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画面中会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人们对画面的感受力

2014-10-13 16:02:31 未知

  1 内容与形式

  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在内容表现上,要符合历史环境的真实,人物形象典型,画面气氛生动感人,且有深度的时代内涵和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对革命历史事件有深入了解,并设计构思出符合画面内容的表现形式。或用具象写实表现人物的英雄形象,或加强场景的氛围表现,或是对某一革命片段的细节记忆,这些都源于画家透彻地掌握和了解作品所要表现主题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及历史意义,这就要求画家不仅要进行深思熟虑,兼顾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力,而且根据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选题视角、不同的情感表达和气氛营造,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如许江等人创作的《1937.12.南京》这幅作品,画家没有过于对人物情节的刻画,而是加强了绘画性的表现。不是注重历史细节的描述,在于关注对历史事件中人性的理解,更使我们感受到仿佛进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在绘画中经受了一次历史性的精神洗礼。这是画家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用这种形式来表现主题,从另一角度感动观者。

  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包含了历史的真实与创作者自我的真实。作品的生命力与创作者个人品格、自身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创作语言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在自身对历史时代的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历史,大胆尝试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同时将个人的领悟、时代精神、文化倾向等用真挚热烈的感情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去,力求达到对历史的升华认识与重新诠释事件的可能性。本作品由才子城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

  2 气氛营造

  气氛营造是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语言的重要表现方面。它主要在将适用于绘画内容所特定的具体环境、人物形象和内在精神等因素进行和谐处理。油画创作突出的是画面情节的瞬间性,目的是通过描绘一个场面,把场景前后左右包括人物、空间、时间、环境各种关系表达出来,这个场面要符合画家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所烘托的气氛。因此,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的气氛营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画面内容因素的形式布局。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的首要是根据自己熟悉的历史情节来确立主题,然后做整体的构图。构图形式是为营造气氛服务的,画家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就会选取与之相符合的构图形式,同时要考虑到画面的框架结构,形状的呼应关系,色彩的秩序性,中心与环境的和谐等等;其次,人物形象的选择是唤起人与作品氛围共鸣的符号。要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不仅仅要表现这个人物的结构、动态、服饰、光线等,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人物的本质、性格、思想、感情、特征及在特定环境下的精神状态等等。同时,不仅要有直接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要以艺术再现的方式来表现。在创作人物时还要有暗示、对照、象征与寓意的表现方式,能将画面延伸并创造出平面图象所能折射的精神内涵;再次,景物的刻画也是重要的因素。在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中,景物的刻画能够以静互动,对于气氛的营造起到了衬托、和谐的作用。环境的刻画也加强了形象塑造与景物的结合,是作品内容、主题、精神的贯通体;最后,光线的设置有着很强的造境意义。光线的设置突出的是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光能够加强主体人物形象,顺光、侧光、逆光所形成的不同的画面效果产生一种层次丰富、体积浑厚而明暗莫测的特殊美感,从而形成一种更为富有变化的构图方式,避免了单调和直白的感觉,增添了氛围营造效果的丰富性。

  (2)主观性色彩的应用。主观性色彩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审美构思的主观表现。在许多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画面中的部分色彩是写实的,而其他的处理却是主观的,这样主、客的统一,体现出艺术的表达。作品的风格倾向,也突出了主体的情感表现。如果说色彩反映着情绪的变化,那么色调是表情的晴雨表,画面的气氛是喜悦还是悲愤,都取决于色调倾向。加强色调的表现,会使主题氛围突出,也会强化人物的形象特征。色调的冷暖也起到烘托、暗示、象征、暗喻的表现手法,对于画面的氛围营造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外,色彩的对比表现在画面中是自由的,无论是纯度对比、色阶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等等,都是画面不可缺少的对比表现,处理得好,会使画面有很强的秩序性,并能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气氛。同时主观性色彩的建构来自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由此上升为创作情感,根据主观的需要对客观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形成主体创作的审美意象,并依据创作规律建构画面中的色彩结构,从而达到客观服从主观的创作要求。

  (3)的鲜明典型特征。如十一届美展上画家陈树东的作品《入城式》,画形式语言的画面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中的关系是复杂的又是统一的。作品选取革命历史事件瞬间作为表现内容,画面中的明暗关系、冷暖关系、虚实关系、主次关系等关系,融合加强突出作品的整体氛围意境。首先,在画面中点的意义是宽泛的。点的视觉特点具有求心性、空间性及连线、积点成面的意义。在绘画中,点的集结能产生虚线、虚面以及衬托其他形体的效果和作用,它能显示众多、纷纭的感觉。如陈树东、李翔的油画作品《百万雄师过长江》,画家把人物抽象成群点的组合和聚积,显示出势不可挡、汹涌前进的的视觉感受,点的斑驳积面加之色彩的强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秩序性,反映在画面中会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人们对画面的感受力;其次,线条是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一方面,线条能界定各种形状,暗示体积或显示所绘物体,不同形态,不同质感的线条往往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效果。另一方面,线条可以对画面空间进行分割和构建,从而有效地突出主体线条还可以揭示物象的轮廓和结构,来表现画面的内涵;再次,形体的表现也是绘画表现语言的重要因素。现代造型观在造型处理上尽可能抛弃了物体形态明暗对比、纵深空间、立体造型诸因素,采用简化原则,透过客观物象形态的体积形状的复杂烦琐的外表,将其体积形态细节或次要部分,通过简略舍弃,从而求得绘画形象面简化具体形体的表现而是加强了画面人流与环境的纵深感,整体形状框架得到了突出,实线和虚线分割与加强,使画面具有了强烈的秩序感;最后,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的,画面有正负空间构图。形体物象构图的正空间和排除物体之外的负空间,两方面结合构成推让与和谐的氛围关系,这样欣赏主体接受形象具有迅速性,静态性使观赏者在时间上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3 精神内涵的外化

  美术作品的思想性是画家思想的深刻体现,作为一幅成功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如果不能反映生活中深远的思想,不论它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都只不过是一张如实记录的照片而已。一个画家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作品面前去玩味形式、技法,而是在探索这些问题的同时,更多地去揣摩作品背后的时代情感或某种潜在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黑格尔曾经说过:“每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产生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的需要。”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表现的不只是简单的图解历史事件,而是在作品中弘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这渗透着画家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思考。因此,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在当下中国主流美术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多样化格局中取得客观准确的再现,也是这一创作类型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周远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4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