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梁玥:让创作在简单中继续

2014-10-10 10:03:12 潘慧敏

    梁玥《去向》,2011年,录像,单路视频,16:9/高清/彩色/双声道

梁玥《简单继续》个展现场

  导言:梁玥是OCT当代艺术中心的”OCAT青年计划:三个个展”参展艺术家之一,梁玥的个展“简单的继续”中呈现的作品将跳出创作年代、主题等区分和编排逻辑,艺术家从以往和最近的工作中挑选一些作品,将它们组合起来,这些作品互为语境,艺术家所关注的是观众在展览中的体验,以及离开展览时的心理转变。在展览开幕后,雅昌艺术网对梁玥进行了专访,请她讲述了自己的本次个展的创作思路。

  雅昌艺术网:您以前的创作都是根据创作年代进行梳理的吗?

  梁玥:对。最近几年,我开始着重考虑做个展。因为我之前做的作品经常会参加群展,比较分散。近几年,我就想让作品的感觉稍微集中一下,以个展的形式出现。然后,当我做个展的时候,不会说我把今年做的作品做个展览,或者去年做的作品做一个展览。我觉得整个展览进去之后会有一种线索,或者从观看的节奏的来考虑如何布置哪些作品。作品跟作品之间的关系、逻辑,或者感觉,我不去考虑年代分划,会打乱。完全就是一种,像我介绍里面说的,会以一种配菜的方式,让人觉得有一种观看的那种体验,其他因素其实都不重要,所以它有可能会被打乱。

  雅昌艺术网:那您在筛选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之前有预设还是比较开放性的?

  梁玥:这种关系,我觉得它应该是很隐性的,是很自然而然的。因为是我在一段时间做的作品,很多作品肯定会有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它们相互之间都会有关联。但是,它在展览当中,为什么会以这种逻辑感,或者为什么这个作品放在这个作品的旁边,以及为什么我先看到这个作品再看到那个作品,这一方面可能是直觉性的,还有一方面是对布展的控制,就是对展览的整体感觉的一种调控,一种把握。

  雅昌艺术网:这次是您自己当个展的策展人吗?

  梁玥:对,确实是这样。卢迎华老师邀请我,这个空间给予我之后,就是完全自由,随便你做什么,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操作方式。因为是艺术家个人的展览,如果要有一位策展人,其实是蛮奇怪的。应该是艺术家做自己的个展,才是最知道如何去做的,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

  雅昌艺术网:您关注的是观众在展览中的体验,以及离开展览时的心理转变。那么,您又是如何看待观众在这个展览中获得的体验?

  梁玥:我就是很关心。我做作品是从一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因为我只能从自己出发,这个世界任何人不可能跟其他人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很真实或者说很现实的,很客观的去做一些作品。就像人跟人,人跟物,人跟动物之间会期待有某一种交流,即使是爸爸妈妈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全的去了解你。人都会有期待,会向往有一些关联,英文讲叫connection,点对点的共通一样,就像蚂蚁跟蚂蚁之间用触角来沟通信息。我会期待一种语言之外的一种方式,可能这么做,有观众进来之后,可能找到了我那个点,大家很会心的那种感觉,其实就是人跟人之间的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是无法形容的。比方说,一个男生跟一个女生看到了,一见钟情。也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女生对这个男生一点没有感觉,其实就是这种connection的感觉,是很随机、偶遇、巧合,都是有可能的那种。

  雅昌艺术网:这次三个个展期间有三场对谈,在前两场对谈中,有观众想要知道艺术家的某件作品是在表达什么,而有些作品其实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要表达或者要表现的目的。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梁玥:一般来说,我做作品的方式,不会刻意去表现什么,我的作品好像一面镜子,我的摄影机就像一个镜子一样。世界是什么样子,我去拍下来。它呈现出来的样子,只是取决于我什么时候拍,我什么时候按下快门,或者说我截取了它们的某一段。这种截取是代表了我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我选择他们的一种时机,就形成了我看到的一种事物与现象。然后,我把自己的所见,以作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那我就会期待观众看了作品之后,会有自己怎样的一个反应。我不会想要去表达什么,这是一种很讲感觉,类似于欣然。我也说过自己不是一位艺术创造者,是一名记录者,可能我会有选择,但这种选择仅仅是一种时机。你不可能看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在这个时间,这个状况下,按动快门,它仅仅是一种机缘巧合,就是一个片段。

  梁玥《No. 201408250903的旅行者》,2014年,高清GOPRO和高清手机拍摄彩色单频录像,36分钟

梁玥《简单继续》个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中很多是在记录日常生活,而且是用影像的方式去表现,那么它跟纪录片有什么区别?

  梁玥:纪录片是会变成一个片子,它会想要讲一个主题,想要把这件事情讲出来。当然,这目前一种很模式化的纪录片。纪录片也会有不同的风格,每个纪录片导演拍出来效果各异,有可能会是专题片,但也有人拍出来的是那种自然类的纪录片,也有是做新闻类的研究。我一直是以记录的方式去拍摄片子,应该不能等同于一个纪录片。其实,归类这种东西还蛮奇怪,我不喜欢去定义或者去归类它。我只是用这种方式去做,因为是在做记录,是用仅有的这种时机,我能做到的一种可能性去记录。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以“日常”作为支点,不断顺势取材,发现、发掘和捕捉被忽视的人类日常行为,通常您观察的角度多以会以女性的角度去关注吗?

  梁玥:其实没有,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是一位女性,这是一个很不争的事实。我观察到的事物未必是别人忽视的,我不是特别赞同自己所关注的是别人忽视的。这些事物我关注了,或者说某种情况之下,我看到了,然后别人看到我看到的这些事物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会觉得这个看到过,这个很熟悉,我有一种共通的感觉,有一种很强的熟悉感。还有一种是这个事物没有见过,好像蛮有意思的,可能类似于这种错过,路过。看到没看到,其实都不重要,那现在看到了就看到了。其实这跟生活一样,当你经过这个公园,看到这棵树,整个礼拜都看到这棵树,但是没有发现它长果子了。有一天,阳光好一点,你发现它其实是长果子了,然后一个礼拜之前,它其实已经长果子了,这都是生活中的一种巧合。因为这种巧合,你会觉得活着还蛮生动的,或者说才会有一些情绪啊,都是一种可能性吧。就是很轻松的那种。所以我不是刻意的在拍一些别人忽视的东西,或者说日常生活。因为我在生活中,拍到的必然是生活,这是我的一种态度,我会把这种说法稍稍做一点纠正。

  雅昌艺术网:有的艺术家会比较想要追求宏大叙事的表象,您是比较关注日常。这次参展的艺术家都比较注重个人体验。您以“日常”作为支点,关注“日常”,而不是刻意追求宏大叙事,是什么影响了您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

  梁玥:我觉得只能从自身这边出发,会尽量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去描述或者说记录这个世界。因为我没有宏大的想法,也没有宏大的生活背景。很自然而然的只会关注我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不会刻意去追查什么。可能就是有一种随遇而安,就是看到的什么就是什么的那种态度。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中通常会呈现有一种非常安静的情景,这与您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吗?是否能谈谈?

  梁玥:潜移默化的,应该会有。你选择什么,肯定有潜在的理由。反正从我个人来讲,蛮自然的。

  雅昌艺术网:特别顺其自然的状态?

  梁玥:对。其实这种安静怎么说呢?个展里面也有那种比较嘈杂的作品,但是我不想一个展厅进去,就是那种轰轰的感觉,很哗然的那种声音。很多时候是给观众制造一个舒服一点的环境,让他自己去发现,细细去看。所以就不要那种闹哄哄的。如果说只看一个事物的话,那可能会给你一个很爽的效果,刺激一下。它是一个个展,很整体的一个东西。这种情况下,会考虑制造一个看展览的环境。看情况,都是一种控制上的选择。

  雅昌艺术网:您大学是学设计的,后来做摄影摄像,这中间的转变是如何形成?

  梁玥:就是因为学了,觉得不喜欢,然后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做着做着,就坚持下来了。

  雅昌艺术网:具体到,您在摄影摄像的时候,对于器材有没有很高的要求?

  梁玥:没有。就是看东西。有的时候,我觉得它必须清晰的话,会用高清的设备。有时候,我会想有必要用这个东西吗?用一个简单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把这个感觉做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我就不去选择更复杂、更累赘的方式。我会选最简单的那种方式去呈现。

  雅昌艺术网:我们可以在展厅看到那件《月》的作品,它有在动吗?

  梁玥:它是在动,这个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这也是一个机缘巧合,不是说我可以找这样的一个地方去拍。它是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去了天文台,那个天文台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天文望远镜,可以把屋顶打开,用电动遥控把望远镜伸出去,可以拍到月球表面。所以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我的镜头卡口可以卡上去的话,那就一定要拍下来,然后就录了那一段。相机最长不NG最长可以拍20分钟,那我就拍20分钟。太牛了!这次不拍,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拍得到。因为我是一直很感兴趣那种关于时间的东西。而且这个又是一个特别新鲜的东西。所以就是要拍,一定要拍。

  雅昌艺术网:你在布置展览的过程或者说做每件作品的时候,你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

  梁玥: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细节的话,该抓住的点抓住,不要太较劲。整体有一种舒服的节奏就可以了。

  雅昌艺术网:谢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