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萍:平静温暖,是种“不穿铠甲”的力量
2014-09-03 15:46:36 Asura
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纪晓萍,1967年生于辽宁。曾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后进入中央美院学习。作品采用古典绘画方法,色调温暖圆润,主人公多出为安静的人、动、植物。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争斗的,温和、善意的力量。
《生命的温暖系列》
女人和女人间的友情,有几多种。互相照顾担待是一种,带着伙伴的亲密;互相懂得的是另一种,你在我眼中是直截了当的明白;纪晓萍和张越就是后一种,彼此间更像大女人的精神交流。一个每年大部分时间在东北画画,一个在电视台主持女性节目,相遇一次不易。找个酒吧聊天儿,聊的也是爱情、婚姻、情感这些大话题。张越对她最特别的印象,是这个女人不急。不急于开拓市场,不急于让人知道她,有一搭没一搭的,那点热情都在画画上了。而提到那些作品时,张用了一个准确的词儿,她的画带着一股子“母劲儿”。
今天我们来走近这个淡然、慵懒的女画家,看看究竟。
一、温暖,是种不穿铠甲的力量
在纪晓萍和张越的那次偶遇上,她们之间的对话很有趣。张越问,这两年在干嘛?她说,画画儿。张越问,画呢?她说,没带来。张越问,有画册或照片吗?她说,没带来。答案让人一笑。如果你觉得她太脱俗不在意,也不是如此。博客里分明记录着她的新作品,更新地很快,画地勤奋。那些画里有女人、孩子、动物、树、果实,一切都饱满柔和,散发着女性气息……只是对这个黑发素衣的女人,热爱与不爱的界限太明显。在绘画的一片天地里,一呆就是一整日也不厌烦;对怎么“卖掉”“炒热”这些画,她兴致寥寥。她是个沉静的人,画是沉静的画。在人们不顾一切去拥抱更多时,她退回自己的一角,跟热闹无关。作品中的静谧、安宁,大抵就是她的心境。
《生命的温暖系列》
有人将纪晓萍的作品,比作童话世界,因为它们纯净无暇。神情淡然的女性,温情脉脉的、低垂着双眼的马;植物的叶片轻薄剔透;温顺的天鹅、幼稚的雏鸟……它们共同将你带入一个精神的世界,安抚受惊的心绪。但尽管描绘的是单纯的事物,画面具有治愈性,甚至偶有想象的色彩,我们仍不能简单的归为“童话”。因为它并不幼稚。画家采用的并非女孩画的清丽色彩,而是一种大温情。这里没有捏住嗓子的稚嫩,是一种经历世事后的豁达和成熟。可以说,纪晓萍画布上的动物、植物,都藏在一种爱之后,让人感到生命跳动的脉搏。它们被关怀,被在意。这种情感是奢侈的,虽然它无法带来利益的交换,确是久违的温暖。
而作品中还有一种浓郁的特质---“善”。这种无形且难以被定义的美德,虽然柔软,但是一种无所畏惧下的平和。画布中的角色安静地生长,隐去了明显的快乐和悲伤;虽然艺术家并没有强调女性的意味,却时刻流露着宽容,柔和与一种韧劲儿。风格的一致、稳定,也许昭示着在这个年龄,女性已经获得的丰盈和云淡风轻。纪晓萍说,“我只会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喜欢的事:绘画”。这种纯粹与笃定,让这些作品柔中含刚,添了分量。
二、作品赏析
从作品题材来看,纪晓萍并非无中生有的“造物”,而是本分地从生活细节入手。这是女性艺术家明显的特点。她们善于利用敏锐的观察,去发现平凡之物的美好。于是画面里出现了充满母性的女人,偷偷探头的婴儿,温顺的动物……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这些日常所见在她笔下产生了“非现实”的观感。首先是背景的处理。这些画作缺乏具体的发生环境、时间线索,亦没有明确的故事性……显得人物突兀地出现于此,无法让观者产生更多理性判断。这种甚少现实标记的描绘,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映了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它本就没有时间的界限。其次,是作品的视觉“戏法”。由于画面中阴影部分缺失,让人产生了一种脱离现实的错觉;而前景与背景笼罩在统一的暖色调之下,减小了对比,形成了自然地糅合。不论画中的人物、植物、动物都圆润饱满,整体传递了温柔纯净,又成熟的气息。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张越多次提到的“母劲儿”。
《生命的温暖系列》
在《生命的温暖》系列里,纪晓萍画出了四十岁女人的充盈淡然。这是一种经历后回归单纯的选择。不禁让我想起张越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她”喜欢看男女友好分手,喜欢看女人懂得惦记别人,哪怕是和自己无关的人“。今日看这句话,也许能理解她们二人的惺惺相惜是来自一个词:善意。在一个凭理性取胜的社会里,这种人性的温情显得另类;可它也像水一样柔,化解了人们的防备。纪晓萍的作品里的真与善,无邪与放松,正是另一种容纳生活的态度。
(责任编辑:马思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