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第311期】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
2014-09-03 08:18:13 郭永涛
8月30日下午,“享悦汇开馆新闻发布会暨竹林新语——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在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享悦汇精彩呈现。发布会上享悦艺术机构负责人马丽洁向到场嘉宾及媒体介绍了享悦汇接下来的活动计划,以及享悦艺术机构9月至12月在北京及上海两地主办的田卫个展、新水墨新青年群展及新工笔大展。同时,“竹林新语——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作为享悦汇的第一个展览也在当天拉开帷幕,著名新水墨艺术家南溪、张诠就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墨竹图与到场嘉宾及媒体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享悦艺术机构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新水墨艺术领域的艺术服务机构,依托自有媒体及艺术空间,长期关注中国水墨艺术,以学术为主导,倡导健康、科学、正确的收藏理念,发现、推动最具潜力的新水墨艺术家,致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新水墨整合营销机构。享悦汇艺术空间的投入使用,则标致着由《享悦艺术》杂志、享悦艺术网、享悦汇组成的享悦艺术机构开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而选择“竹林新语——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作为享悦汇的首个活动则代表着享悦艺术机构承接传统,面向当代的整体定位。
竹,自古以来便被文人雅士誉为谦谦君子,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摇风弄雨,铿然有声。无论落落数枝,或是赫然臣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劲节凛凛。在几千年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竹一直与文人雅士相伴,昭示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气节。在一幅幅清韵绵长的墨竹图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留下的只有清风傲骨。然而千年一面的墨竹图已成为沉重的历史负荷,传统的技法和绘画语言已无法与时代对话。而在“竹林新语”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著名新水墨艺术家南溪和张诠分别用“南氏晕点”和“一划水墨”两种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成功地转换了传统的墨竹图式,充分表达了在当下这个充满物欲的喧闹时代里,艺术家抵御着诱惑与压力,寻求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精神向往和月下听箫,城头闻笛的竹之心境。
嘉宾:是这样的,享悦艺术机构成立于2012年,最初的时候我们是有了享悦艺术杂志,之后有了享悦艺术网,今天是我们成立了一个立体的空间享悦会。我们不是一个画廊,也不是一个美术馆的概念,通常应该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我们把享悦会想打造成一个与艺术界的、批评界的,还有所有热爱艺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这样一个群体的交流平台。这里边不光以后会搞展览,同时还会搞一些沙龙的活动,艺术讲座,比如说我们享悦艺术机构今年的1月14号成立了一个非常权威的学术委员会,这些就是完全要给我们整体的媒体来做把关的,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指导,也就是说我们享悦艺术机构所有的艺术的活动,包括杂志所有的选题、主题全部是以学术为主导的,大家也都知道这两年享悦关注的就是新水墨领域,这个也是我们通过了整体的对艺术界的衡量,因为我个人来说,不是艺术圈子的人,但是非常喜欢艺术,之所以定位成新水墨,主要是基于中国整体的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大的环境来考虑。这么多年来中国的艺术一直是被西方的文化所主导着。其实中国有非常伟大的艺术。去年我们去佛罗伦萨,参加佛罗伦萨双年展,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非常著名的一个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这一位先生就很奇怪地问我们说中国的艺术已经很伟大了,中国的文化已经很伟大了,为什么你们到我们这儿来学习?所以说很多年以来我们忽视了中国最好的、最悠久的文化的精髓。这一轮从13年开始的这一轮水墨热也让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关于新水墨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新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变化、不断创作的一种状态,我们把它视为一种状态,对应的一定不是传统,不是旧,永远是一种不断地创新的积极的正能量,水墨我们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千年文化的精神负载,它是中国的文脉,它跟西方人理解的媒材还是不一样的,接下来享悦艺术整体会为推动中国的水墨艺术尽一点绵薄之力。
雅昌艺术网:这是一个开馆展介绍一下。
嘉宾:南溪老师和张铨老师都是跟我们杂志有过很长时间合作的非常优秀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南溪老师的“南氏晕点”,张铨老师的“一画水墨”在整体的水墨界都是非常著名的,今天我们也非常有幸地请到了这两位老师来做我们的开馆展,也是令我们这个展览可以说有一个非常好的明确的定位。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位老师来做展览,也代表了享悦会接下来的艺术方向和艺术追求,就是立足传统,不断地探索当代。
雅昌艺术网:介绍一下这批作品的背景。
南溪:我是2006年的时候我画过一批用晕点画的墨竹,那个时候到新加坡有一个很好的交流,那些作品留在新加坡了。我近年又画了一些墨竹,这批作品实际上是用明代的《墨竹图》重新解构,重新构图,用我的晕点的方式画出来的作品,从一个图像重复图式,用墨色的、绿色的跟红色的,跟我自己几个比较常常用的颜色做出来的作品。这个作品的目的我想的是重复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新的图式的表现方法,激活传统,用明代的《墨竹图》和现在的表现方式给它结合起来。
创作方法就是用了我的晕点方式去激活解构中国传统的墨竹图式。更容易跟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我们现在的水墨画更容易的一种沟通,但是语言是用非常个人化,是我自己的语言方式,这样子结合起来也就非常不一样。另外一个传统里面很少有一个图式反复地重新出现,可是现在水墨画,比方说很多人有不少的作品他是换汤不换药,你看它是不一样,实际上构思和想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类型不一样,所以我仿一下这种关系,我用同一个图式反复地画,用不一样的颜色和不一样的感觉画这张图式的时候,重复性现在就有了新的表现图式就更强烈了。
南溪:特点:墨色通常我们可以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性,绿色现在是环境保护和春天都要用绿色环保的;红色这里面我用这种薯红有有一点性感或者是更有其他性,这样组合在一起让读者有宽阔的,更多方面的想象空间,给人更强烈的比较难忘记的一个视觉组合。
这幅竹子是明代的一幅《墨竹图》,我从里面选出了一小枝,非常经典的一小枝重新复数地结合,高低大小不一样,但是观念还是复数形式,我用晕点也是复数形式,让它有机地相互呼应。用墨点里面反复很内心的,慢慢地向念佛一样的感觉很内心的,一次一次反复晕点的时候用这种方式,用心境跟明代的艺术思想理念有一种相对的沟通。所以构图穿插组合的时候,你看这个图式很像传统,但是又很现代,用这种好几个方法去配合出来的。
另外一幅在右边这幅画是郑板桥的一幅作品,我直接用郑板桥的作品给它翻转过来用现代语言去解读它。古人的心绪像现代画竹子要画到像郑板桥,明代的竹子是不可能的,我们人认不是那个时代,用他一样的语言去表现的时候永远达不到他,但是我用自己南氏晕点的方式解构,深入跟他沟通的时候,我的感觉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语言的表达方式,这样以后用这样的方式激活传统,看看这种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在今天里面怎么样巧妙地有机地衔接,然后走向国际。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让国际的还是中国人都能看得懂,但是那种语言的植入应该是艺术家自己很个人化的,所以我一直是非常强调一点,如果是个人化的艺术语言的建设性不到位的时候,你画多大的画或者是多少都是有问题的,但是艺术语言建设到位的时候或者是有一定深度的时候你去表现什么样的物体,比如说我以前做女兵,我做晕点,我做3D,但是我现在做传统的郑板桥的作品,我把它翻版过来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得懂得我国在想什么,我在做什么,我怎么样在做新水墨。
张铨:这次的展览是享悦艺术办的旗下的一个享悦会,主办的第一个开幕展,我跟南溪先生应该刚好我们都画过竹子,他在06年开始画竹子,我在10年开始画竹子,这个东西真是想法不谋而合,在那个时候我们两个并不认识,而且也没有看过对方画过竹子,一个是这次展览叫“竹林心语”,这个题目我们好象也经过多番考量,最后定的是“竹林心语”,因为竹子是中国的文人心中的一个很高洁的气节,关于中国文人的气节以及气质,对文人很高的一个评价的东西,而且文人也喜欢用竹子来比喻自己。
我们对竹子的依恋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也是借竹子来表达内心在当下这种浮躁以及物欲横流时代很多问题、很多事情的一些反思。我跟南溪的语言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用“点”,一个是用“一”;就说我自己吧,我的所有的作品都是用“一”来完成,从第一笔一直到最后一笔,一张画可能几十万,有的画大的时候要几百万一个“一”来完成,这也是一种内心的关照。有一个很有名的艺术家说我的作品是一种中国式的细腻与时空的对话。中国式的细腻就是中国文人的心境,我用这样一种语言完成自己的作品,一个是想跟过去、跟传统的绘画拉开距离,跟过去、跟前做得不一样,也是想试图寻找新的系统和新的方法论,我们知道如果在传统这种系统走下去是无法往前再走了,因为传统的语境是属于古人的一种语境,它跟当代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我们说中国绘画宋画应该是最高峰,宋以后中国画画在走下坡路,不管后面出现了很多很优秀的大师级的艺术家,但是整体来说是无法与宋相提并论的,就是说中国画在那样一个系统下在走是没有可能性的,现在进入当代以后,这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完全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用这种古人的思维、方法论去作画是有问题的,那是自掘坟墓,这种艺术走到头了,无法往前继续走,这个时候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建立一种新的全新的系统,建立自己的方法论来做自己的作品,我选择了“一”,很多人认为你的视觉上面选用竹子,古人也很多用竹子,但是我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的方法,我的一,也有人问我说一跟中国文化的关系,表面来看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方面,其实我在做作品的时候强调艺术的综合性,我有行为、禅宗以及很多很多的包括单数和复数,以及极简和极繁在我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我是想寻求这种艺术的综合性,而不再去强调它的表面的东西,也不太强调艺术的这种审美,因为在这个时代,在当下审美已经变得极其不重要了,审美是一个现代主义考量的事情,在当代审美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地就是要怎么去传递自己内心需要表达的东西。
我的作品画竹影,因为在古代古人喜欢画竹子,但是我觉得竹子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些东西,我想画的是竹子背后那个影子好象不存在的东西,我把它画出来,其实它也是真实存在的,在视觉上面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始终想做到的是在传统的这种视觉上面,或者是思维上面,找到这种传统的负空间是什么,因为我们在传统系统下面的审美,以及对艺术的判断已经到了一个高度以后,我们在考虑这种传统的负空间在哪儿,也是我在现在这个时代,当下研究的事。在我选择竹影,我不是画的竹子,我是画的竹影,画的竹子背后的东西,我觉得背后的东西可能更有意思一些,就是这样。
雅昌艺术网:雅昌艺术网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享悦会艺术空间,享悦艺术机构是目前国内专注于新水墨领域的一家艺术服务机构。正在这里进行开馆展的是南溪、张铨“新墨竹”图式鉴赏会,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享悦艺术机构的负责人玛丽姐女士,以及艺术家南溪、张铨老师来为我们做导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展览的现场吧。
雅昌艺术网:感谢网友收看本期的雅昌带你看展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郭永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