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书画两极分化趋势加强 领跑拍卖市场
2014-08-31 18:25:51 未知
拍卖价格动辄上亿元,画廊展览层出不穷,这是此前艺术品市场的火热态势。但今年以来,春拍市场趋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艺术品市场“冷思考”的行列当中:拍卖行如何实现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真实匹配?怎样在一级市场挖掘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艺术品收藏如何正本清源?
两极分化趋势加强
由于宏观经济近期走软,拍卖市场资金紧缺,投资者的愈发理性谨慎带来了这一场“冷雨”。加之精品稀缺,在此背景下的2014年春拍,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延续了2013年的平稳发展态势,成交规模略高于2013年春拍,拍品两极化趋势加强。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25日,本季春拍举办拍卖会的机构由2013年春拍的240家增至290家;拍卖数量增加47个,拍卖专场增加235场;成交总额为284.30亿元,这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市场相对强劲的购买力,在精品释出量减少,普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市场关注重心迁移至中低端拍品。
今年春拍,惊喜似乎太少,也只有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22亿元成交,引发了国内市场“鸡缸杯热”;“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在香港苏富比以1.16亿元成交;此外,还有来自法国私人收藏的常玉50年巅峰之作《聚瑞盈馨》。100万元至500万元仍然为市场资金集中区,这一价位拍品所占市场份额最高。这显示出2014年春拍市场两极分化趋重,中低端市场成为藏家群体最为青睐的部分,不断有新买家入场,追捧有明确传承出处的精品佳作。
近现代书画表现抢眼
中国书画是内地艺术品市场中的主力品种,也是体现艺术品市场风向的主要指标。今年的春拍,书画继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其中,这两年备受瞩目的近现代书画表现尤其抢眼。
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品市场成交最大份额的近现代书画而言,精品难现也是客观现实。大名头流拍的现象也有出现,例如徐悲鸿的《双马图》和《奔马》分别流拍;而48平方尺的范曾作品《度吕图》以720万元起拍,加价至750万元时出现流拍;陈佩秋的《仿古杂画册》也遭遇流拍。可见,如果藏家认为画作水平与高价不相匹配,流拍也是正常现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现代书画市场不可能再重复以前大起大落的格局,天价拍品有望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除了拍卖成绩发人深省,拍卖行更胜一筹的营销策略、艺术嘉年华的轮番轰炸更是令人玩味。
这一拍卖季,各大拍卖行在营销方面可谓煞费苦心,预展、论坛、私洽、微视等数管齐下,在为拍卖增彩的同时,意欲弥补高端精品减少的缺憾,让观者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接受学术熏陶。例如嘉德专门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中吴冠中的8件作品设计了独特展示场景,名曰“随心随欲不逾矩——吴冠中精品”,每一幅作品解说中均赋有诗文。
研究与学术推动缺位
在价格逐步回归的过程中,对于艺术品市场诸多问题的思考也更加广泛。许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艺术品市场缺少契约精神与诚信交易的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健康发展。只有加强行业自律,更加规范、透明,才能促进其长期繁荣发展。
随着市场趋于理性,一方面,投资群体的水平整体提高了,对于假画和浮躁应付之作,大多数藏家和经营者、投资者开始学会辨别。如果说以前的投资者是用耳朵买画,听艺术家的名头、职务,听别人怎么评价,盲目从众。那么,现在许多投资者是在凭眼力的观察和与作品的共鸣买画。另一方面,相关艺术机构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学术化,维护书画投资市场氛围和秩序。
应该说,艺术品的投资与收藏只有真正透明化、大众化了,才能拥有可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基础。随着此前的《功甫帖》真伪之争等事件,艺术品市场的冷思考还提出了如何规范我国艺术品市场拍卖行为的问题:如假拍与拍假现象较多、行业管理职能缺失、过度同质化竞争状态没能得到有效的改善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研究与学术推动缺位。■ 于小薇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