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访】刘瑗:与其华而不实,不如平淡是真
2014-10-11 10:23:38 郁婷
比玉堂·艺术家系列专访第三十期
(雅昌艺术网讯 郁婷)编者按:生态,是一个生物学上用以指涉生物环境状态的学术用语。但在社会形式发展多元化的今天,跨界的思考与传播显然无可厚非交叠的语境里,“艺术生态”则显然成为艺术史学和媒体传播关注的又一个情境用语。艺术生态是影响着某一区域艺术环境发展的存在状态。而广东作为全国艺术生态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支,却一直没有被真正全面的涉足和了解过。值此,雅昌艺术网携手比玉堂画廊,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艺术家集群展开系列的专访关注,以对话访谈的形式,从每个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各自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梳理广州美术学院国画艺术的教育体系,以此揭开广东艺术家生态调研的帷幕。
刘瑗
刘瑗,她是一个质朴安和的女子。从15岁至今,美院这个大院中的一草一物,一花一树对她来说,已经从梦想的远景成为生活里真实的近物。经过十多年的研习,明白了只有根植于传统,深深地扎进传统文化的沃土,努力发掘传统精髓,才有可能赋予创作涵养及生机。
刘瑗喜欢以一些常见的、平常不起眼的植物入画。她认为这些东西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呈现一种淡然之美。虽然看起来可能很平静、清淡,但其实质却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似乎就是刘瑗的气质,也是她的价值观——与其华而不实,不平淡是真。
雅昌艺术网:刘老师,您是广州人,那您是在广州美术学院这个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吗?
刘瑗:不是。我是在15岁读附中时进来这个校园的,接着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担任兼职外聘,然后读完研留校工作,就这样,从进来读书算起有二十几年了。
雅昌艺术网:那个时候您为什么考附中?
刘瑗:从小学开始,我的兴趣班就是绘画,一直学下来后就有一些机缘参加一些绘画比赛。在小朋友的心里,只要有一个小奖励就会是欢欣雀跃的,就会对它越来越感兴趣。后来得知了附中,并知道它在当时是所有希望考取美院的学子心中的最佳学校,是进入艺术学府的最好选择。所以,升上初中后目标就是要去考附中了。
雅昌艺术网:进附中之后,您有发现画画跟之前认识的不一样了吗?
刘瑗:因为附中就在美院校园里边,所以学习氛围很好。有很多画室可以钻,可以看,有很多学长的作品可以去观摩学习,还可以看到不少专业展览。眼界得到拓宽。进附中后目标是很明确的,要认真地学,好好画。而且每一年我们都会下乡写生,实践,因此这四年的学习锻炼给予我们之后的学习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形成了一种较积极的学习状态。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上大学时您不考油画或装置而是选择了国画呢?
刘瑗: 附中课程里,有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也有国画和书法。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些课程对我们都是有一定帮助及具有意义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星期,只是刚刚开始接触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两个方面,也不明白所以然,但就是因为经过这些课程的短暂接触,在参观国画的展览和每年的毕业展览时就会有所关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我就被吸引了,渐渐累积形成最后很想考国画的念头。
雅昌艺术网:您考国画的时候不是考山水而是考花鸟?
刘瑗:我们当年是没有分科的。山水、花鸟、人物都学。
雅昌艺术网:您是毕业创作的时候开始选择方向的吗?
刘瑗:是的,是在四年级准备毕业创作的时候才分科的。当时我选的是人物。因为人物相对较为熟悉。我以工笔完成作品。记得当时是老师就我们的情况跟我们建议的,以工笔方式表现可能较稳妥,能展现自己的优势。
雅昌艺术网:您任外聘时上课教的是什么?
刘瑗:素描、色彩、国画。当时成教部的课程设计也很丰富、很新颖。对于我来说,是通过教课学习了很多,在教学互长中有了积累。
雅昌艺术网:您是什么时候觉得需要回来考研究生?
刘瑗:其实本科毕业就有打算要去考,只是当时准备不充分。毕业当年要同时准备很多东西,要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考研究生并不现实。到了毕业后兼职教学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所以在半工读的状态下,在01年的时候再考。
雅昌艺术网:您研究生考的是花鸟?
刘瑗:因为我的导师在本科时期教过我们,在一个大写意课程里面他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他给我们讲授齐白石的虾,从动态,质感特征,以及笔法的运用和笔墨的提炼等等,很生动很明了,令我们对写意笔墨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上完他的课觉得收获很多,也有很大的启发。同时,对他的画品、人品我都很崇敬。
刘瑗《雨濛濛》
刘瑗《旸》
雅昌艺术网:您是在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吗?
刘瑗:国画专业学习以后,老师都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大家,他们对学生循循善导,认真教学,也都非常博学,他们教授给我们很多知识,同时也给予我们鼓舞。那个时候进入到国画学习后就是一个全新的、学不完的状态。并且每个学生都是如此。您说的被动在某方面可以对应为接受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自然是是跟着课程学习逐步深入的,但它同时反映出来的又必须是一个主观求学求知的过程。当时我们的感受是想学得更多,乐此不疲。特别是因为不分科的原因,任何科目知识都是崭新的,技巧多,理论多,要求我们必须达到量的累积从而才会有质的提高,勤奋多练习是唯一途径。比如写意课程里的梅兰竹菊课,每个人的桌头都是练习垒起的一大叠画。是积极主动的求学态度。学习时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去吸取的海绵状态。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对本科学习作了自我的重新评估。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清晰,认知不深,知识面窄。所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需要从头再做再整理的过程。从临摹、写生、创作重新积累,发掘传统精髓,深入学习,从练习实践中找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和对笔墨语言的把握等。所以从读研究生期间,我认真的理清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未来学习与创作的方向。深刻认识到无论什么时候学习积累是不可间断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没有办法走捷径。
雅昌艺术网:有一句俗话说“题材决定表达”,您选择花鸟,是不是已经清楚自己想要通过这个表达什么?
刘瑗:正如对社会的认知,对人生的设想,以及性格喜好的养成等都是经过生活积累的。我在广州土生土长,对它的感情自小累积,身边常见的的一草一木或街道小巷都蕴藏着故事和回忆。而当我选择了花鸟专业学习后,面对选择创作题材时,这些在脑子里带有浓烈印记的素材自然成为了首选。我最想画的就是老街道里常见的带有温润人情味的存在于盘盘罐罐里的植物丛。虽然植物不名贵,路边常有,但这些植物对广州人来说就是一种属于家园的亲切味道。走进小巷子看到那些盆盆罐罐,安放在墙头在路边,有些是形形色色的有序摆放,有一些可能是乱七八糟的交错延伸,无论怎样,那抹绿色总能给予我们一种联想,呈现来自家园的精神慰籍。所以在我的心里,广州老城区那种屋前屋后常可见到,攀附错落在角落在路边在窗前的那些杂花绿叶,就是我印象中的那抹亲切,而我想表现的就是这份感觉。希望能传达出我所理解的宁静与平和,不强求合符大众主流。表达比较温情,也比较平淡。
雅昌艺术网:您有恋物情结吗?比如说对一些旧的建筑、旧的物品比较感兴趣。
刘瑗:长时间在一个地方自然会对周边的事物产生感情,可能也会对相近的有所感触。心里会留存住那份熟悉的影像。不同于恋物。所以我选择的题材,大多反映的是对这种印象的想念,有时候画的就是那个屋前屋后,墙头或窗前一堆杂七杂八的植物,或者是一些路边的自家小圃,或者是庭院散漫的瓜棚篱笆。它自身的价值就体现在与人的交流共存中,从容和谐,展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令人内心平和的驱动力。无论喧寂或荣枯,皆是一种平淡生活中的真与美。这些事物,耐人寻味。
雅昌艺术网:用一句话概括您的价值观吧。
刘瑗: 我一直坚持看待人和事均要持有真诚的态度,宽容的心。在我心中,平平和和质朴淡然是一种美 ,也是一种信念。真诚朴实,平淡自得是我乐于追寻的。
(责任编辑:韦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