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藏家故事】郑添元:发散新水墨收藏的“空间力量”

2014-09-23 22:38:53 王林娇

  导语:在当下新水墨藏家和经纪人群体中,大都是70后,少有80后的年轻人,但极少有人能像郑添元一样,虽正式开始介入新水墨的时间不长,但收藏却已有十余年。对于80后的郑添元来讲,是如何开启书画收藏和经营的经历,如果说可以归功于当下市场的引导,不如像他自己说的 “胆大”,连同对于书画收藏和经营保持的一种激情,而这种激情正是建立在他对于书画天生的喜爱之上。同时,法律专业出身的理性优势又体现在处事之中,即使是在新水墨市场多变的今天,任能够保持理性的分析,极为难得。

  “我的梦想那个时候挺简单的,就是想要考中国公安大学,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大学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从事了一些字画相关的事情,投入了更多的心思了,一路走来,算走进了书画这个行当。”时至今日,虽然已没有当年对于公安大学及法律专业的极度热爱,但这种专业模式下的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成为他事业中的基石。

  周思聪开始的收藏

  其实,严格说起来,郑添元正式收藏和经营新水墨的时间并不长,从2013年8月份到现在,仅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是对于新水墨的观察却由来已久,对于艺术行业的涉足更是十余多年。

  “新水墨我是从2013年的下半年开始进入的,这之前我一直是在拍卖场中,涉及到的也是一些相对比较传统的水墨,涵盖了李可染、周思聪等近现代艺术家,也包括朱新建、李津、李孝萱等当代艺术家。如果严格的说我在书画这个行业开始的话,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在北京读大学,期间买过三张画,其中一张是周思聪的一平尺的人物画,画的是大芭蕉叶和一个小男孩、小女孩,当时是花了1.2万元,直到现在我都一直保存着这张作品,也是感觉这是我收藏的开始,是一种缘分”。这对于从小就喜爱绘画的郑添元来讲,在他的艺术事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张作品,同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建立了他与艺术品收藏以及经营的缘分。

  对于郑添元而言,2000年大学时期收藏的那张周思聪的作品,其实是对于书画热爱的一种回归,和多数的童年小伙伴一样,他在小学时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素描,但是后来由于学业上安排,就没有在继续学下去。“那个时候我在北京读大学,周末或是寒暑假的时候,都要回老家去,恰巧我的邻居,是一位喜欢字画收藏的老者,他带我出去看展览,拜访艺术家,也就是这样慢慢的接触走入了了艺术行业”,和别的大学同专业的朋友不一样,法律专业的他兴趣就是书画,并且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收藏。

  “2006年的时候,我跟着我的师傅一起学习和收藏艺术品,两地,当时和师傅一起接触的就是50、60后的艺术家,相对来讲还是比较传统的一些水墨艺术家,后来到2010年的时候,跟着我师傅开始去拍卖行竞拍一些作品,在2010-2013这三年,在一级市场接触的艺术家相对比较少。到了2013年,我抱着自我历练心态,在河北沧州创建了我自己的一个空间,一方面是想把我之前收藏的一些东西整理一下,另一方面发觉沧州几乎是没有这种形式的水墨空间,想着是做成一个沧州本土全国藏家交流的地方”,诚然,对于沧州的这个空间,不仅仅是要作为藏家交流的空间,对于艺术家而言,尤其是现在的新水墨艺术家,郑添元更是把他们介绍到沧州来,介绍到河北去。

  新水墨之

  在对于新水墨的观察上,郑添元再次表现出了他理性的一面。2013年下半年是新水墨艺术家大放异彩的一年,从市场表现而言,以曾健勇为例,其作品的价格甚至以4-5倍的价格增长,敏感他早就嗅到了其中的韵味,但是却迟迟没有进行收藏和经营。

  “上年的8月份,我到上海是去参加一个拍卖会,回来的时候心想着去南京见见朋友,转一转,当时也是赶上了曾健勇的一张作品,准确的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新水墨艺术家的作品收藏,但是在我出手收藏新水墨艺术家作品之前,我早就开始关注这个群体了,新水墨最早的时候在北京,是大概2012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动向,2013年南京新水墨市场最为火爆,今年的新水墨的势头明显到了山东,潍坊、淄博等地,这些地方开始小范围的有了新水墨的展览。并且在山东,收藏和经营新水墨的人其实多数是画廊二代们,也就是从这些年轻人开始,他们真正的打破了父辈对于他们的影响,思路和想法都比较的开放,这也是为什么新水墨能够在山东开始的原因”,就新水墨的市场发展,以及这股苗头的走势和趋向,郑添元如此对记者说道。

  而迟迟没有下手收藏的原因,还在于新水墨作品的尺幅问题上,在他接触新水墨之前,他所收藏的作品都是传统的水墨作品,讲究精品,从尺幅上来讲,差不多是33X46cm的那种小幅作品。但是新水墨尺幅较大,较小尺寸的作品都差不多是四尺整纸,虽然单平尺的价格并不是特别的高,但是一件作品的总价,则因为尺幅的原因而变得很高。但是随着新水墨艺术家作品越来越多,且大都尺幅相近,可确是喜欢,也就慢慢接受了这样的局面,不再成为收藏的瓶颈。

  但是郑添元一旦确认了新水墨艺术的方向之后,他在收藏和经营之中的胆量就极大,在他看来,不管是新水墨还是传统书画,藏家最害怕的就是怕买到赝品,因此原由,则不会计较相对比较高的价格,但是他同时表示,这种胆量是建立在对市场的判断之上的。

  “买到艺术家的精品,虽然是以相对比较高的价格,但是这一方面是对于自己收藏品质的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和艺术家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机会。经常的现象就是,收藏一个艺术家的10张普通作品,远远比不上收藏一张其艺术精品的效果大,这样也是给艺术家传递了一个信息,起码自己在和艺术家的认同上是想通的,是一种信任的建立,当然也能在日后和艺术家在一个学术层面上进行对话”,郑添元深谙在艺术品交易和收藏市场中的信任建立之道。

  而在谈起“何为新水墨”这一话题的时候,郑添元则有着自己更多的理解,他认为“新水墨”的叫法如果严格论起来的话,其实是一种不准确的叫法。

  “新水墨这个说法是人们自己喊出来的,并没有一些所谓的学术理论的支持,现在所谓的被称为新水墨的艺术家,其实从绘画的语言上来讲,是他们创作时的技法、以及语言和传统都不一样了,但是其实从田黎明和刘庆和老师等开始,他们的创作语言和技法都已经和传统不一样了,那为什么不称之为新水墨呢?在我看来,他们的作品完全可以被放到新水墨的范畴之中。另外一方面,现在的70后,包括80后的艺术家,则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不能固守以前那种传统的东西,相对的就会产生中西合璧的东西,所以新水墨其实是好多元素交织在一起而产生的作品”,郑添元对记者说道。

  发散空间之力量

  “现在沧州的这个空间基本上是一个交流的地方,但是面对的还是全国的市场,因为毕竟现在我在收藏和经营的艺术家是以全国性的艺术家为主,真正在沧州本土的艺术家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也是最近一直在拓展另外一个空间,就是石家庄,我是希望能够逐步的扩展空间的影响力,真正做到相互的支撑,当然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在河北建立起新水墨的一个据点,让全国的藏家一说到河北的新水墨,就能想起我的这个空间,这个应该来讲是我在努力的方向”,在谈及自己对于空间的规划时,郑添元则思路非常清晰。

  作为常年在书画市场中的郑添元来讲,他深知在书画收藏和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寻找终端的藏家,因为在当下的书画市场中,他身边所接触的人还是以书画经纪人为主,真正意义上的终端藏家非常的少,并且在同行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业务上的不便,而如何培养藏家以及寻找终端客户则成为他当下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为什么会在石家庄这样一个相对新水墨比较少的地方开办空间的原因。

  而在发散“空间”力量之外,郑添元还在筹划着马上到来的一个重要展览,这件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11月8号,沧州美术馆,我策划了一个四人联展,党震、秦修平、杜小同、郝世明等四位艺术家,每位艺术家大概有100米长的展线,体量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当下新水墨市场的中坚力量,我在筹划这个展览的时候,也和同行朋友交流过,这四位艺术家是我们圈子里一致认同的艺术家,在艺术风格和学术的认同度上,都和我们相契合,基本上算是比较成熟的艺术家了”,在谈及到马上开幕的展览之时,郑添元抑制不住的兴奋,而在这个展览之后,郑添元也表示,希望能够在沧州建立其新水墨的收藏和推广体系,“接下来可能每年会做一两次比较重要的展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80后,甚至是90后水墨艺术家展览,这都在我的计划之内”。

  结语:在郑添元的自我的新水墨收藏和经营的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这股新水墨热潮所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来源于外部所强加的,而是在郑添元逐步的经历中体现出来的,正如他所说,很多的事情看多了,听多了,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思考,都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所以说,眼力、财力和魄力是在收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判断的基础之上产生出来的魄力尤为重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