论是影像、图像上的东西,还有没有可能性是这个照片本身、这个物件本身。

  李媚:就传统来说比较好理解这个物件,因为它的材料、它的工艺,它所形成的东西有关,我现在还不理解你说的这个物是指的是什么东西?我还没有明白。

  黎朗:我做我父亲这组作品的时候,就是想赋予这张照片、这张相纸上更多我的东西,把我的气息侵润到相纸上去,让相纸和影像更多地和我产生关联。

  李媚:你觉得不应该是那么薄的一个层面。

  黎朗:影像那个太薄了,没有什么重量,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谈到雕塑、油画,那个是有重量在上面的,是有很强的时间性在上面的,但是我们的照片这样的属性很弱。而且我们更多地还在谈论过去的那个时间、影像、构成等等一些东西,但是在艺术上,照片还是太单薄了。

  李媚:你希望照片还能存留下当时当下的那种的信息,现场的信息?你的意思是不是照片缺乏艺术家个人自己除拍摄的瞬时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加入?

  黎朗:对!我是想更多地强调艺术家和作品的关系。我觉得你看老照片的时候不仅仅是停留在照片的影像上面,你可能还看到一个照片边上发黄,水渍等等,还有人的手上磨损的印记,这实际上是时间赋予这个照片物件本身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看到这个老照片,如果你仔细去看,这个照片还有花边等等,这些信息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讨论,或者没有放到艺术摄影这样一个范畴去讨论。但是我们现在完全是被影像本身给迷惑掉了。

  李媚:就是说,其实你父亲的这组照片的产生也不完全仅仅是个人经验,个人生活与情感的结果,还有你对摄影的思考,以及对摄影作为一种介质的扩展或者是放大?

  黎朗:这是平行的两个方面,同时都很重要,一方面是我的经验,对人本身时间性的认识,另外一方面在摄影的范围里边我是从刚才我说的那个角度去切入的。你去看绘画会很仔细地看笔触,这个笔触我的理解是一个艺术家在这个作品上留下的时间性的痕迹,但是照片是没有的,摄影师在照片上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只是一个机械的装置留下的影像。我是希望通过在照片上地书写过程留下更多的时间痕迹,如果仔细看会看见一个时间段书写的过程,照片上会留下笔迹深浅的变化,你会看到我的时间,也会看到我父亲的时间,还会看到我拍照片的时间,我是想把不同的时间呈现在作品中。

  李媚:丰富是你所追求的。其实是大家都觉得摄影是一个很瞬间的东西,你力图要突破的就是这种瞬间性的东西,你觉得它需要一些永恒性细节性的,或者是更长久的东西充实其中?

  黎朗:相对于瞬间更长的时间性的变化。

  李媚:另外一方面,你是不是希望通过你现在的这样长时间的在照片上的书写,感受自己与照片的相处?父亲的作品,一张照片你得写多长时间?

  黎朗:将近二十天到一个月。

  李媚: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边,真是需要精心的细致的专注的,你的书写密密麻麻一行一行的,而且还很整齐。面对你的作品,我一边看一边在想,你是怎样才能保持那种专注的状态坚持每一天书写的?每天的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当然无论你再充满感情,毕竟是数字,毕竟非常的繁复,每一次在写每一张照片的时候都对于你都要经受一个巨大的考验。我觉得实在是无法想象。

  黎朗:就是挑战。就是不停地给自己设计难度、高点,所有好的东西,精彩的东西都是不停地把这个条件设计得越来越狭小,最后狭小是让你突破它。

  最开始我真的没有想到是这么大的工作量,最开始我可能想这个很简单,可能三个月我就能解决掉,后面越来越大,最后快三年。

  李媚:三年的时间,其实很挺漫长啊。因为这三年的时间你就做这一件事,除了对付工作之外。你每天面对就是这些代表生命的每一天的数字……真是挺艰难的。

  黎朗:这一版做了三年。有好几张都是写了几遍才完成。

  李媚:比如说突然之间一个是日期写错了,你画掉再写一个,你把这个过程留下来不好吗?

  黎朗:当时我是想过,后面还是决定不要这样,给自己较真,没有什么理由,就是给自己较真。

  李媚:你肯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黎朗:有一点,但也不完全是。

  李媚:绝对完全的完美主义者!

  李媚:你这组作品就只有一套,你准备怎么办呢?我觉得最好是美术馆收藏。而且必须是一个非常好的美术馆。同时价格也很重要。否则干嘛呀,这也是一个问题。

  黎朗:我是很想传播出去的。至于收藏价格我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先把它弄完了。我就是来北京之前才写完一张,当时已经快走不动路了。

  李媚:这一套是多少幅?

  黎朗:现在有11幅。

  李媚:双年展展览的是4张。那4张已经让我觉得很了不起了,你居然写了11张,难怪你要花三年的时间。中国太多的摄影家不是靠作品来生活的,一直是靠工作,所以你现在还是必须还是要打工。老魏(魏壁)现在不工作可以,太棒了,老魏的状态很好。

  黎朗: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我相信我面临的问题对于来说他不是问题,但是他肯定有他的问题在里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李媚:这么多这么好的做摄影的艺术家们,但是大家过的……可能年轻的人会好一点。

  黎朗:可能是,我也不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话想的问题相对来说单纯一些,更能涉及到摄影和艺术本质的一个问题。我就是没有想那么多,就是这样弄。比如说我在一个艺术家的体制里边,可能我想的问题并不是真正是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而是艺术策略和艺术市场的问题。

  李媚:肯定是这样的,艺术策略是好多人走捷径的方式,心态的确会不一样。

  黎朗:开始做我父亲我真的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当时我就想,管他呢,就这样弄,认就认,不认拉倒。

  李媚:这组作品对你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你给自己生命的一个礼物。

  黎朗:我就是这样想的,就是我和我父亲的一个东西,你们认就认,不认就算了,你们能看懂是你们的事情,看得懂看不懂都是你们的事情,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我自己解决我自己的问题。

  李媚:我发现只要自己真诚的、努力的,就是说能往自己心窝里戳的东西一定也能戳别人的心窝。

  黎朗:当时哪想得了那么多,后面我想这个很正常,如果你要想走一条没人的道路,当然这个道路上没有人。

  李媚:现在这种完全处于生命体验的艺术家,还不是那么多。

  黎朗:艺术上多一些,可能在摄影上少。

  李媚:我说的肯定是摄影的范围。去年的双年展以后,我就说进入当代艺术里,摄影家和艺术家没有区别,应该都是艺术家。因为摄影的方式越来越被大家选择,现在说到摄影家可能是那种还是在摄影非常传统的维度里边,还只是拍照的维度。

  黎朗:永远是如何拍一个东西,实际上不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应该是从反方向来思考。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