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廊模式不再适合沪上艺术市场?

2014-09-01 09:31:27 郭雯

【上海艺术调查系列三】上海一级市场的困境与趋势

  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经济规模在全球城市中排行第十位。但其文化的发展呈现一种悖论,经济的发展并意味着文化的强大。至少在艺术市场发展的30年中,北京是艺术发展和交易的中心,而非上海。一级市场包含了画廊和艺博会,上海的一级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然而近年,在随着美术馆建馆热和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上海一级市场将会出现哪些新的现象?对整个艺术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一级市场的现状是否能得到改观呢?

  画廊模式不再适合沪上艺术市场?

  画廊本是一个舶来品,进入中国以后一直以畸形的状态发展,它受制于拍卖行,本身也未探寻出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因而上海的画廊也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各自为阵”是上海画廊的性格特征,所以要统计出上海画廊的数量并不容易。纵观上海画廊的格局也极为复杂,既有从以前的书画店、笺扇庄发展而来,也有当代形态的画廊,同时近年许多国外画廊也不断涌入,从而大致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画廊格局。

M50创意园

  之所以形成这三种格局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所谈的画廊实际是现代画廊的概念。但上海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已经出现“画廊”名称,在《艺术月刊》曾刊载了“上海艺专增辟画廊”的消息。当时还有一大批湖社画廊、大风画廊、永安公司画厅、美圃画廊等画廊经常举办展览,并为艺术家销售作品,这些画廊大多以画会友为主。但也有像书画店、笺扇庄雇用一些画家为其创作,以谋取利润,与今天的画廊签约代理艺术家有点类似。

  这种形式的画廊发展至今,并成为经营上海海派艺术的重要载体,随着西方艺术的传入,他们也逐渐转向现代意识的画廊,在艺术市场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煌杰画廊、云峰画苑、嘉雨画廊、大朴堂画廊等,他们大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其海派收藏极为丰富,如今仍活跃在各大艺博会、美术馆,在海内外举办多个展览。

  2004年左右曾经中国掀起了油画收藏的热潮,这也带动了上海经营油画画廊的发展。像华氏画廊、视平线画廊、艺博画廊等。他们相比传统艺术的画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已确立了各自的品牌,运营机制也不断成熟。收藏当代艺术的画廊在上海也不在少数,而且其收藏方向也越来越细化,如老牌的香格纳画廊、奥赛画廊、M艺术空间、外滩二十二号画廊、东廊艺术画廊等。这两年当代水墨的井喷式发展,上海作为当代水墨的重镇,也带动了一批以当代水墨为主的画廊,其中以华府艺术空间、田青画廊为代表。此外,也有外国画廊进驻上海,北方地区也不断有画廊迁移至上海或设分站,像阿拉里奥画廊已于昨天下午(29日)正式开馆。

  尽管而随着M50和红坊的出现,上海画廊曾出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画廊的门店销售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即使随着艺博会的发展,画廊参与艺博会带来了一定的销售量,但也并未带动画廊门店销售。罗浮紫画廊创始人毛文采一语中的指出了其中原因:“画廊生存得很累,因为没有规矩。”画廊的生存靠积累,靠培养艺术家。但是现在大部分画廊并没有培养艺术家的习惯。王南溟告诉记者:“现在的画廊不搞收藏,他们根据市场情况买画。而且真正独立的画廊并不多,很多画廊背后都有企业支撑,完全依靠作品销售生存的画廊几乎没有。尤其是上海的画廊,很多没有明确的定位和长远的规划。北京仍有有一部分画廊正在严格按照画廊的标准来运营。”

徐汇文化艺术走廊

  甚至有学者认为,现代画廊并不适合国内艺术市场尤其是上海地区生存,他说:“画廊这个模式本就不是一个适合中国现代艺术市场的模式,就上海而言,很多画廊不办展,只是出租场地,而画廊老板办展览实际也是他们自己收藏的画。”

  画廊如何经营,龙门雅集董事长李亚俐曾经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有五大关键,即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卖得掉。”“经营画廊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但是代理一个艺术家,从他完全没有知名度到一级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需要经历多个过程,可以去国内外博览会,然后再去二级市场,但在这一过程中,画家和画廊能一直走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小,要么艺术家不做了去找别的画廊,要么画廊不代理了。”所以,由此看来,如何处理藏家与艺术家的关系极为重要。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