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要由外国艺术家炒热?

2014-10-13 09:09:00 梁依云

只有对胃口,观众才买账

  编者按:国庆刚过,不少投入工作中的“小伙伴们”还在回味长假的欢愉,丰富的艺术活动也点缀其中。假期中,不少人到世博源参观了“天空农庄”,里面由蔬菜瓜果制作的大型雕塑塑造的童话氛围让人印象深刻,但总让人觉得缺了些“中国味”。对比今年中秋,“大黄鸭”之父霍夫曼又在台湾创作了新的大型装置中秋“大月兔”,难免让人感叹:为什么中国传统味要由老外打造?霍夫曼的巨型作品为何会如此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走红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玄机?

  “大黄鸭”现象续篇 “大月兔”再夺眼球

  自从去年“大黄鸭”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火”了一把后,霍夫曼似乎成了国人熟知的装置艺术家,这次在台湾创作“大月兔”也是受到台湾桃源政府的邀请而量身定做,一样是超大尺寸,一样置于公共空间,这次“大月兔”也不会有“大黄鸭”一般漏气的隐患,选择用十几个骨架支撑,并在外部贴上了防水纸。大白兔的形象也很符合台湾人的“口味”,Q版的造型,加上懒洋洋躺在草堆上,晚上看看星星白天晒晒太阳,这股子惬意似乎也能感染人,感受到中秋节到来的放松。只是未曾想,在展出结束拆除时反而成了“火烧兔”,多少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不过这似乎也呼应了“大月兔”火爆的人气,它成功让“大黄鸭”现象得以延续。

  文化消费重“卖点” 公共空间新“包装”

  关于文化消费,我们谈到的并不多,霍夫曼的“大黄鸭”现象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说起来,“大黄鸭”也好,“大月兔”也罢,在材质形式上都不算新鲜,利用公共空间做文章在世界很多城市也有很不错的作品,那么霍夫曼在中国大获成功关键何在?

  如果说“大黄鸭”是利用了人们对橡皮鸭这个物品的熟悉度来创造情景,那么“大月兔”更多的是面向中国观众对中秋节文化的了解,打出中国牌无疑让观众对作品产生了更多亲切感。而在创造了容易进入的情景后,再以巨大化的形象与生活化的场景结合,再次“消费”了公共空间的观光价值,而这与一般观光景点相比有更多文化卖点来包装,并且只有为期10天的“保质期”,想要看就必须一窝蜂地上,自然也就更加能产生轰动效应。其实“大月兔”的艺术性有几何仁者见仁,但其中的文化消费必定是占了重头的,但是能够在中秋节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多少能让现代人更加关注传统文化,也并不坏。

  中国文化老外制造 创意不足跟风不妥

  霍夫曼的作品之所以能接连在中国“火”起来,我们在感叹其文化消费机制成熟的同时,更加应该反思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这样并不难操作和实践的公共艺术装置,我们却没有人做成功?又或者是:明明是中国传统典故而来的创意,为什么作者却是外国人?

  我们并非没有现代艺术,也并非没有公共艺术相关的设计者,关键还是缺乏创意。当我们还跟着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和大师后头亦步亦趋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无限潜力?当许多人还在艺术形式材质上创新的时候,外国艺术家已经将焦点投放到中国文化上,并且带来了轰动。“大黄鸭”和“大月兔”造型简单,依靠大体积将并不深刻的涵义让大众都能看懂,因为他懂得利用符号的象征来实现创意,而我们的公共艺术缺的正是这样简单而生动的点子。公共艺术创作需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并且要想明白能通过作品给观众什么样的正能量,无论作者还是观众,只会“跟风”很不妥,要好好想想我们的设计该怎么进步。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