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人物】心画的冲突:王子蚺书法的清秀圆润与残破漶漫

2014-10-20 00:19:17 陈博

王子蚺的作品《平常心》及其悬挂环境

  已经记不得具体的时日了,或许是在今年的春节前后,同事通过微信传给我一张书法作品的照片,那幅作品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件《平常心》。由于不认得作者是谁,单凭自己对这件作品宽博稳重的结体、厚实浑朴的用笔,以及那笔划间俏皮可爱的细节的认识而妄加判断,反问同事道:“这位老先生是谁?”不成想这一反问却引来了同事的嘲笑:“为何你们看了作品都说是老先生写的?人家可是75后……”想来,这应该是我跟王子蚺的第一次邂逅。

  时隔不久,接到了深圳美术馆的来电,他们正在策划自己的第一任馆长裴建华先生的个人回顾展,相关画册要收录我的一篇文章,在数次的沟通中得知,这次展览的策展人是王子蚺,正是那件《平常心》的作者。由于有了同事的前期铺垫,我和王子蚺很快相知,并得以观看了他各个时期的创作,在此后的经常往来中,也多少了解了他的艺术经历、生活态度和创作观念。

王子蚺 《疏林含烟》 2014年

  风格的冲突与融会

  王子蚺生在海口,年少时其父负责所在单位的宣传工作,虽非专业书画家,但周围却有一批工作在当地美协、书协的朋友,这多少使得他的父亲希望王子蚺能在书画上有所探索,无论是作为一项谋生的手段,还是纯粹的个人修养。

  事情的节点出现在王子蚺读小学六年级时,那一年,王子蚺在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中拿了第一名,这让他的父亲有所考虑并决定要培养他在书法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于是,年幼的王子蚺被父亲带到自己的朋友——海口书协主席杨毅的家里。杨毅透过王子蚺所写字的笔性和一些基本特点——沉着、有劲,以及考虑到初学书法所需建立的扎实基本功,为王子蚺设计了一条习字之路,这条道路不是传统对“二王”仙逸俊美帖学的掌握,而是从唐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入手,兼习《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赞碑》,以体会颜真卿书法中笔匀锋藏、内刚外润的特性。

  王子蚺现在回忆早期临习书法的感受,认为那时候自己能够做到每天持之以恒的自我严格训练,并非完全出自个人的兴趣,这多少与他年少时的“虚荣心”有关。那时候,他已然成为当地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书法获奖专业户”,尽管在如今看来,这些奖项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在当时,这些荣誉却成为为继王子蚺每天埋头法度与秩序均十分森严的书法训练中的动力。

王子蚺 《行书心经》 2014年

王子蚺 《行书心经》(局部) 2014年

  可能正是这个缘故,到了在广美读本科和研究生时,王子蚺开始失去对拥有严谨法度的书法的兴趣,而将目光转向清秀流利的行书。撇开颜真卿,在行书的练习中,最先打动王子蚺的是米芾的《蜀素帖》,其点划、结体、章法间的跳跃多变和飘逸气势让王子蚺喜爱不已,他由此入行书门路并“确定基点,前瞻后揽:晋人王羲之的仙逸之风,唐颜鲁公的忠义筋骨、浑穆苍茫,宋米芾的八面出锋,元赵子昂为复古而能发展出一己之面目……观之如沐春风、清新淡雅……”

  包括王子蚺自己在内,都多少认为这一对唐碑的有意识拉开距离是对过去严格书法训练方式的一种叛逆,但是,后来王子蚺在书法上的发展趋势却证明了事情可能并非我们所想得那么简单,那也许是他最初具有自我意识的信号之一,当然,这种反叛也绝不会是对过去书学基础的全然抛弃,实际上他也不可能抛弃,十数年来对精研碑刻的严谨临习已经潜化为一种运笔时的不自觉气息和手势,对他以后无论多么尚意、崇自然的书风提供了足以成立的根基。

  对行书的学习还让王子蚺更加关注除唐碑以外那些更为高古、不囿法度、一任自然的碑刻甚至摩崖。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他开始重新审视碑学的含义,其研究生导师祁小春也顺势为他选择了《泰山金石峪》,这一摩崖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有“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的盛赞,其从容不迫、天真烂漫、野逸自然的特点,加之那经年累月的侵蚀造就的被剥蚀的古意感给予王子蚺很大的启发,并决定了他未来书风的基本走向,他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着同样审美的碑刻,如《爨宝子碑》、《张迁碑》、《石门铭》、《石门颂》、《郑文公碑》、《好大王碑》,尤其是《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几乎构建了王子蚺大字书风的基本格局,他在其间揣摩玩味、历经多年,“拿来、吸收、消化、选择,最后能留下的,它会一直在那里”,王子蚺说到。

  了解了王子蚺的所习经历,这时候再来品味他的那幅《平常心》,或者品味一下他笔下的碑、帖两种主要字体,并认真地将之同他临习过的碑版法帖相对照,就会发现在他碑帖兼收的视野下,王子蚺平淡天真的书风中蕴含着的严谨法度,残破漶漫的大字间充斥着的丰满圆润,清秀优雅小字行书里潜藏着的平稳气息。这种种特点,经过王子蚺三十多年的历练,融合得已是相当自然,显得也是那样地单纯平易,在这里,朴茂古拙并不曾走向怪奇刚硬,圆转流利也没有流于甜美浅俗。

王子蚺 《平常心》 2013年

  “临窗闲客”的少字书

  形成《平常心》这幅作品的面貌,并非仅仅在于技法上的融会贯通,还在于王子蚺在反观自我和与社会的互动时所形成的心态,这种心态不是《平常心》文本含义的外在体现,而是王子蚺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所滋养而成的其运笔时的气息。

  当我们浏览王子蚺在微信朋友圈里所发表的状态时,很容易发现其内容不外乎王子蚺自己满意作品与寻常生活的呈现,以及配以优美点景文字的微观风景随拍,若非加以注明,我们很难相信这些如此悠闲自在而又怡然自乐的内容出自一位年方37岁、正直事业上升期的人士,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他的这种性格,这种性格又给他带来了艺术上的什么嬗变呢?

王子蚺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我们在正文的一开始便提到了王子蚺的老家——海南岛的海口市,在过去,那里曾是一块相对闭塞的土地,岛民过着淳朴而又安逸的慢生活,王子蚺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生活了18年,也在那里塑造了自己的“慢”性格。当王子蚺来到读书与工作的喧闹城市——广州和深圳时,现实与内心渴望的冲突一度让他深感茫然和焦虑,但随着近二十年的磨合,尤其是这几年生活的安定和工作的稳健前进,王子蚺逐渐自觉地找回自己,很多自己曾经所向往的,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里的,均以一种异常沉着、坚定的状态回归。

  这种慢心态的回归让王子蚺成为生活的有心者,风吹影动、山中落果都成为他细细玩味的对象,他甚至给自己取了一个“临窗闲客”的字号;他也开始慢慢探索自己的专业,探索书法与其生活和心态间的可能关系,在这探索的过程中,曾经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课题——少字书,成为他再次关注的对象。

王子蚺研究生阶段的少字书研究成果之一《摩崖》

  “少字数书法是日本现代书家首先开拓的领域。在1930年代兴起、二战后获得发展的日本‘现代书法运动’中,‘少字派’便是其中的代表流派。这种作品在一两个字之间,笔墨淋漓,空间构成巧妙,有的表达一种激烈的情感,有的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象空间趣味,有的突破传统书写规范,以‘少’追求创新、脱俗的雅境……”从王子蚺的这段介绍以及他的研究成果《摩崖》中,我们不仅可以一瞥此种书法的面目,还可以看到王子蚺在那时便寄予少字书的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情怀,而王子蚺如今的少字书也是由此为基点,一面是建立在传统技法上的自我发展,一面则走向更为当代的书法探索,。

  王子蚺的现代书法在今天的中国书法界依旧被视作十分激进甚至被视为难入主流的“野路子”风格,这一创新探索与明末清初书法领域对过往既存文化资源的发现与利用,对苍茫、浑朴、厚重金石碑版书风的认同和接受的内在自律探索不同,它从日本与欧美的当代艺术及实验艺术中寻求灵感,并回溯中国传统书法的“点景”功能以及书法的“日常功用”。

  在中国艺术中的书法领域,或许在过去,大部分艺术家尚足以在前人开拓的风格范式内不断承传统、尽精微,即便自出机杼,也不曾全然地将别出心裁视作艺术归根结底的本质。但是在80年代以后,这一现象却发生了逆转,系统地临习传统碑帖不再被视作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能否突破所谓“束缚”、“包袱”并有所“创新”从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一些批评家以及艺术家口中发出并为更多的人接受。我们不必概念化地在此争执这两种话语孰优孰劣,单从潜在的可能而言,这种将持续不断地创新视作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进步观点,在有可能带来艺术图式、风格、界限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会因为对过往书学传统的掌握不扎实、了解不深入而导致招摇之嫌。庆幸的是,王子蚺几十年的书法功底为他搭建了坚实的根基,他也注意到这一盲目求新的可能后果,所以他选择了少字书作为自己文化探索的切入点,并在这一领域持续研究。这种认识自然与他本科学的是美术史专业有莫大的关系,因为这提供给他足够宽广的美术史视野并确立其独立的审美判断和选择自信,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无功利性的心态也是他深入探索此种书法流派文化功能和审美意义的重要支撑。

王子蚺 《漫山烟雨》 2013年

  书写诗意闲雅的生活情致

  这种少字书法在内容意境的营造上也相当成功,它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向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印象式的意义框架,比如王子蚺的几件配以随拍小景的作品《漫山烟雨》、《雨中山果落》以及布置居住空间的作品《一庭花影》、《疏林含烟》,这种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象空间趣味的追求就像我们的古代诗词歌赋一般,让有心人相当乐意于主动填充这些意义框架间所预设的无限空白。这种所填充的“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知识储备与综合修养紧密相关,在让人获得自己参与设计的意境的同时,也让我们得以在反观自己的修养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自我肯定时适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或是从这种对自我的反观中有所反思,从而确定明晰的优化方向。

《香远益清》及其悬挂环境

  王子蚺的反观和反思的结果之一与他在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有关,或许在他看来我们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展览形式存在着一种危险,展厅里的书法家们一心一意的与展厅里的其他参展书法家相竞争,并心甘情愿地去探索最为适合放置在展厅里展出的书法形式以及装裱形制,这些壮观且经过严谨设计并力求完美的作品总是掩盖并代替了那些真诚流露的随感作品,参展艺术家的盲从或者说展览模式的固化也使得本就属于少数人的书法艺术更加边缘化。“现在的书法创作者目光都太集中于各种展览大赛,作品形式或者技巧很完美,但只与评委和展厅有关,而与生活无关……在这几年的策展中,我想把书法融入我们的当代生活中,如果书法还在一个小圈子内交流,或是以一种常规参展、展览的方式呈现,那么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是不大的。怎么融入、怎样影响或者是启发生活中的人去注重这么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是我的理想,我想推动这一块!”王子蚺说。

《摩崖》及其悬挂环境

  在“书法一直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艺术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下,王子蚺借助深圳美术馆的平台,策划了一系列展览,以自己的反思解答当今艺术家、批评家和艺术的接受者所普遍忽视了的环境艺术应用研究的问题。于是,我们看到,2006年深圳美术馆举办了“传承与表现——深圳青年书法十人展”,初步探索了书法与创作者生活的关系;三年后“我的日常书写——深圳青年书法篆刻邀请展”举办,在这个展览上,王子蚺探讨了“书”与“写”的关系,认为那些以书法创作为专业的人士已经形成了拿起毛笔就当自己是在创作的思维定式,而“常常忘记我们还有属于自我的‘书写’——随笔记录、抒情感怀,可以微小到一个便笺或随想的只言片语,是书斋生活中一种极为单纯的行为”,以倡导“回到书法的源头,回归书写的本质,将书写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王子蚺 《行书孟浩然诗》 2010年

  两个展览后,王子蚺似乎注意到了这种日常书写式书法的展览存在着的一个先天不足,那便是书法的字体以及书写的工具毛笔均不为我们目前所经常使用,这种策展方式在给书法家带来思路的开拓时并不能引入大众的生活。于是,在2012年,王子蚺再次改变了自己的策展方向,策划了“室静兰香——2012深圳美术馆青年书法邀请展”,这里,王子蚺提出了书法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居住空间需要的问题,让年轻的本土书法创作者们从“个案”出发,围绕书法艺术与现代居住空间的关系进行创作和思考。

  在“室静兰香”展览面世后,迎来了相当不错的反响。我想,这种成功应当归功于王子蚺的闲雅心态和毫无功利心的书法写作,这让他抛弃机敏和投机,单纯的去追逐内心的理想,在用勤奋与思想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时,也给予自己足够的信心,把兴趣、思考汇入工作,将“室静兰香”作为一个系列延续下去。在策展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一种持续推广的方式让书法真正地与大众生活产生联系、产生互动,或是通过此一室内悬挂的点景之作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日常的书写,书写那属于自己的诗意闲雅的生活情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