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首先是一个“人”,之后才是艺术家的身份
2014-10-17 09:08:05 Asura
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王彤,1962年出生于大连。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88年移居瑞典,曾任瑞典-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在作品中不会刻意强调东、西方,传统、当代的标签,利用大胆的颜色组合,创造另一层梦境般的真实。
《小面具》80x100cm
王彤是个很难三言两语说清的人。他在中国画系学习,毕业后去了油画系任教;在国外生活了二十几年,一开口依然是东北乡音;自美院起留起一头的叛逆长发,个性却平和、宽容;他爱自己的故乡,但从未在一个地方过久停留……在五十几年的人生里,仿佛没有哪种气质有压倒性的优势,让人很难给他归类。
一、精神饥饿下的出走
地质队家属院10栋39号是王彤从小长大的地方。虽然他离开地很早、很久,也会在梦里回到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他,在旁人眼里已经成了一个画家。虽然画风太过自由,并没得到本系老师的赏识,还是由人引荐做了油画系的教员。可以说从鲁美附中,到鲁美,到毕业后的留校都是坦途。他对这所学校充满感情,在十年间不断吸取养分,但这种心里的安全与坦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那种平静让他“麻木不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出国大潮中,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这个二十六岁的青年踏上去北欧的路。
王彤说,那时候的自己,精神是饥饿的。出走是一种外部的气氛煽动,也是他给自己寻找的出口。最初落地的几年里,由于和国画语境的彻底割裂,让他都无法从事传统创作。内心的孤独,艺术上的茫然,对陌生世界的新鲜感,都驱使他重头再来---去摸索一种适应当下的表达。那段时间,他开始画自己的见闻,梦境,想象里的世界;当然,还有他思念的故乡。
提及对过往的记忆,他说对创作的冲击很大,令他更有感触的是异乡新鲜的生活。虽然在国内接受的已是西方艺术教育,但是真正到了源地才意识到其中差别。在丹麦的艺术学院里除了艺术史课,大部分都是选修,有时课上只有一两个学生。他们的学术目的很明确,也十分在意作品的差异性。你可以用作品,一下子分清彼此的面貌。这正是国内学生所缺乏的,在创新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另一件让他感受深刻的,则是当时西方对中国的“无知”。在那个年代,虽然媒介落后,国内的学生仍然有机会接触西方的美术实践、理论,对翻译文学充满热情;而欧洲人对我们却了解甚少。当这种交流不对等的时候,刺激王彤的另一种使命感:协助文化交流。其中有一句话令人感动,他说“你在异乡,不仅是异乡影响你,你也在影响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人”。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组织并完成了多次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也将丹麦皇家美术学院的藏品领入中国。保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展示中国人不卑不亢的精神气质,对自己的文化重视并让更多人来了解,也是艺术家的责任。
《接触》155x115cm
二、我首先是一个“人”,之后才是艺术家
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有一种潜在的风气:一个符号获得成功,就会很多人跟风作画。固然在短期内会有市场热度,长期看来却属饮鸩止渴。当一个艺术家的特征被不断强化后,很难在创作思路上拓展,因为一旦改变,这种建立起来的符号就失效了。王彤虽然身在国外多年,但是并没有拿某些中国符号来确认艺术家的身份。他说,“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一个艺术家。‘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完整,有自我,这个是共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必须在“人”的身份下创造自己的价值”。
在创作风格上,他没有遵循国画风格,但也没有刻意安插当代因素。而是在扎实、准确的造型基础上,发挥想象,在作品中创造另一种真实。就题材而言,无论是游戏、唯美、政治、宗教的元素,只要符合创作情境也信手拈来,不被特定风格所限。他认为建立独特个性的自己,作品便会在你的气质之下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行进轨道。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不是摆布,而是达成一种同源的和谐。有时人们会觉得他的作品难以理解,多是思维惯势的干扰。我们习惯于在艺术品中“被教育”“被启迪”,于是着眼于找寻意义。但王彤的作品多是随性、随心情而作,并非主题先行。比如说画一艘船,不一会这船就变成了小鸟。在这样的作品里,创作者的感性大于说理,我们也该放松紧张的神经去自然地欣赏,体会随性组合里的美感与情境。这种不明确,恰好给观者提供了自我解读的空间。
《温暖记忆》100x100cm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有时出生的地方并不能称为故乡,能让你的心灵感到安宁、不陌生的,才是精神上的家园。王彤的脚步始终在行进中,他说,我们离开家乡,是为了更好地找回自己。相信这种阅历的丰满,亦会在作品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
(责任编辑:马思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