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艺术市场催生艺术博览会过载现象
2014-09-18 10:44:12 曹俊杰
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
在9月上旬的上海,专业性的艺术博览会,几乎摩肩接踵。就拿上海标志性的展览场地上海展览中心来看,9月9日刚结束以影像收藏为核心的上海影像博览会后,9月11日就又迎来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而与此同时,在上海集合商业和艺术的K11购物中心也开幕了其首个艺术都市博览会。
通常,聚焦于交易质量和所展售的作品质量,艺术博览会往往要错峰而过,不在同时同区域举办,也是各大博览会之间心照不宣的协作。这不仅考虑到博览会需要给予藏家一定舒适的现场体验和购藏环境,也要照顾到参展商画廊能够分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上海却似乎永远不会嫌弃博览会的过载,很多艺术经纪人忙碌着从一个博览会现场赶往另一个现场,从一个酒会转向另一个酒会;藏家们也在其中疲于奔命,往往这边厢还没怎么谈拢成交的事,那边厢电话就催促着去另一个博览会的现场看作品。
艺术博览会的过载,可能有三个原因。首先,对于各自博览会品牌的塑造需要。在上海,艺术市场的交易还主要以当代艺术为主,这样的市场生态促成了当代艺术博览会扎堆的情况。而各种博览会,至今还没有一家做到像“艺术北京”那样能够一家独大的全面型的艺术博览会。因此,制造一个区域内最有影响力、有特色的艺术博览会,成为了各家博览会组织方的目标,而扎堆竞争的结果,就是比拼能够吸引的藏家实力、服务的专业度。
在其中,诸如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早就成立多年,在2007年开办之初,也曾被视为可与当时的香港艺博会(今天改称香港巴塞尔博览会)相媲美,然而,2013年因为投资方的缘故而停办一年,今年卷土重来,已经早已褪减当年的锐气和吸引度。而上海影像博览会、艺术都市博览会都是新崛起的品牌博览会,通常博览会的第一年都因为够新鲜度而是个好年份。市场定位类似的老牌博览会的不稳定,这就给予这些后起之秀有了一定的空间可以操作,也因此成为主打各自品牌的最好时期。
其次,各个博览会商业运作的诉求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博览会并不以销售为目的,而是借以提供给赞助商更多的人流量和广告辨识度。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即使把艺术博览会变成艺术展览会,博览会的组织方依旧可以通过赞助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把博览会的人流量变现。上海影像博览会今年通过低门票价获得人流潮涌,来稳定其第一年的品牌美誉度。当然,其交易情况也不错,因此考虑明年要提高门票价格。而在购物中心K11举办的艺术都市博览会,就打造一个与家居、设计、生活美学相结合的舞台,希望制造差异化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藏家。
然而这种不以销售为目的的博览会方式,可能并不能获得持久存在。考虑到参与博览会的主体画廊,付出一定的成本——展位费和各自的营销费用,并不希望只是让大众获得一饱眼福,需要有实力的藏家把展览的作品购买。如果博览会吸引的人群购买力名不副实,那么顶级画廊参与博览会的热忱就会消褪。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来越次的博览会质量,进而导致越来越少的参观人群,对于画廊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差。
还有一点,就是新兴画廊实体的需求,促成了博览会今天局面的多元化。在上海,越来越多的新画廊开设,这些新画廊因为根基尚浅,没有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需要通过大喇叭似的广播平台进行销售和自我宣传,参加博览会就成了这些新兴画廊的最佳选择。这些画廊并不像成熟的画廊那样,看重博览会带来的实际成交。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并在艺术生态圈中立有一席之地。而这些新兴画廊,往往因为其自身和代理艺术家知名度不高,并不能参加高端的艺术博览会,因此参与层次稍低一些的博览会,就成为它们本身的机遇。
过载的艺术博览会,可能反映了艺术市场这样一个现象:在这多元化的市场转变中,传统的市场供需已经被各种新的模式所替代,与其费力搭建藏家购买艺术品的平台,不如制造一种崭新的视觉景观,通过这种景观,搭建和一些品牌的文化上的关联度。至少,对于这些品牌来说,艺术看来是高雅的,并不是特别商业化的,是容易让观众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把这些品牌顺带牢记心中。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