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陈水兴:中国画坚持的是一种气质

2014-10-10 15:16:14 郁婷

比玉堂·艺术家系列专访第四期

  (雅昌艺术网讯  郁婷)编者按:生态,是一个生物学上用以指涉生物环境状态的学术用语。但在社会形式发展多元化的今天,跨界的思考与传播显然无可厚非交叠的语境里,“艺术生态”则显然成为艺术史学和媒体传播关注的又一个情境用语。艺术生态是影响着某一区域艺术环境发展的存在状态。而广东作为全国艺术生态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支,却一直没有被真正全面的涉足和了解过。值此,雅昌艺术网携手比玉堂画廊,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艺术家集群展开系列的专访关注,以对话访谈的形式,从每个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各自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梳理广州美术学院国画艺术的教育体系,以此揭开广东艺术家生态调研的帷幕。

陈水兴

  他的家里没有什么绘画传统,只是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而一直坚持直到成为真正的画家。因为内心充满着对自然中大山大水的磅礴气势的追求,他选择了最能表达这种感觉的山水画来进行创作。

  “中国从近代到当下,关于传统这个问题,争论都比较多,几辈人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什么叫做中国画?中国画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用纸、用墨画才叫中国画?我们成一直在传承和珍视的内涵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所关心的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层面上的理解。如果仅从纸或者某一媒介上下定义我觉得这不利于对传统的发展,就如画一幅工笔画,我可能不是画在宣纸上,可能是在某一种布上或者是画在木板上,材质变了,但是它的整个绘画还是延续着传统中国画里面的某种精神;然而,现在有很多也延用了传统的工具纸张材料,画面没有一点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而作者本人亦贴上实验水墨或者当代艺术的标签。中国画(传统艺术)的审美象征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文关怀的趣味本质,整个绘画的批判还是围绕着传统哲学的哲辩与思辩。其实,在艺术上百花齐放的今天,能画出一种气质,画出一种有深度有精神内涵的作品,怎么定义我觉得也就不大重要了。很多的争论,就是因为存在着许多标杆着中国画创新的现象产生,却表现直白空洞,完全缺失了传统艺术应具有的精神内涵。”

  他的山水画并不是盲目地“紧跟当代”,而是在不断探索当下表现形式的同时,表达他对传统的优秀人文精神的珍视与坚持。所以在他的山水里面,在“似与不似”之间更多的体现一种“指向传统价值”的审美理想。

陈水兴《南苹村口》

  雅昌艺术网:您小时候家里有绘画的传统么?

  陈水兴: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农村),父母不太懂绘画什么的。我父亲早年是一个木匠,后来做建筑,所以,我可以说算是木工家庭出身。至于为什么会喜欢上画画,也许这是天生的兴趣爱好吧。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自己觉得好玩有时候就对着画。到初中时,看到有发表在报纸上的国画或油画作品就会剪下来贴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现在都还保存着好几本。我在外打工的哥哥见我喜欢画画就给我买了两本画谱,很可惜没看多久就给人家顺走了(读美院了我才明白那是倍感珍惜的芥子园画谱)。在以前,并没有像现在在大城市一样,家里专门提供这种学画的条件。那个时候条件差很多,家里没有这个环境,父母也不懂专门给你培养美术爱好。所以,基本上是出于自己喜欢,自学字画,也没什么目的。

  雅昌艺术网:您考大学的时候,是否也跟现在的考学经验一样,需要上培训班,然后考大学吗?

  陈水兴:那个时候也有美术培训班的。只不过当时是别的高中学校有美术培训班,而我读的那个学校没有,当时的学习成绩也一般,既不懂也没想过学画画有什么发展的一些问题,仅仅是喜欢、想学,我是到了高三的时候为了应付高考,才和同班也有美术爱好的两个同学一起合计着想考当年的西江大学(现在叫肇庆学院),我们参加了西江大学里面的一个美术培训班。但是仅仅培训了半个月就开始参加考试了。那个时候对于美术考试还什么都不懂,当时学习班里的同学说考什么学校好就跟着报名去考。

  ­­雅昌艺术网:您考上广美的时候,国画应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分科明细。一开始都是打基础泛学,大三才选择专业方向的。那您后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选择的山水呢?

  陈水兴:我是1995年应届考上广美的。那时国画没有分科。我们进来的时候,国画专业的每个学科都有接触,没有像现在分山水、花鸟、人物等专业学科。那时是到了大学四年级最后阶段才选择专业创作的,当时我有两个考虑,一个是选择花鸟,一个是山水。那时我的两个专业的成绩都还不错,刚开始我有考虑选择花鸟,但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山水,因为我觉得山水更贴近我自身所追求的内在感受,我更加向往那种直面大自然大山大水与内心的对话。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视野的广阔孕育着心胸的宽阔。

  雅昌艺术网:您在那个二十出头的年纪,为什么会有对这种大自然的感受有这样的一种追求呢?

  陈水兴:如果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其自身肯定具备有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某种天赋,或者说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其与身俱有的一种敏感性。你要做什么,有时候不是很被动的去选择,而是会对其中某一个点或者某些内容特别敏感,是源发自内心的。这种对内心感受的追求这也许和我小时候的生活有关。自小我就在山上放牛,经常穿梭于山野之间。那种感受,是环境造成的,生活决定的。

  雅昌艺术网:您本科时候受方楚雄老师影响学习的是花鸟,后来放弃了转向了山水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么?

  陈水兴:方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老师,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本科的时候对于我的学习就给与了极大鼓励。在刚开始报考研究生第一年,当时我亦有犹豫过是否选择报考花鸟,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山水。不管是在我的童年的记忆还是在今后的人生旅历里面,我始终觉得,山山水水它给与了我一种更好的寄托,更能实现我对内心情感的完整表达。

  雅昌艺术网:您大学毕业并没有直接读研,而是出去工作了几年之后才回来的。中间这几年您做什么了?

  陈水兴:我毕业两年之后就开始考研究生。但是考了五六年,最后才考上。我当时是本科一毕业就去了一家国营酒店做美工,呆了有五年。工作内容就是在电脑上打打字,排排版,或者做些类似于像贴告示牌等等的一些工作。之后又在省美协做了有三年多。在出来工作的那段时间里,生活上并非顺心顺意,精神上非常焦躁迷惘。

  雅昌艺术网:您焦躁是因为什么?

  陈水兴:出来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心里的想法很多也比较复杂。更多时候是想出来赚点快钱,考研的念头就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心里总想赶紧挣点钱后回来读研。工作的那段时间其实还做了很多事,尝试过开餐饮,做设计,承包公司等等,结果都是无果而终。到最后去了省美协才将心平静下来一心考研。

  出社会工作的时间越久,而重回学校读书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现实却把一次次的努力结果不断毁灭,斗志慢慢被现实把人消磨得毫无脾气。随着年龄增大,也要考虑家庭等诸多因素。多年的考研就像是在时间上煎熬,所以内心是非常焦滤的。

  雅昌艺术网:您考上张彦老师的研究生之后,研究生那几年,对您来讲的话,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陈水兴:读研究生这几年是我对之前人生思考的消化和整合。自小的生活环境到本科毕业出去工作的那些经历使我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考上研究生后我开始计划自己的学习方向,加强对传统的学习。临摹传统经典名作要从中学到什么,如何去学等等我都比较明确。

  能考上研究生跟随张彦老师学习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他对学生非常好,从为人处事到专业学习都对我产生很大影响,可谓获益良多。专业学习上他注重发掘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而不是强制性的某种学习样式。让学生明确自己所思所想,不断拓宽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加强自身对艺术的理解认识。所以,读研究生的几年里跟随张彦老师在国内、国外到处写生考察,不断的拓宽视野,不论是见识见闻还是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在审美方面都得以不断的提升,还有就是他经常组织学生与前辈老师交流学习等等都对我影响非常大。也是在那几年里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以及学习上所必要的坚持。

  雅昌艺术网:您想要去坚持的东西是什么?

  陈水兴:我的坚持是对传统的学习、发展和深化。传统中国画创作有着严紧的法度,而创作的过程却是相对随心、自由的理想状态。它不像当代艺术或观念、超现实表现等艺术门类,各种材料和社会需求混杂,不需遵循严谨的法度框架或者界限,给以更多投机取巧的可能性。传统中国画立足于各朝各代坚实的文化土养,历经各个朝代的人文精华的沉淀,这种沉淀是积累、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画的传统特征和“坚持”有关,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他们一生可能都是在坚持,在一个“归宿”中思变。而当下的绘画许多将投机、样式、符号当作风格。如果一个没有“归宿”的艺术门类,我觉得很难有真正可贵的艺术风格可言。所以,对中国画的坚持本身就是的一种对绘画精神的坚守,也就是说我所坚持的是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理解付之于在艺术上的表现。“不以物喜”是对自己在思想上或理想上的一种坚守。坚持并非是对传统的重复,而是在坚持中发展或者突破。我肯定我现在的这个坚持,一定可以给到我一个发展得更好的空间。

  雅昌艺术网:黄永玉老师近年画过一幅小画,他是用铅笔或者碳笔去画传统题材的一些内容。并没有用宣纸和毛笔,可是那种传统的精神还在,还是传统笔墨的味道。当时黄老就强调说传统东西是一种气质,坚持传统是坚持一种气质,然后从不同的样式,不同方向去进行一个尝试。

  陈水兴:对,你提的这个非常好,我也很认同。中国从近代到当下,关于传统这个问题,争论都比较多,几辈人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什么叫做中国画?中国画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用纸、用墨画才叫中国画?我们一直在传承和珍视的内涵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所关心的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层面上的理解。如果仅从纸或者某一媒介上下定义我觉得这不利于对传统的发展,就如画一幅工笔画,我可能不是画在宣纸上,可能是在某一种布上或者是画在木板上,材质变了,但是它的整个绘画还是延续着传统中国画里面的某种精神;然而,现在有很多也延用了传统的工具纸张材料,画面没有一点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而作者本人亦贴上实验水墨或者当代艺术的标签。中国画(传统艺术)的审美象征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文关怀的趣味本质,整个绘画的批判还是围绕着传统哲学的哲辩与思辩。其实,在艺术上百花齐放的今天,能画出一种气质,画出一种有深度有精神内涵的作品,怎么定义我觉得也就不大重要了。很多的争论,就是因为存在着许多标杆着中国画创新的现象产生,却表现直白空洞,完全缺失了传统艺术应具有的精神内涵。

  雅昌艺术网:您既然也有这样的一个想法,那么在您现在绘画的基础上,接下来您会朝哪个方向去进行一个创新或者进行一个突破么?

  陈水兴:只有理解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持之以恒的去坚持,我相信总会有所突破的。这种突破就我个人而言也就是不断的超越自我。不管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或者是从形式到图式的转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去不断的尝试。比如你刚才所提到的,工具、材料,这些都可以作一些新的尝试。但接下来我可能更多的会在笔墨语言结合形象表现上寻找更广的可塑性。不管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表现方法来呈现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和内涵,但坚持不断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个艺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气质。

(责任编辑:韦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