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小观唐代山水画

2014-09-30 16:11:28 杨文

  唐代山水画分南北二宗。北宗是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青绿着色山水。李思训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他师古但不泥古,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意境超绝,峰峦俊秀,树密掩映,烟雾飘渺,尤工山石林泉,多表现幽居之处,用笔遒劲,严谨精致,他的金碧青绿山水更为突出,色彩浓重,独树一格。从他作品中可以看到小青绿到大青绿成熟与发展过程,为北宋时期的青绿山水画大繁荣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李思训身为皇师,其画作表现了贵族阶层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受当时社会佛、道及文人隐居习尚影响,作品中也流露出追求世外桃源的意境。后世著名画家荆浩评李思训画作“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他的画风流传至宋有赵幹、赵伯驹、伯骕 ,以至李唐、马远、夏圭等名家。如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为勾线填色的青绿山水,在展子虔《游春图》的“空勾无皴”的基础上略有皴斫,有了不明显的“小斧劈”痕迹。树木山石结构繁复,树枝已经有前后交叉穿插。此图具有“江天浩渺,风帆溯流”之境。

  南宗是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画风。王维是唐代久负盛名的大诗人,又是才华横溢的大画家。其画作影响着中唐以后山水画发展历程。他是文人画的鼻祖。王维深依禅宗,其作品渗透着佛学思想,正如他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蕴含着禅学境界,诗画相互渗透,使其作品具有深邃静谧的诗境。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他的山水能集众家之妙,既有接近李思训青绿山水,更有笔意清润、独具特色的“泼墨山水”,用以单纯的水墨变化表达淡雅的景色和心境。明代董其昌说“王摩诘始用水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至元四大家皆其正传。传世的王维《雪溪图》可以说是最接近于史载王维绘画风格的一件作品了。

  还有,晚唐的荆浩也是位承前启后的重要画家。历代画史画论都爱引用荆浩的这几句话:“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他本人在《笔法记》中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这两段话确实概括了荆浩艺术的一大特色。他的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独辟蹊径。如《匡庐图》,用高远的视觉描绘了庐山一带的景色,以勾、皴、染三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结构,形体凹凸,又表现了物体的分量、质感,充分地发挥了水墨技法的优势。其作品以及画语录对我学画影响很大。

  我的山水画是从临摹唐代李思训、王维、荆浩等着手学习的。我学习中重点把握三方面:一是认真读原作。从揣摩画家构图立意到山石树木的勾皴染点,再到笔墨运用、色彩变化、景物意境的描写,我感到读原作的时间要比临摹的时间要长。二是学习中以临摹原作为准,力争忠于原作。不能随意臆造出自己认为有个性的笔法或皴法。三是认真临摹,不能粗枝大叶。临得用心有如名师指点,则会少走很多弯路。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