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朱莉燕:大漆背后的水样女子

2014-09-03 19:36:04 于淼

  雅昌艺术网:朱老师,您好,您这一次的《黑米去哪儿了》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漆画专区,我想问一下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

  朱莉燕:《黑米去哪儿了》里面这位小姑娘是我生活当中一位好朋友,是一位80后,很特别,她自己一个人,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作伴,她非常爱这两只动物,这两个动物生活在一起,也好像一家人,相偎相依,很欢乐。但是有一天那只狗走失了,这只猫很伤心,这个小姑娘也特别难过,一直找,却找不到。我发觉在这个时代当中,很多80后成了宅男、宅女,他们更愿意居住在自己的空间里面,社交活动少,对动物也特别依赖,这也体现了他们内心比较孤独的状态。这个小姑娘很有才气,会弹琴会画画,我特别喜欢她,所以画了这幅画。

  雅昌艺术网:您刚刚有说这个《黑米去哪儿了》的这个创作题材是源自于你对80后的关注,你为什么会关注到80后?

  朱莉燕:艺术创作需要比较强烈的生活激情和热情,年轻一代的激情和热情是我们艺术家一直都在关注的,他们年轻,对生活充满了追求和冲劲,在他们这个年纪段,对生活有一点懵懂,有一点彷徨,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很明确的方向,还在寻找当中,我觉得这个也是生活的一个常态,很多人也都是这样。

  雅昌艺术网:这个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当下的什么反思或者是想表达一些什么内容呢?

  朱莉燕:我觉得,80后的年轻人,应该还是要主动走出宅男宅女的独处空间,从虚拟网络中走出来,除了关注动物的情感,以及从与动物的情感互动中获取安全感外,更多的还是需要增加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不断地去尝试寻找生活的乐趣。

 

 雅昌艺术网:我们今天在你的工作室也看到了非常多的画,这些画大部分是关注女性题材或者是花卉题材,你为什么会关注这些题材呢?

  朱莉燕: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创作时很大一部分灵感来源于对生活之美的追求,在这个世界上,女性形象很美,花卉也可以作为女性形象的一种象征和代表,女性情感上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感性。她将那些对生活细节的体悟或是情绪化的感触都一一体现在感情世界中,我的画面主要从女性的情感、情绪角度表现女性的这特质态。我最近创作的系列漆画叫《水样,不落的灵》,画的轮廓是一个水滴的形状,中间主要是一些青年女性的形象,每一张都是不同的表情和状态、情绪在里面,来表现这个时期的女孩子对生活对事物的感受是非常纯真、质朴的。为什么要叫“不落的灵”,这种自然气息的感染力是很直接的,所以每一张画有不同的表情在上面,就在这个时期。

  雅昌艺术网:我们知道传统的漆画与现在的漆画相比,无论在题材、技法或者是渲染画面上面都有一些变化,有一些加入了当代的元素,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的?在以后您的作品创作或者是境界创作当中,您会用这种当代元素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上吗?

  朱莉燕:现代元素的渗透,是漆画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我们漆画在之前的传统时期,主要是以技法为主,技法做得很完善、很精美,可到了现在这个时期,漆画已经独立成为了一个专门画种,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而艺术是不拘泥于技法的,漆作为一种材质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可以创作出很多焕发式的创作方法,包括现在所见的一些比较当代的方法,这只是一些方法,我相信还可以创作出更多的表现技法。漆作为一种材质来说,是一种表现手段,是一种媒介,最重要的是艺术创作,作为媒介来说,不应该局限在传统工艺上,要有更大的延展性。我也会不断探索新技法,并运用到创作中去

  

雅昌艺术网:我们都知道做漆的人需要比较有耐心的人,因为不同于油画,油画可能一天就可以创作完成,但是漆画有时候需要两到三个月,甚至一到两年,您是如何应对创作上的寂寞?

  朱莉燕:漆画创作跟其他画种的创作确实不一样,漆画创作初期我也有过困惑,因为之前我画过油画,油画的创作及修改效果即时可见,而漆画创作则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工序是一道接着一道进行下去的,所以我也已经逐渐适应这个过程了,它给我一种沉静下来的力量,让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这种漆画的创作过程要很久,有的甚至要一年、两年,这个时间足够给我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整幅画面的创作、制作还有规划掌控上,我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并琢磨它,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雅昌艺术网:你之前是学油画的,其实油画在当代艺术来讲已经走到走向国际了,在一级画廊、二级拍卖行的表现都非常好,那你为什么会转而选择做漆画?

  朱莉燕:我是师大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的是装饰专业,漆画当时只是装饰专业中的一门课程,油画纯属我的个人爱好,业余时间尝试做一些油画创作。因为我接触过漆画,漆画材质的美感,还有它的制作、创作过程有种让人不断有惊喜,不断有创作激情,不断有新发现的神奇魅力,它似乎一直能给我带来惊喜,我很迷恋它,尽管我曾经办过一个小型的油画展,但我依然决定从油画转向漆画,专注于漆画创作。而油画则作为我收集生活灵感的一种方式、对生活激情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及收集素材的一种方式。

  雅昌艺术网:你如何看漆画在福建艺术市场上的表现?

  朱莉燕:福建这个地方我觉得有些特别,像上海、北京甚至是北方山东一些地方,他们的艺术市场都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做得不错,福建的艺术市场还比较空白,至少在前十年是这样,做的人比较少,大家对艺术品收藏的认知度也比较低,福建的早期藏家更愿意收藏红木。但是这些年福建省政府方面对漆画的支持和推广一直在做工作,包括现在学院里漆画专业的设置,有很多漆画创作者已经在我们福建落地生根,所以我觉得漆画市场将来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有很多的拥护者,整个福建对漆画的认知度也不断提高,所以应该是有很多人会喜欢,市场前景是很好的。

  雅昌艺术网:你的漆画创作经历过瓶颈期吗?如何克服?

  朱莉燕:这种时期我觉得有上升期就有下落期,这个就好像月亮圆就必须有缺了,缺到极致自然就慢慢走向圆满,我觉得绘画也是一样的,绘画市场在低谷的时候让我们积蓄能量,让我们修身养性,然后积累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慢慢往上升的态势,这个是不用担心的。

  朱莉燕:我觉得就是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艺术创作不是为市场,艺术创作为的是自己对艺术,对美的一种追求,我在画画的时候,应该来说,我是不会考虑市场需求是什么样的,我应该是说更是关注于自己的内心,我觉得真正的艺术还是真诚的,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以一个真诚的心对待艺术创作,你是真正的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和美,来创作你的作品,那这是你的东西,而不是产品,这个才能叫艺术品,是个性化的东西。如果说为了迎合市场,就容易变得类似产品,丧失了个性化的东西了。说到收入的问题,漆画没有市场之前怎么养?大部分从艺者都有一个职业来养自己的生活,像我是当老师,很多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是自身的一种追求。

  雅昌艺术网:我们知道漆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追溯到诞生已存在7000多年,当然,这个画种在市场开始还是属于初级阶段,包括在画廊跟拍卖行的亮相也比较少,但有人说是缺乏像美展这样的大众平台,不仅向藏家,向专业人士也可以向大众展示,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对漆画的定义不太明确,您如何看?

  朱莉燕:漆画确实是一个新兴画种,在全国美展当中油画和国画的参加者人数是以万计的,漆画展区全国的参与人数只有2000多,说明漆画在全国的普及力度和认知度还是不够的,所以漆画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还是一个起步的过程。

  

雅昌艺术网:您对漆画新生代力量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朱莉燕:现在80后、90后有很多优秀的艺术毕业生,他们其实有很多的才能和激情、灵感,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跟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接收的信息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成熟得快。但我就是觉得,在大量的信息当中,一定要找到自我,坚持自我,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坚持下去,这也是我在做的事情。我也是在不断地寻找,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是自己对艺术、对审美、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寻找的是自己的哲学观。

  谈一下《忆夏》系列,《忆夏》是我去年的一个创作系列,也是女性题材,这个系列当中的人物都手持一束荷叶或是莲蓬,这个灵感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我们走过河塘的时候,我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对河塘的气味,气息,荷花、莲蓬的清香,或者是你在河塘当中感受到的河塘的气息,这种气息久违了。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很难用心静下来去感受一个气味,一个气息——自然的气息。我们被太多的俗事,太多的琐事纷扰,比如说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大量资讯的冲击让我们忘了自己,用自己的身体发肤还有五官,五觉,鼻、眼、舌感受自然,对我自己来说也是这么感受的,所以我那时候突然间有这种想法,要表现这样一个题材。为何用“忆”呢?因为在我的回忆当中,用回忆的“忆”字来遥想夏天。为什么用“忆夏”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在回忆当中,一个气味的回忆会让你更受感动,想一想,感受一下,在你的记忆当中闻到一种气息的时候,因为它原本就存在于你的记忆当中,你会更加心动,比画面更加能够让你心动,所以我画了这一组题材就是《忆夏》,人物当中的前两张是闭起眼睛的,这一张是睁开眼睛的,为什么要闭?就为了体现“嗅觉”,感受这个气味,所以荷叶或者是莲蓬对夏天气味的回忆,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